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高人给解疑惑
1.岳飞传记
方指日渡河,而桧欲画淮以北弃之,风台臣请班师。飞奏:“金人锐气沮丧,尽弃辎重,疾走渡河,豪杰向风,士卒用命,时不再来,机难轻失。”桧知飞志锐不可回,乃先请张俊、杨沂中等归,而后言飞孤军不可久留,乞令班师。一日奉十二金字牌,飞愤惋泣下,东向再拜曰:“十年之力,废于一旦。”飞班师,民遮马恸哭,诉曰:“我等戴香盆、运粮草以迎官军,金人悉知之。相公去,我辈无噍类矣。”飞亦悲泣,取诏示之曰:“吾不得擅留。”哭声震野,飞留五日以待其徙,从而南者如市,亟奏以汉上六郡闲田处之。
方兀术弃汴去,有书生叩马曰:“太子毋走,岳少保且退矣。”兀术曰:“岳少保以五百骑破吾十万,京城日夜望其来,何谓可守?”生曰:“自古未有权臣在内,而大将能立功于外者,岳少保且不免,况欲成功乎?”兀术悟,遂留。飞既归,所得州县,旋复失之。飞力请解兵柄,不许,自庐入觐,帝问之,飞拜谢而已。
2.本纪第二十九:
秋七月癸卯,岳飞遣将张应、韩清入西京,会李兴复永安军。丙午,以御史中丞王次翁参知政事。己酉,岳飞及兀战于郾城县,败之。庚戌,曲赦海州。永兴军统领辛镇及金人战于长安城下,败之。癸丑,以杨沂中为淮北宣抚副使,刘锜为判官。甲寅,岳飞遣统制杨再兴、王兰等击金人于小商桥,皆战死。乙卯,金人攻颍昌,岳飞遣将王贵、姚政合兵力战,败之。壬戌,飞以累奉诏班师,遂自郾城还,军皆溃,金人追之不及。颍昌、蔡、郑诸州皆复为金有。甲子,以释奠文宣王为大祀。乙丑,增收州县头子钱为激赏费。金人围淮宁府,赵秉渊弃城南归。辛未,金人犯盭厔县,王俊逆战于东洛谷,却之。
这里我有两个疑问,不知道当时发生了什么事件:
1.金兀术放弃汴京要走,而有书生拦住马头不让走,并阐明南宋必败的道理,金兀术才留下来的。--------------这书生按常理应是汉族人,怎么不想让岳飞攻占汴京,反而希望金战败南宋?
2.岳飞传里说“飞留五日以待其徙,从而南者如市,亟奏以汉上六郡闲田处之”高宗本纪里说“飞以累奉诏班师,遂自郾城还,军皆溃,金人追之不及”--------从高宗本纪里也说郾城大战岳飞胜了,这无可置疑了。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造成岳飞撤离郾城时“军皆溃,金人追之不及”,也就是撤离郾城的速度,金军都追不上,更奇怪的是个“溃”字,南宋发生了什么事情?是南宋南部发生了什么情况造成岳飞迅速撤军,还是发现金军 主力向临安方向(淮南)移动了,迅速回防?
1.岳飞传记
方指日渡河,而桧欲画淮以北弃之,风台臣请班师。飞奏:“金人锐气沮丧,尽弃辎重,疾走渡河,豪杰向风,士卒用命,时不再来,机难轻失。”桧知飞志锐不可回,乃先请张俊、杨沂中等归,而后言飞孤军不可久留,乞令班师。一日奉十二金字牌,飞愤惋泣下,东向再拜曰:“十年之力,废于一旦。”飞班师,民遮马恸哭,诉曰:“我等戴香盆、运粮草以迎官军,金人悉知之。相公去,我辈无噍类矣。”飞亦悲泣,取诏示之曰:“吾不得擅留。”哭声震野,飞留五日以待其徙,从而南者如市,亟奏以汉上六郡闲田处之。
方兀术弃汴去,有书生叩马曰:“太子毋走,岳少保且退矣。”兀术曰:“岳少保以五百骑破吾十万,京城日夜望其来,何谓可守?”生曰:“自古未有权臣在内,而大将能立功于外者,岳少保且不免,况欲成功乎?”兀术悟,遂留。飞既归,所得州县,旋复失之。飞力请解兵柄,不许,自庐入觐,帝问之,飞拜谢而已。
2.本纪第二十九:
秋七月癸卯,岳飞遣将张应、韩清入西京,会李兴复永安军。丙午,以御史中丞王次翁参知政事。己酉,岳飞及兀战于郾城县,败之。庚戌,曲赦海州。永兴军统领辛镇及金人战于长安城下,败之。癸丑,以杨沂中为淮北宣抚副使,刘锜为判官。甲寅,岳飞遣统制杨再兴、王兰等击金人于小商桥,皆战死。乙卯,金人攻颍昌,岳飞遣将王贵、姚政合兵力战,败之。壬戌,飞以累奉诏班师,遂自郾城还,军皆溃,金人追之不及。颍昌、蔡、郑诸州皆复为金有。甲子,以释奠文宣王为大祀。乙丑,增收州县头子钱为激赏费。金人围淮宁府,赵秉渊弃城南归。辛未,金人犯盭厔县,王俊逆战于东洛谷,却之。
这里我有两个疑问,不知道当时发生了什么事件:
1.金兀术放弃汴京要走,而有书生拦住马头不让走,并阐明南宋必败的道理,金兀术才留下来的。--------------这书生按常理应是汉族人,怎么不想让岳飞攻占汴京,反而希望金战败南宋?
2.岳飞传里说“飞留五日以待其徙,从而南者如市,亟奏以汉上六郡闲田处之”高宗本纪里说“飞以累奉诏班师,遂自郾城还,军皆溃,金人追之不及”--------从高宗本纪里也说郾城大战岳飞胜了,这无可置疑了。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造成岳飞撤离郾城时“军皆溃,金人追之不及”,也就是撤离郾城的速度,金军都追不上,更奇怪的是个“溃”字,南宋发生了什么事情?是南宋南部发生了什么情况造成岳飞迅速撤军,还是发现金军 主力向临安方向(淮南)移动了,迅速回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