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水_云集吧 关注:479贴子:178,965

【一点感想】情系乱世三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祭最爱的郭嘉~~~【我会说这是在度娘上随便找的么……】
顺带曹魏众人~
话说未见end前尽量请勿插楼,谢谢合作~
表示这是几篇本人的随笔,老师要求每周一篇,于是我就没心没肺的几乎每篇都写的三国~~~搬来以和有共同爱好者共享之~


1楼2012-10-27 22:12回复
    第一篇纯粹写亲爱的郭嘉的~~~
    题目奉上——一梦千年之乱世三国~【知道这个题目很渣很倒胃口……可是起名废一枚啊~~】


    2楼2012-10-27 22:14
    回复
      摊开一本《三国志》,却实在无心再看,翻来覆去,也只那几行而已。漫步到窗边,抬头仰望着夜空:只有少得可怜的几颗星星散发着微弱的光芒,天色,则是一片昏暗。想必一千多年前的夜空,定不似如今,一定是繁星密布的吧。原来将近两千年的时光,改变的不只是身边的事物,就连这同一片星空,也再回不到从前了……千年,早已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么?怕是物非人也非,往事,又有谁可追?唯有那一冢孤坟,几行史料,才记得,一千多年前的那个时代有过这样一个人。微合上双眼,思绪已飘到千年之前,不知那一袭青衫的谋士,可曾安好?
      


      3楼2012-10-27 22:15
      回复
        一.隐居
        颍川的小茅屋中,他正手捧一卷兵书细细研读,来回踱步,熏炉中飘出清淡的幽香,“啪——”地一下合上书卷,一丝微笑跃上嘴角,喃喃道:“是时候去投明主了。”在此等乱世中,像他这样智谋过人的贤才,是众君主求之不得的。他隐居了这几年,为的,正是一个出山的机会。如今,是时候了,深邃的眼眸中点缀着点点星辉,彼时的他,是自信的。


        4楼2012-10-27 22:16
        回复
          二.投奔
          袁绍的军营中,他在收拾行囊,所为何?投奔曹操。谋士当从一而终?笑话!良禽尚择佳木而栖,袁绍非明主,他早已看透了。若士不能尽其能,于此何益?他深信自己的才能将会在明主处尽展无遗,彼时的他,是狂傲的。


          5楼2012-10-27 22:16
          回复
            三.预言
            官渡的战场上,何时的出谋划策,会少了他的身影?那一袭青衫下的瘦弱,又有谁曾知?以少战多,又怎会如那史书上的寥寥几句那么简单?面前,即为袁绍大军,气势恢宏;身后,则刚截获情报,江东孙策欲带兵直取许都。若失了都城,这一战,又有何意义?又是为谁再打?众人一筹莫展,无计可施。是他,坚定地告诉大家:孙策无大谋,必死于匹夫之手,让曹操不必抽兵回守许都。这么险恶的情况,岂是他轻飘飘的一句必死于刺客之手能预测的?众人皆不信。可他,却就是那么自信的看着众人,眼神中只流露出一句话:相信我!
            几日后,孙策竟真死于刺客之手,众人问他原因,他却只是淡淡一笑。他凭的,只是对人心的洞察和把握而已。对弈人心,他终是棋高一着。彼时的他,是睿智的。


            8楼2012-10-27 22:19
            回复
              38岁,正值壮年,除了叹一句天妒英才,还能再说什么呢?他用他有限的生命,倾注了11年的心血鱼为曹操的出谋划策中。若他能晚逝几年,其成就定能与诸葛亮相媲美。可人们,却因他的早逝,而只记住了一个诸葛亮,于他,是否太不公平?
              可那青衫的谋士,或许并不会在乎这些,只是静静地蜷缩在历史的一角里,任时间将他尘封,淡看后世对他的评说……
              思绪回归,竟恍如隔世。发现不知何时,笔下已在书中圈出了一个“嘉”字,不知是在说他,还是在说,我自己……
              


              10楼2012-10-27 22:19
              收起回复
                第一篇 完结~
                第二篇为曹魏几个我喜欢的人的~顺求题目……


                11楼2012-10-27 22:21
                回复
                  “夕阳斜,映旧阙,燕云处,故人决。魏宫夜,醉明月,缨袖接,衣冠雪。”
                  “流火, 逝铜雀,血影曾照战于野。祭樽前,前缘灭,缘灭时,时亦绝。”
                  ——《魏歌·燕云如昨》


                  12楼2012-10-27 22:21
                  回复
                    顶顶~还有吗?


                    来自手机贴吧14楼2012-10-27 22:29
                    收起回复
                      ==================================表示接上=========================================世人眼中的曹操,是性格多疑,是奸诈小人,抑或是乱世枭雄。而我心中的他,是在痛失爱子时的悲凉;是未完成大志的遗憾;是经历出生入死的兄弟爱将逝去的凄凉……他也只是普通人,也有七情六欲,或许只是比我们,掩藏的更深而已……
                       评判他的人们,是否有过深究他的内心?他的奸诈多疑,众人皆知;那些他所经历的悲欢离合,又有多少人用心体会过?
                       他不是乱世枭雄,也不是魏武帝,只是他,曹操曹孟德,仅此而已。
                      曹操篇 完结


                      17楼2012-10-28 00:56
                      回复
                        二.天妒英才:“青衫泠漠吟啸燕歌遗计定山河,对弈人心,袖起一子落,慧眼将世情看破。”
                        ——郭嘉
                         一袭青衫谋士,于江渚沉思,清风牵动着他单薄的衣角,愈显身体之羸弱;蓦然间,若有所思的微笑,手指轻点,河山似尽握掌中,殊不知,短暂的年华也正从指间溜走,如江水一般,一去难再返……
                         坚定的表情,一双仿佛能看破世情的清亮眸子,嘴角常挂一丝自信而又略带不羁的微笑,一身青衣。即使相隔近两千年,一闭上双眼,似乎脑海中还能勾勒出他的样貌,描绘出他在那个乱世中的才能与智谋。他,是三国中我最喜爱的人物,郭嘉。
                         提到郭嘉,不了解三国的人甚至不知他是谁,令人叹息……一代英才,才能尚未尽展就早逝于乌桓,有些人惋惜于没能见证三国历史上有名的两大谋士——郭嘉和诸葛亮斗智斗勇;而我的惋惜,仅在于他的早逝,在他的心力交瘁,在他的心愿未了上……
                         他,是郭嘉,爱出一着险棋以击敌制胜,因为他有把握;他,是郭嘉,在曹操面前也毫不拘束,因为他性格洒脱不羁;他,是郭嘉,曾数次让曹操脱离险境,曹操也曾想在自己死后将江山子女托付给他,因为他够忠心,有能力。


                        18楼2012-10-28 00:56
                        回复
                          他,是曹操前期有名的谋士,在他辅佐期间,曹操可以说是如虎添翼,接连打了很多漂亮的胜仗;可自他死后,曹操却开始走下坡路,赤壁之战落败,统一无望……就在他去世的同年,诸葛亮出山,这是刘备的大幸,却也是曹操的不幸。
                           “星殒遗计丹心藏,惜才早殁赤壁殇。”——这是我想赠与他的诗句,他,永远是我心目中的,三国第一谋士。
                           蓦然回首间,恍惚中似正有一青衫人走来,距离是那么的近,却又,那么远……
                          郭嘉篇 完结~


                          19楼2012-10-28 00:57
                          回复
                            三.王佐之才:“忆谁,君王佐,璞玉若,如琢磨。衣留香,美名卓,终不悔,汉家魄。”
                                      ——荀彧
                             白衣常着,谈吐不俗,举止优雅;清风拂过,衣袂留香,神似谪仙。他,就是荀彧荀文若。
                             他出身于名门望族,行为举止均从小熏陶,故不似郭嘉般随意洒脱,反而多了几分拘束与规矩;他爱研制香料,衣衫之间长存香气,一如人品之馨香;他面相俊美,被誉为“三国第一美男子”。官至尚书令,故人称“荀令君”;他辅佐曹操,却一心只为兴复汉室。
                             最初的相识,他与曹操相谈甚欢;日后投奔,更是被曹操赞为“汝乃吾之子房(张良字)也。”少年时就已称之为“王佐之才”。为曹氏江山做出了巨大贡献。可以说,自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以来,在外征战时期,都是荀彧在帮他主持朝政。可惜可叹,却因反对曹操称“曹公”,这一被人看作是曹操第一谋士的他,最终被贬。
                             开始相识时,他或已感到曹操的野心,必不会甘心居于袁绍之下,而曹操的才能,又促使他日后投奔,为他谋划江山。
                             而到了最后,当他打开曹操所赐的食盒时,是否早已料到了结局?空空如也的食盒,是否也正似他空洞的心?执念为汉家,结果却……
                             自尽,亦或是抑郁而死,又有何区别?终不过凄惨死去,报负未了,最后一丝余晖,消散……
                            荀彧篇 完结~


                            20楼2012-10-28 00:57
                            回复
                              叹一世离别犹契阔,知昔日飞花舞遍彻。
                               但沉吟至今为君诺,问江山如画谁共我。
                                      ——《魏歌·燕云如昨》


                              21楼2012-10-28 00: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