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沐风吧 关注:35贴子:4,929
  • 5回复贴,共1

记甘健成先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今天浏览微博知道甘健成先生离去的消息,他是老字号镛记的第二代传人,曾获选为全国十大「中华奇才」之一。17岁入行,由打算盘学起,对厨事美食心细如尘,他最喜爱收藏饮食古籍,元代的《饮膳正要》、清代的《随园食单》等,都是他珍而重之的参考书,当中十几本线装书,还是他年少时向老师傅听来的秘方,夜里再工工整整用毛笔滕文记下来的。每一本珍藏他都细细阅读过数十遍,从中引发的灵感成就了近年脍炙人口的 「射雕英雄宴」、「满汉菁华宴」,菜式如「岁寒三友聚一堂」、「二十四桥明月夜」,骤听名字已十分吸引人。


IP属地:山东1楼2012-10-07 15:39回复
    1968年,香港美食界有件至今妇孺皆知的大事,坐落在中环的镛记被当年的《财富》杂志评选为“世界十五大食肆之一”,1942年创办人甘穗辉从港口边一间烧鹅大排档起家,至今成为香港最富传统的金牌食肆。2004年甘老先生93岁高龄辞世成为香江一大憾事,镛记大堂进门右侧墙壁上,至今挂着蔡澜托一位女朋友画的一幅旧作,1978年甘老先生封刀后照例每天到楼面巡视,或同多年熟客聊天,或静静坐在大堂一角看人来人往,蔡澜请朋友画了这个场景,他说:“挂在这里,就好像甘先生每天还看着大堂。我喜欢这种感觉。”蔡澜和镛记第二代三兄弟相熟,与老大甘健成更是多年老友,二人共同钟爱古雅之趣,联手创制了“射雕英雄宴”、“随园食单”,还有纪念甘老先生的“董事长菜单”。


    IP属地:山东2楼2012-10-07 15:45
    回复
      其中取自金庸小说的“射雕英雄宴”是1998年震动台港两地的一项盛举。甘琨礼是第二代次子,主管酒楼内部管理和采购,讲起这场大宴,至今语带兴奋:“当年金庸到台湾办‘金学论坛’,请的是三位台北市长候选人,陈shui扁、马ying九、王建煊悉数到期。金先生问蔡澜,如何将《射雕英雄传》情节制成菜肴,蔡先生推荐镛记。宴会那天选了西华饭店,摆了11桌,来了110位嘉宾和150名记者,镛记过去5个厨师,做出12道菜。其中一道‘24桥明月夜’正是黄蓉讨得洪七公欢心受传打狗棒法时做的菜。取金华火腿三分之一支,钻24孔,酿入浑圆的白玉豆腐丸,铺一张荷叶盘边镶松枝上桌,当时全场哗然。”2002年镛记大庆,甘健成说60年是一个甲子,代表一个循环,象征圆满。时年蔡澜特撰文一篇,标题两个字——《基本》:“六十年了,镛记没有忘记基本,服务客人,像服务老太爷一样细心。镛记这块招牌,与香港历史共存。”在蔡澜引荐下去镛记二楼访问甘家三兄弟,蔡澜说:“要说香港饮食根本,不能不说镛记。”下午15点,电梯到二楼,开门左手边临窗第一张桌便见甘健成先生与熟客饮酒,座上还有香港另一位明星食家唯灵,满头银发、红光满面,几绺白胡子,大腹便便,似乎每个香港著名食家都免不了招牌打扮。甘先生起身,蓝色的中式对襟衣服,小立领,去了扣子,服帖在身上没有一道褶痕。想起蔡澜说,好的中式衣服一定要用意大利料子,甘先生点头。


      IP属地:山东3楼2012-10-07 15:46
      回复
        走好!


        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2-10-07 19:12
        回复
          走好


          IP属地:广东6楼2012-10-07 21:27
          回复
            走好


            IP属地:广东7楼2015-11-13 12: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