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人眼里,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他的名字叫成龙。成龙以他拼命的敬业精神,通过影视把中国功夫带到了全世界,不仅感动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也赢得了很高的声望。
成龙长期雄踞香港艺人片酬之首,是电影明星中的亿万富豪。在一般人的眼里,他的一生是辉煌灿烂的。作为一个“打星”,一般人认为其生存周期不会太长,但成龙50岁了,依旧闪烁着光芒。这不是成龙运气好,而是他用命拼来的。光辉的背后隐藏着多少酸甜苦辣,恐怕只有成龙自己才真正知道。
拍打戏,他屡屡受伤,有几次甚至差点送命(《成龙传》附录了他1975年至2002年拍戏所受大伤统计资料),但每次康复后,他又会全心投入到拍摄中。他从不为此埋怨,不断地挑战极限,挑战自我,造就了他独有的风格。成龙是继李小龙之后成就最高的武打巨星。他并没有活在别人的阴影下,成为李小龙的替代品,而是努力创造自己的特色:把令人捧腹的幽默与拍案叫绝的特技动作融于一体,将武打融入到实实在在的生活中,而不再是传统的死板招式。
有关成龙的故事,平时我们从媒体中得知的只是一部分,而《成龙传》的出版,不仅使他的“粉丝”(fans)大饱眼福,而且每一个普通观众,也能在成龙一生的奋斗中获得精神鼓舞。
能够代表中国精神的英雄无数,但为何这条名叫“成龙”的中国龙能够脱颖而出,而且在影视界龙盘虎踞数十年?
成龙是新时代媒体所造就的英雄,也是亿万民众所造就的英雄。影视上的英雄形象一旦确立,它就不再只属于演员自己,而是属于观众。成龙曾经说过:“作为一名演员,你一生可能会去扮演不同的角色,而不是只拍一类影片。但我是一个特殊例子。”成龙收到过无数来自孩子们和他们父母的信。大家希望他能保持英雄形象,希望暴力倾向的动作不在他身上发生。成龙知道他对孩子们的影响很大,因此特别注意自己所塑造的形象。他最重要的坚持是——绝不演反派人物。
在电视上、报纸上我们可以看到有关成龙的种种事迹,我们以为了解他。事实上,当你看过一遍《成龙传》,你才发现:你刚刚开始去了解这个大众化时代的英雄。《成龙传》采用了章回小说的形式。以成龙的经历为纵线,以他与身边的朋友为横线,网络般地勾画出成龙50岁以前的精神面貌,许多事情都不为常人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