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德拉在《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中,在试图释放,让人摒弃世间的“媚俗”,主人公托马斯
在经历婚姻失败后,可以说完全忘记人生的责任,肆意放浪,生活在无数的情妇之中,这成
他的人生原则,然而最后为了特丽莎他再次选择了婚姻,最终守着那段婚姻走到生命的最后
,而最后小说得出的结论:我们无可选择又必须选择,我们反对媚俗又时时刻刻都在媚俗。
昆德拉对生命终极意义产生怀疑,到最后依然没有否定,因为无法否定。我们始终无法活在
一个自己所谓的完全理想的世界,我们有权利追求,但怀疑的开始就注定是失败的。于是我
又有意无意的想到了李叔同,也许他正是为了逃避社会的“媚俗”而选择遁入空门,在所有
人看来是不可思议而不负责任的,这到底算不算是逃脱了“媚俗”,我们又如何肯定这不会
是又一种“媚俗”,生命的轻和重我们该如何区分?到最后,我们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和不能
承受之重该如何解释?这是一个找不到答案的问题。如同昆德拉的怀疑,只是怀疑,却无力
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