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郑州驱车100多来公里,我来到了兰考。
兰考不是旅游胜地,没有风景名胜,好象也没有什么历史名人。兰考的出名,源于新中国出现的一个不平凡的人物,他就是焦裕禄。许多年前,读焦裕禄在兰考的工作经历,记得的只是他带领兰考人民与风沙,与盐碱地,与内涝灾害抗争的故事。想象中的兰考,遍地沙滩,一片荒漠。它来源于文字的记录,还有电影的镜头。一直想有机会,来看看今天的兰考。
兰考人民为了怀念焦裕禄,在他去世不久,就专门修建了焦裕禄纪念园。纪念园由**烈士纪念碑,焦裕禄烈士墓、焦裕禄同志纪念馆组成。焦裕禄在郑州去世后,当时安葬在郑州,后来根据焦裕禄“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的遗愿,迁葬到兰考。纪念馆用文字、图片、遗物和影像的形式,从焦裕禄的童年开始,介绍了焦裕禄平凡、朴实而又短暂的一生。其实,焦裕禄在兰考,仅只有一年半的工作时间,那时他已经身患慢性肝病。在纪念馆,我仔细的读着那些介绍焦裕禄的文字,看着那些关于风沙、盐碱地、内涝的图片,盯着那些焦裕禄使用过的遗物,久久无语。
也许兰考处在一个特殊的地理位置上,导致它的自然灾害比其它地方严重,比其他地方频繁。但兰考毕竟只是一个小县,这个小县经受的自然灾害,与之相邻的其它县应该不能幸免于难。幸运的是,兰考迎来个焦书记,虽然时间太短。从这个角度来说,这就是兰考人民,或者说全国人民纪念焦裕禄的最好理由。一个全身心系在平民百姓身上的人,人们理应永远怀念他。有时候,很天真的想,如果在当时,有一半的县委书记,或三分之一的县委书记,都象焦裕禄这样,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有时候更天真的想,放在现在,在全国2800多个县委书记(百度资料)中,能有几个可以做到焦裕禄的1/2?1/3?……或者1/10?有时候觉得,情为民所系,不用喊口号,看焦裕禄是怎么做的。
从焦裕禄纪念园出来,时已正午,一时闪念,想去看看兰考县委县政府。问一个行人,得知县委与纪念园在同一条大街上,于是掉头,直奔今日的县委。兰考县委的大门不太显眼,左右挂着着两块牌子,县委,县纪委。从大门进去,有一个门卫,也没有拦我问话,也没有登记。迎门座落一幢三层破旧楼房,一个象过道样的墙上挂着一块县委办公室公分布示意图,尽显简陋。从这幢办公楼出来向右成90度,也有一幢小一点的三层楼房,好象县委的监察局等机关。在县委办公室后面,有一幢独立的更小的二层楼,因为没有走近,不知道是什么部门的办公场所。
兰考不是旅游胜地,没有风景名胜,好象也没有什么历史名人。兰考的出名,源于新中国出现的一个不平凡的人物,他就是焦裕禄。许多年前,读焦裕禄在兰考的工作经历,记得的只是他带领兰考人民与风沙,与盐碱地,与内涝灾害抗争的故事。想象中的兰考,遍地沙滩,一片荒漠。它来源于文字的记录,还有电影的镜头。一直想有机会,来看看今天的兰考。
兰考人民为了怀念焦裕禄,在他去世不久,就专门修建了焦裕禄纪念园。纪念园由**烈士纪念碑,焦裕禄烈士墓、焦裕禄同志纪念馆组成。焦裕禄在郑州去世后,当时安葬在郑州,后来根据焦裕禄“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的遗愿,迁葬到兰考。纪念馆用文字、图片、遗物和影像的形式,从焦裕禄的童年开始,介绍了焦裕禄平凡、朴实而又短暂的一生。其实,焦裕禄在兰考,仅只有一年半的工作时间,那时他已经身患慢性肝病。在纪念馆,我仔细的读着那些介绍焦裕禄的文字,看着那些关于风沙、盐碱地、内涝的图片,盯着那些焦裕禄使用过的遗物,久久无语。
也许兰考处在一个特殊的地理位置上,导致它的自然灾害比其它地方严重,比其他地方频繁。但兰考毕竟只是一个小县,这个小县经受的自然灾害,与之相邻的其它县应该不能幸免于难。幸运的是,兰考迎来个焦书记,虽然时间太短。从这个角度来说,这就是兰考人民,或者说全国人民纪念焦裕禄的最好理由。一个全身心系在平民百姓身上的人,人们理应永远怀念他。有时候,很天真的想,如果在当时,有一半的县委书记,或三分之一的县委书记,都象焦裕禄这样,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有时候更天真的想,放在现在,在全国2800多个县委书记(百度资料)中,能有几个可以做到焦裕禄的1/2?1/3?……或者1/10?有时候觉得,情为民所系,不用喊口号,看焦裕禄是怎么做的。
从焦裕禄纪念园出来,时已正午,一时闪念,想去看看兰考县委县政府。问一个行人,得知县委与纪念园在同一条大街上,于是掉头,直奔今日的县委。兰考县委的大门不太显眼,左右挂着着两块牌子,县委,县纪委。从大门进去,有一个门卫,也没有拦我问话,也没有登记。迎门座落一幢三层破旧楼房,一个象过道样的墙上挂着一块县委办公室公分布示意图,尽显简陋。从这幢办公楼出来向右成90度,也有一幢小一点的三层楼房,好象县委的监察局等机关。在县委办公室后面,有一幢独立的更小的二层楼,因为没有走近,不知道是什么部门的办公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