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收藏的属于Spinosaurus科的摩洛哥棘龙的牙齿,白垩纪的霸王和美洲亚洲的暴龙相差几百万年,是除了暴龙以外最著名的食肉龙类,体积巨大而凶狠,在白垩纪五大巨头中埃及棘龙属于最大级别埃及棘龙成年 16~18米;体重:16-26.5吨(18米);身高:8米(包括背帆高度)臀部高度5.3米。第二为南方巨兽龙第三位为暴龙第四为蛮龙第五为鲨齿龙,在咬力上暴龙无疑最强,头部巨大杀伤性强烈。自藏的为摩洛哥棘龙S. marocannus Russell,1996摩洛哥棘龙成年身长:13-14.5米,中型个体。牙齿应该是属于亚成体棘龙的遗留,产地是摩洛哥的白垩纪阿尔比阶到早森诺曼阶陆相地层。因有朋友曾经在非洲有工程,捎带回国内。保持如此品相的较少,大型的牙齿对于店主来说也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超过8公分的牙一寸就按照上百美元计算。优质的棘背龙牙是每一个恐龙爱好者所追求的。在化石的市场上一件暴龙的牙齿品相较好的足以卖到1500美元约合RMB9000甚至达到RMB16000,而棘龙 牙齿较于暴龙常见价格也比暴龙来的更容易被广泛的恐龙爱好者所接受。
第一枚的牙齿长达7CM第二枚则带有结晶体的晶洞
以下是棘龙和棘龙名字的来历:
棘龙(拉丁文学名:Spinosaurus是种兽脚亚目恐龙,生存于白垩纪(阿尔比阶到早森诺曼阶)的非洲,约为9500万年前到
9300万年前。目前仍不确定棘龙属有一个种还是两个种,其中最著名的种是发现于埃及的埃及棘龙(S. aegyptiacus),而第二个种摩洛哥棘龙(S.
marocannus)发现于摩洛哥。棘龙是在1910年代,由德国古生物学家恩斯特·斯特莫(Ernst Stromer)发现于埃及,并加以叙述。最初的标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摧毁,但最近几年发现了其他的头颅骨。意大利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研究人员克里斯蒂阿诺·戴尔·萨索(Cristiano,DalSasso)从该国私人收藏者那获得了一具破损严重的棘背龙头骨,同时从芝加哥自然历史博物馆得到一部分未经分析的骨骼,研究之后,科学家确认棘背龙的体形将超越之前人们所知道的任何食肉恐龙。此结论发表在了2006年出版的《新科学家》(NewScientist)杂志上。科学家认为棘龙身长达到破纪录的17米,接近不少大型植食性蜥脚恐龙,远远把其他食肉恐龙(霸王龙的UCMP118742的成年版本)甩在身后,是真正的最大的陆地食肉恐龙。
棘龙背上明显的长棘,是由脊椎骨脊突延长而成,长度可达2公尺,长棘之间可能有皮肤连结,形成一个帆状物;然而有些科学家认为这些长棘是由肌肉覆盖着,形成隆肉或是背脊。对于这帆状物的功能,目前已有数种看法,包括调节体温、展示物。
第一枚的牙齿长达7CM第二枚则带有结晶体的晶洞
以下是棘龙和棘龙名字的来历:
棘龙(拉丁文学名:Spinosaurus是种兽脚亚目恐龙,生存于白垩纪(阿尔比阶到早森诺曼阶)的非洲,约为9500万年前到
9300万年前。目前仍不确定棘龙属有一个种还是两个种,其中最著名的种是发现于埃及的埃及棘龙(S. aegyptiacus),而第二个种摩洛哥棘龙(S.
marocannus)发现于摩洛哥。棘龙是在1910年代,由德国古生物学家恩斯特·斯特莫(Ernst Stromer)发现于埃及,并加以叙述。最初的标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摧毁,但最近几年发现了其他的头颅骨。意大利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研究人员克里斯蒂阿诺·戴尔·萨索(Cristiano,DalSasso)从该国私人收藏者那获得了一具破损严重的棘背龙头骨,同时从芝加哥自然历史博物馆得到一部分未经分析的骨骼,研究之后,科学家确认棘背龙的体形将超越之前人们所知道的任何食肉恐龙。此结论发表在了2006年出版的《新科学家》(NewScientist)杂志上。科学家认为棘龙身长达到破纪录的17米,接近不少大型植食性蜥脚恐龙,远远把其他食肉恐龙(霸王龙的UCMP118742的成年版本)甩在身后,是真正的最大的陆地食肉恐龙。
棘龙背上明显的长棘,是由脊椎骨脊突延长而成,长度可达2公尺,长棘之间可能有皮肤连结,形成一个帆状物;然而有些科学家认为这些长棘是由肌肉覆盖着,形成隆肉或是背脊。对于这帆状物的功能,目前已有数种看法,包括调节体温、展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