泊头吧 关注:668,076贴子:12,390,279

梨花快开了,大家把梨花的照片,诗歌,传说发上来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0


1楼2007-04-01 00:32回复
    先试发一


    2楼2007-04-01 00:34
    回复
      2025-08-19 16:41:1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泊头是国内最大和最古老的梨区之一。据史志记载,泊头梨树种植可溯及汉代。《后汉书》记载东汉名士公沙穆曾在建成(今齐桥镇)依林徂为室栖身隐居。隋唐梨树的种植已较为普遍。每年的4月是梨花盛开之时,梨园里清香怡人,千树万树梨花开放,形成“百里香雪海”的奇特景观。晶莹的梨花一丛丛,一簇簇,成方连片地映衬在蓝天白云下,就像一幅高雅的画面,“遥看一片白,雪海波千顷”,让人有梦里飞花的感觉。漫步其中会被一朵朵精致而圣洁的小梨花所沉醉。这美妙的感觉使徜徉在梨海中的游客流连忘返。明朝曾任监察御史的倪敬,从京城由北至南乘舟归乡,夜晚停靠泊头驿站歇息时,写下了《晚泊泊头驿》一诗,竟唱出了“归籍图书营旧业,梨花麦饭老林丘”的诗句,可见对梨园之景,梨花之美的生死留恋。“去泊头看梨花,到大自然中去寻找美和乐趣”,成为市民春游的又一方式。2006年王蒙等一行作家、诗人,也来泊头市举办了引人瞩目的梨园笔会。


      3楼2007-04-01 00:37
      回复
        在那梨花盛开的地方,是我可爱的家乡


        IP属地:河北4楼2007-04-01 08:23
        回复
          梨花如静女,寂寞出春暮.春色惜天真.玉颊洗风露,素月谈相映,肃然见风度.恨无尘外人,为续雪香句,孤芳忌太洁,莫遣凡卉


          5楼2007-04-01 08:50
          回复
            周邦彦<水龙吟·梨花> 
             素肌应怯馀寒,艳阳占立青芜地。樊川照日,灵关遮路,残红敛避。传火楼台,妒花风雨,长门深闭。亚帘栊半湿,一枝在手,偏勾引、黄昏泪。 

            别有风前月底。布繁英、满圆歌吹。朱铅退尽,潘妃却酒,昭君乍起。雪浪翻空,粉裳缟夜,不成春意。恨玉容不见,琼英谩好,与何人比。


            6楼2007-04-01 08:52
            回复
              苏轼<东栏梨花>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7楼2007-04-01 08:53
              回复
                史达祖<赋梨花> 
                 玉容寂寞谁为主。寒食心情愁几许。前身清澹似梅妆,遥夜依微留月住。 
                香迷胡蝶飞时路。雪在秋千来往处。黄昏著了素衣裳,深闭重门听夜雨


                8楼2007-04-01 08:54
                回复
                  2025-08-19 16:35:1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红楼梦》中的每个女性代表着一种花。在第六十三回群芳夜宴时,曾有透漏:湘云是海棠,探春是红杏,黛玉是芙蓉,宝钗是牡丹,袭人是桃花,……最后麝月是酴醾! 
                  那么,谁是梨花呢? 
                  是妙玉。 
                  妙玉是大观园里的特殊人物。她本是苏州人氏,出身官宦人家,因从小多病,不得已皈依佛门,带发修行,寄居于大观园中的栊翠庵。 
                  正如邢岫烟所说,妙玉“为人孤僻,不合时宜”。她最大的特点是爱洁成癖,刘姥姥进栊翠庵喝了一口茶,她嫌脏就把这个杯子不要了。 
                  “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的妙玉,虽然生活在大观园这个花花世界中,却不同流俗,高傲孤僻,一心追求一尘不染的清净地。花之芬芳、玉之纯洁、雪之冷艳,集于一身。此种品格,与山间的靓艳寒香、洁白如雪的梨花,何其相似! 
                  当代画家戴邦敦老先生绘制了一套《红楼梦群芳图谱》,把每一位红楼女儿都比作一种花卉,其中的妙玉,画的就是梨花下面站立一位少女,非常传神。 
                  梨花一般美丽纯洁的妙玉,“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的道理,终于落了个“无瑕白玉遭泥陷”的结局。正应了“千红一哭”、“万艳同悲”那句话。


                  9楼2007-04-01 08:57
                  回复
                    梨花

                      在湛蓝海下是一片雪

                      点燃我那冷却的心

                      最初的感动

                      游弋于寂寞的海洋

                      梨花亦无语

                      酝酿了一季的秘密

                      向我展开

                      许多生机一夜醒来

                      我的爱情

                      站在悬崖边

                      你温柔地拥我入怀

                      只那么轻轻地一瞥

                      撞到我心最柔软的地方

                      瞬间的缘

                      如陈年的红酒

                      愈酿愈醇

                      世俗的重负转眼凋零

                      一叶舟舸于花海里远行


                    10楼2007-04-01 09:01
                    回复
                      谁抢先一步 是蜜蜂还是蝴蝶

                        他们吻着花心多像坐在盛宴的碗碟上

                        音乐和泉水旋转 白云和燕子旋转

                        千亩梨花 宴席和春天旋转

                        那些梨花啊多么团结

                        早早地围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那些诗人总爱在杜鹃面前学啼血

                        你骑上快马也是一个迟到的歌者

                        一定有什么遗失在那里

                        梨花园里能藏美女

                        你瞎说也是真理

                        那大片的梨浪上小妹的红唇上午

                        沾满阳光下午装满雨水

                        春天的光泽县春色的管密村小妹

                        沉睡得多么神秘

                        那小小的脚印有我的嗅气

                        我深入浅出 在一棵梨树枝处折回

                        那小红伞里有小妹的呼吸

                        我静得要死 心跳得要命

                        如果我移动目光 我的小妹仍然

                        在那里

                        梨花园里能藏美女

                        你瞎说千遍也是真理


                      11楼2007-04-01 09:03
                      回复
                        天下的花中,要说白,当数梨花。春风荡漾,梨树花开,千朵万朵,压枝欲低,白清如雪,玉骨冰肌,素洁淡雅,靓艳含香,风姿绰约,真有“占断天下白,压尽人间花”的气势。 
                         “梨花风起正清明, 游子寻春半出城”,古时候,每逢梨花盛开时节,人们最爱在花阴下欢聚,雅称“洗妆”。唐朝时,这一风俗十分盛行,据《唐余录》记载:“洛阳梨花时,人多携酒其下,曰:‘为梨花洗妆’,或至买树。” 人们最爱用梨花作头饰,当时,汝阳侯穆清叔赏梨花曾赋诗云:“共饮梨树下,梨花插满头。清香来玉树,白议泛金瓯。……” 
                         历代诗人钟爱梨花,留下了很多描写梨花神、气、韵、致的诗篇


                        12楼2007-04-01 09:04
                        回复
                          梨花白得清纯,白得玉洁,白得无瑕,如雪一般晶莹;美而不娇,秀而不媚,倩而不俗,似玉一般纯洁,这首先引起了诗人们的遐想。南北朝的王融《咏池上梨花》:“ 芳春照流雪,深夕映繁星。”温庭筠有诗云:“ 梨花雪压枝,莺啭柳如丝。”雷渊赞梨花:“雪作肌肤玉作容,不将妖艳嫁东风。”张建描写梨花初绽为“嫩苞开破雪搓球”,丘处机《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以“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葩堆雪” 赞美梨花。而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则从另一个角度把飞雪比作梨花:“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雪喻花,以花喻雪,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13楼2007-04-01 09:05
                          回复
                            但更妙的是“花开白雪香”,古人曾把雪与梅花作过对比,说“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如将梨花与雪、梅相比,梨花既不逊雪之白,也不输梅之香了。 清代文学家李渔赞曰:“雪为天上之雪,梨花乃人间之雪;雪之所少者香,而梨花兼擅其美。”读古人梨花诗,便觉有清香从纸上飘出,清凉怡人——“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李白);“冷艳全欺雪,余香乍入衣”(邱为); “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占年华。常思南郑清明路,醉袖迎风雪一杈。”(陆游)


                            14楼2007-04-01 09:05
                            回复
                              2025-08-19 16:29:1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梅花雪,梨花月”,月下梨花,更有一番风韵。“一树梨花一溪月”——在皎洁的月光之下,在潺潺小溪的伴奏之中,那一树梨花简直像缥缈的仙子一样可爱;梨花入月,月光化水,是流不尽的温柔。“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院子里梨花盛开,月光如水;池塘边柳絮轻漾,春风和煦,是何等的良辰美景!“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人间天上,烂银霞照通彻。”(丘处机《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云满衣裳月满身,轻盈归步过流尘”——夜色朦胧,星月临空,梨花似月若云在春风中轻盈舞,偶有花瓣飘落,好似月光在闪烁,月色与梨花完全融合在一起了。这是一种多么美妙的境界呀!怎不令人心驰神往,陶然怡悦,叹为观止!


                              15楼2007-04-01 09: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