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信吧 关注:444贴子:5,416
  • 12回复贴,共1

╔╪良风有信·转文┃《国士成双》BY 破阵霸王枪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2-11-11 19:14回复
    原帖地址
    http://tieba.bai du.com/p/1900381241?pn=1


    2楼2012-11-11 19:16
    回复
      这是两年多前的一个老坑-
      =|||长风第一期登过上半部,后来拖稿太久以至于连我自己都忘了这坑……其实当时已经填了95%了但是因为各种原因不知道为啥就是没有填完……
      小四播了韩信要出场了,忽然想起要是再不把这坑放出来,我自己YY出的情节就要都作废了-
      =|||于是果断撒了最后5%的土贴出来
      人物少女风有,小清新有,慎入【我也不知道当时为啥会写成这样Orz】
      以及感谢燕雀的封面以及九泓涟的插图【你们估计都不记得这些图了吧
      TVT】
      声明:
      1.“横尘剑”典故以及“长恨此生不逢时,才堪经纬有谁知”取自钱莉芳历史科幻小说《天意》
      2.烹杀侯生情节取自TVB电视剧《楚汉骄雄》
      3.此文除了重要历史事件以外通篇细节全是作者YY的,请不要当真-
      =|||


      3楼2012-11-11 19:17
      回复
        对了再补充一点……
        4.韩信字重言,这个只是民间传说,我为了给韩信找个顺口的称呼就拿来用了-
        =|||


        4楼2012-11-11 19:17
        回复

          小舟抵达湖心之时,西面的天空已不见了夕阳,只余片片红霞。
          张良自舱中取出酒来,替二人各斟了满杯:“如此良辰美景,岂能无美酒相伴?韩大人请。”
          韩信也不推辞,接过酒杯淡淡一笑:“张司徒请韩信至此,想必不仅仅是为了游湖赏景吧?”
          张良笑而不答,仰头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道:“第一杯,张良谢过韩大人鸿门相救之恩。”
          “不敢当,韩信当日不过是旁观,何言相救?”
          “韩大人的旁观,于沛公与良而言,便是大恩了。”
          韩信不语。当日鸿门宴上,范增欲格杀刘邦于当场,他岂能不知?目睹刘邦脱身却未加阻拦,他韩信对项羽确有幸灾乐祸之意。
          张良又斟满一杯,举起道:“第二杯,祝韩大人前途无量,早日成就功业。”
          韩信颇为自嘲地一笑:“韩信不过小小执戟郎中,谈何功业?”
          张良道:“执戟郎中职位虽不算高,却是心腹之臣。待霸王回到彭城,韩大人必得大用啊!”
          韩信将酒杯放回案上,直视着张良道:“此处已是湖心,只余你我,张司徒如何还不肯直言来意?”
          “韩大人果然快人快语。”张良哈哈一笑,“既如此,良便开门见山了。”他解下身侧长剑,双手递到韩信面前:“张良今日,是想请韩大人看一柄剑。”
          韩信见张良如此郑重其事,亦是不敢失礼,双手接过长剑,小心翼翼地抽剑出鞘。
          剑身方抽出数寸,韩信只觉得眼前寒光一闪,晃得他几乎睁不开眼,那光亮如镜的剑刃瞬间映照出一双睥睨天下眼神。那一刻,透过那道寒光,他看见了漫山旌旗,金戈铁马,万里江山。韩信深深吸了一口气,敛了心神,还剑入鞘:“好剑。”
          张良将韩信神情的变化尽收眼底,不动声色:“剑是好剑。然再好的剑,若无法出鞘,终不过是废铁。”
          韩信心头一震,向张良望去,试图从他那张似笑非笑的脸上读出些什么。
          张良又道:“良此次前来,正是要替这把剑寻一个能让它出鞘的人。”
          “张司徒可曾寻到?”
          “寻到了,但还要看这把剑自己的意愿。”
          “张司徒怎知那人能让宝剑出鞘?”
          张良笑了,他举杯轻泯了一口,悠悠道:“凭张良二字,韩大人觉得如何?”
          韩信神色不定,似是在犹豫。
          张良收起笑容,正色道:“汉王此去汉中,张良承诺替他寻访一位能辅佐他夺取天下的大将之才。此剑名‘横尘’,乃是我与汉王约定之信物。见剑即拜将,绝无迟疑。”
          大将之才!
          韩信冷却多年的心又燃烧了起来。驱驰千军万马逐鹿天下,这正是他心底最深处不为人知的梦想啊……韩信强压住心中翻涌,努力维持着面上的镇定:“张司徒说笑了,韩信何德何能,安能受此宝剑?”
          张良直视着韩信的双眸,肃然道:“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除你之外,世间再无他人配得上此剑。”
          韩信怔怔地看着张良,眼中升起一层薄雾。他韩信自负无双智计、满腹韬略,然而这一身抱负,先前又曾有何人知晓?
          “张司徒,”韩信端起酒杯猛地一饮而尽,蓦地抬起头,“此剑……韩信收下了。”
          张良低头浅酌一口,轻声吟道:“长恨此生不逢时,才堪经纬有谁知。”
          韩信握剑的手一颤。
          “韩信,你才堪经纬,至少,有张良知。”


          7楼2012-11-11 19:18
          回复


            汉四年,韩信渡潍水,斩龙且,一举下齐国七十余城,乃上书自请立为假王,以利镇守。
            “大将军,汉王使到!”
            韩信懒懒地靠在坐榻上,正捧着一卷竹简翻看,他头也不抬地回道:“让他候着。”
            话音未落,一人已悠悠然跨入了屋内:“韩大将军好大的架子。”
            “子房?”韩信又惊又喜,连忙放下手中书简起立相迎:“怎么是你?”
            “韩大将军莫非不欢迎?”张良顿了顿,又道:“不对,现在应该叫齐王了。”
            韩信目光在张良面带笑意的脸上来来回回扫了数次,沉下脸来,淡淡道:
            “汉王让子房做这个汉王使,怕不只是为了封我为齐王吧……”
            张良倒也不否认,伸出五个手指在韩信眼前晃了晃:“如何?”
            韩信面有不豫,冷哼一声:“汉王好计策。派个张子房来,一下就想要走我五万精兵。”
            张良倒是气定神闲:“你我的交情,难道还比不上五万精兵?”
            韩信边替张良倒水,边苦笑道:“子房啊,你就知道替你那汉王算计我。”
            张良瞬间收起了笑容:“你认为我在算……咳……咳咳……”
            韩信忙将水递到张良手中:“是我失言了。”
            张良接过杯子轻啜一口,默然不语。
            房间里安静了许久,韩信在张良身旁坐下,叹了口气道:“子房,你身子向来不好,何必车马劳顿跑这么一趟?”
            张良看了韩信一眼,幽幽道:“除了我,还有谁能从你手里骗走五万精兵来解荥阳之急?”
            韩信又冷下脸来:“你倒是自信的很。”
            张良缓缓转动着手中的杯子,沉默片刻,叹道:“其实,你也并未说错。我的确是在为汉王谋。”
            韩信扭过头去,没有答话。
            “重言,这次,算是我欠你的一个情吧。”张良叹了口气:“但我不希望,你认为我在算计你。”
            “你跟我说实话。”韩信坐直了身子:“荥阳战况究竟如何?”
            “项羽连遭潍水成皋两番大败,如今把剩余兵力全都赌在荥阳了。”
            韩信蹙紧了眉头:“汉王还能撑多久?”
            “多则一月,少则半月。”
            韩信沉思了片刻,眼中神色变得有些复杂:“若我不发兵,将你这汉使扣留在齐,一月之后又当如何呢?”
            张良震了一下,盯着韩信的脸看了好一会儿,才缓缓道:“你不会的。”
            “哦?”韩信冷笑:“子房莫非以为,欲问鼎天下者,只刘项二人么?”
            张良微微一笑:“确实不少,可你韩信却偏偏不是。”
            韩信不置可否,手指在桌面上有节奏地敲打着:“项羽经齐一役元气大伤,此时一心西进,无暇东顾。我此时若趁楚汉两败俱伤之机,挥大军袭项羽后方,则淮南及楚地可得也。”
            “哦?”张良饶有兴味地挑了挑眉:“齐王大人的意思是,把中原让给项羽,由你替他治理楚地?”
            韩信不屑地哼了一声,反驳道:“莫非成信侯认为本将军取不得中原?”
            张良也不接话,笑盈盈地看着韩信。
            “……唉,罢了罢了。”韩信露出了沮丧的表情:“我这点心思从来就瞒不过你。”他蹙着眉头,无奈一挥手:“荥阳若不是真的危急,想必子房你也不会向我开这个口。我手下现在多是新军降军,五万怕是不够稳妥,给你十万吧。”
            这下轮到张良诧异了。
            韩信苦笑着耸了耸肩:“辛辛苦苦刚收编来的军队,让他们跟着汉王去送死,要说不心疼,那是骗人的。可万一荥阳城破,连我也未必能阻止项羽兵临函谷关下了。”韩信顿了顿,又道:“乱军之中刀枪无眼,汉王又是个逃跑起来连亲儿女都不要的主。你若是有个……总之还是稳妥些为妙。”
            张良愣了许久,轻声道:“看来欠你的这个人情,还真不小。”
            韩信抬头看了一眼架上的横尘剑:“韩信得有今天,皆是子房之力。人情之事,不必再提了。”
            张良道:“萧何曾与我说,你当时并未拿出横尘剑。”
            “你让宝剑寻到了令它出鞘之人,这便足矣。”

            稍晚,韩信替汉王使举行了接风宴,张良先是宣读了刘邦的王书,正式封韩信为齐王,百官皆对新齐王行了拜贺。而后,当张良提到借兵一事之时,韩信手下那几员重臣却是个个面露不满之色,李左车甚至当场告病拂袖离席。韩信本人倒是不以为意,反而频频对张良嘘寒问暖巴结示好,语中尽是表现出对汉王的效忠之意,气得蒯彻一干人等只能坐在那里干瞪眼。


            8楼2012-11-11 19:19
            回复

              宴席结束后,众人终于散去,张良百思不解:“他们也是为你筹谋,何必如此?”
              韩信拉下脸一本正经道:“他们敢给子房脸色看,我就敢给他们脸色看。”
              张良无奈道:“我看,过不了多久,他们就要一个个排着队来向你进言劝谏了。”
              张良话音未落,便有人报:“禀齐王,蒯大人求见!”
              韩信与张良相视一笑,对侍卫挥了挥手:“传令下去,寡人今夜与张先生有要事相谈,谁也不见。”
              侍卫退下后,张良大笑出声:“哈哈……‘寡人’……咳咳……”
              韩信黑着脸不说话。
              张良终于止住了笑,认真问韩信道:“说实话,你就这么想当这个齐王?”
              韩信反问:“难道以我之功,当不得这个齐王?”
              “重言……”张良欲言又止。
              韩信自觉失言,转开话题道:“子房不急着回荥阳吧?”
              张良道:“我此番前来,是为了三件事。”
              韩信道:“第一件,我已经知道了,把这个齐王封给我,顺便骗走我十万精兵。第二件呢?”
              “第二件……”张良犹豫了一下,道:“待你与你那些忠心的部下谈过之后再说吧……”
              “……也罢。”韩信见张良欲言又止的神情,隐隐猜到了张良所指,叹了口气:“那第三件呢?”
              “第三件是私事。”张良顿了顿,道,“我要去桑海探望两位……故人。”

              天一蒙蒙亮,新登位的齐王就与那位汉使张良大人齐齐不见了踪迹,据说是陪汉使大人游赏齐鲁之地的山水胜景去了。一夜未眠的蒯彻听了这个消息,在齐王宫前气的直跺脚,把张良从头到脚骂了无数遍。
              韩信担心张良体弱,原是安排了辆马车,可张良却坚持要骑马前往,韩信拗不过他,只得依他。
              “子房,歇一会儿吧。”从临淄城疾驰出来,二人还不曾休息,韩信一路上不知劝了多少次,张良就是充耳不闻。韩信隐隐觉得,今日的张良,不是他以往熟识的那个张良张子房。
              二人到达桑海之时,已近晌午。张良牵着马熟门熟路地来到一家客栈前,抬头凝视了那牌匾良久,终迈步跨进了门槛。
              韩信顺着他的目光抬头——有间客栈。
              张良挑了一处坐下,便有小二招呼上来,张良也不看菜单,随口熟练地报出了一串菜名。
              “客官以前来过小店?”小二想破了脑袋,也想不起客栈的熟客中有过这么一位神仙般的公子。
              “是啊……”张良眼神变得怀念而辽远,“那时,这里的掌柜还姓丁……”
              “丁掌柜?”小二惊诧地吐了吐舌头:“那可是传说中的人物啊!”
              张良淡淡一笑,没有答话。
              小二一溜烟地去了。韩信侧头看着张良,心中涌起种种猜测,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他听说过张良青年时齐鲁三杰的名头,然而对桑海却知之甚少。他只知桑海曾经有过一座气派辉煌的儒家小圣贤庄,十五年前在秦军的铁蹄下,化为焦土。
              张良见韩信数次欲言又止,道:“想问什么,就问吧。”
              韩信摇了摇头:“不必问。子房想说时,自会告诉我。”
              这时小二已将张良点的菜悉数端了上来,张良让小二取了个食盒,亲手将几味菜小心翼翼地放入其中。

              通往山顶的石阶已多年无人通行,杂草青苔丛生,几乎辨不清道路。张良脚下却丝毫没有犹豫,这条路,他闭着眼都走过千遍万遍,又怎会踏错。
              韩信张良身后,不愿搅扰眼前之人对这里一草一木的回忆。他默不作声,只不紧不慢地跟上张良的步伐。
              终于到了山顶,入眼是满目的青翠。韩信向四下打量着,试图辨认出当年那盛极一时的小圣贤庄存在过的痕迹,却是无功。十五年前那一场大火,烧的如此彻底,竟连一处残垣断壁都不曾留下。周遭的草木倒是繁茂的异乎寻常,不知是由于那场大火留下的肥厚灰烬,还是灰烬下儒家弟子的累累白骨。
              张良拨开丛生的草木,闭上眼缓步前行,恍若还是当年那个飞扬跳脱潇洒不羁的儒家少年。他一步一步,走过前院百转千回的小桥流水,穿过书院旁蜿蜒无尽的九曲回廊……他的脚步停驻在藏书阁下,含笑抬眼,看见阶前一人手执太阿,高冠英眉,沉稳如山,一人宽袍广袖,明眸浅笑,温润如玉。


              9楼2012-11-11 19:19
              回复
                韩信只见他停在了一方墓碑前。那是一方青灰色的石碑,刻着两个人的名字。
                张良蹲下身打开食盒,将碗碟整整齐齐摆在石碑之前,又将壶中之酒缓缓倾洒在泥土之上,轻声道:“子房不肖,前来看望二位师兄了……”
                韩信此时已明白了这方墓碑下二人的身份。十五年前,那场惨烈的抗争,齐地儒家弟子死伤殆尽,齐鲁三杰三去其二,盛极一时的小圣贤庄在滔天的烈焰中化为灰烬。随后不久,便有了博浪沙惊天一击震动海内,祖龙震怒大索天下。韩信望着漫山碧草,渐渐想明白了许多事情的因由。
                张良就这样静静地伫立在墓碑前,远远望着满山的苍翠,直至夕阳西下,月上中天。韩信自始至终未曾有过半句言语,只是默默负手立在张良身后,替那个单薄的身躯挡去一些略带寒意的夜风。
                十一
                “走吧。”在漫长的寂静过后,张良的声音显得有些不真实。
                也许是站立太久的缘故,他刚迈出一步,就一个踉跄。韩信适时伸出手,不动声色地扶住了他。
                “多谢。”
                张良到底还是依了韩信坐上了雇来的马车。许是乏了,上车不久,张良便枕着坐榻阖上了眼帘。
                韩信本以为张良已入睡,却听得耳边传来他那略带疲倦的声音:“想听个故事么?”
                韩信点点头,他知张良定会说下去。
                张良深吸了一口气,缓缓道:“那是三十多年前了。在桑海这个小镇上,有着儒家最大的书院,小圣贤庄……”
                韩信静静地听着眼前之人平静地叙述着过往,仿佛是在说着一个无关的故事,一个早已消逝的传说。
                张良说起小圣贤庄内的点点滴滴,说起那个严谨认真不苟言笑的大师兄,那个淡泊宁静与世无争的二师兄,还有那个刁钻古怪顽劣不堪的小师弟。
                终于,他说到了那一场覆灭。大师兄一人一剑立在数千铁骑之前,决绝而悲壮。二师兄一改往日温柔,疾言厉色将小师弟逐出了庄。
                “那个逃出去的小师弟……”明明猜到了接下来的事,韩信还是忍不住问出了口。
                “他后来策划了一次对嬴政的刺杀,却没有成功。”张良继续平静地叙说着,“再后来,因缘际会,他得到了一卷兵书,潜心研习。十年后,适逢乱世烽火,群雄竞逐天下,他亦重新入世,终得以亲见暴秦覆灭。”
                “齐鲁三杰,皆是非同凡响之人啊……”
                张良低下头,轻轻叹了一句:“师兄们本可以逃出来的。”
                韩信点了点头,郑重道:“知其不可而为之。韩信虽不喜欢儒家那些破道理,却是真心敬重令师兄这般风骨傲气。”
                张良的眼神变得坚定,点头道:“若弃庄而走,他们便不是张良所敬仰的师兄了。”
                韩信似乎是有些遗憾:“伏先生与颜先生这般人物,信方才竟不曾好好祭拜一番。”
                张良闻言,终于淡淡地笑了:“你现在是齐王了,想来祭拜还怕没有机会么?”
                “齐王……”韩信陷入了沉默,过了许久才略有些惆怅地抬头:“说实话,子房,我还真羡慕你的两位师兄啊……不知韩信死后,是否也会有人记得来我坟头上浇一壶酒……”
                “重言……”张良不知韩信为何会突然有此感慨,亦不知如何作答。
                “子房,你可一定要比我多活几年。”韩信眼中透出深深的寂寥:“否则这世上,怕是连个来祭奠我的人,都不会有了。”


                10楼2012-11-11 19:19
                回复
                  十二
                  齐人本好享乐,临淄的齐王宫更是极尽奢华之能事,其宇殿楼阁之精美华丽,据说丝毫不亚于未遭焚毁之时的咸阳宫。当年秦将王贲蒙恬灭齐,齐国几乎未加反抗便献城投降,这也使得齐都临淄免于战乱,这座齐王宫在近数年间虽是几度易主,却奇迹般地在连天的战火中完好地保存了下来。韩信取下齐地后,以“假齐王”之名入主了齐王宫,此次张良前来宣封,更是让韩信名正言顺地在齐王宫中住了下来。
                  然而令众人不解的是,这位刚刚受封的齐王大人放着众多装饰华美的宫殿不闻不问,却将后园僻静处的一座偏殿作了起居之所。众人若是有事禀报,须得穿过齐王宫那重重繁复曲折的亭台回廊,方能寻到他们的齐王大人。张良初来时,也曾颇为不解,当时韩信笑着解释道:“齐王宫内如此美景,自然要让来客好好欣赏一番。”言语间倒像是个孩子在得意地炫耀自己。
                  这日,张良好不容易欣赏完了齐王宫内的层层美景,终于踏入了后园,就见蒯彻神情愤愤地从殿中走了出来,口中还不停地骂骂咧咧着什么。
                  “蒯先生?”张良正欲上前打个招呼,蒯彻却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转身拂袖而去。
                  望着蒯彻愤然离去的背影,又联系起方才自他口中听到的只言片语,张良已然明白了其中缘由。“韩信呀韩信……”他幽幽叹了口气,推开了殿门。
                  “不必再言,我意已决。”韩信正低头写着什么,头也不抬道:“先生还是请回吧。”
                  “齐王大人似乎不太欢迎在下?”张良抖了抖宽大的衣袖,随手将门关上,道:“看来,良来的不是时候?”
                  韩信抬头见是张良,脸上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又很快恢复了平静:“原来是子房呀,请随便坐。”算是打了个招呼,韩信又继续批阅起手中公文来。
                  张良这几日在齐王宫混的熟络,见韩信忙于公务,也不着急打扰他,自顾自地倒了杯水,在边上找个地坐了。半晌过去,韩信依旧埋头于案牍之中,没有起身的迹象,张良无聊得紧,随手翻起了案上堆积的那些竹简。“咦,这些小事,你也都亲自过目?”张良见韩信批阅的都是些报备人口存粮的琐事,好奇相问。
                  “人口,钱粮,兵之根本,岂是小事?”韩信认真答道:“信手下难有萧大人这等人才,只得亲力亲为。”终于写完最后一划,韩信搁下笔,伸了个懒腰,转过头道:“不知成信侯大人此来,有何见教?”
                  “听闻齐王大人废寝忘食,日理万机,良特来探望一下。”
                  “这么说来,倒是本王怠慢了大人了。”韩信起身倒了杯水递上:“还望成信侯大人恕罪呀。”
                  张良接过水浅啜一口,收起了先前的调笑之情,正色道:“我刚才碰见蒯彻了。”
                  韩信蹙了蹙眉,又恢复了那副懒散的样子,悠悠然道:“哦?甚好啊,蒯先生纵横之士,辩才无双,成信侯大人说不定和他谈得来呢……”
                  张良不理会韩信的插话,直截了当道:“蒯彻与你谈的如何了?”
                  韩信闻言,顿时收起了笑容,屋内瞬间安静下来,二人陷入了尴尬的沉默。
                  “子房。”韩信的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淡淡道:“此乃齐国内务,还是不劳你费心了。”
                  “事关天下,良不得不问。”
                  “天下?”韩信冷笑一声:“是事关汉王的天下吧?”
                  张良愣了一下,一时不知如何开口。他当然明白蒯彻与韩信说了些什么,他也猜到了蒯彻为何愤愤离去。然而韩信这突如其来的翻脸,实在让他有些不知所措。
                  韩信也发现了自己的失态,语气稍稍缓和下来:“子房,你我今日只叙私谊,不论国事。”
                  张良叹了口气:“汉王是汉王,张良是张良。你……”
                  “此事我自有决断,不必再多言了……”韩信站起身,甩给张良一个背影,竟是有送客的意思。
                  “重言!”张良还想再说什么,终是没说出口:“罢了。你只须明白,良不会让你为难便是了。”
                  听着张良离去将门带上的声音,韩信眉宇间露出一丝疲惫之色,一头躺倒在榻上。
                  “相君之面,不过封侯,又危不安。相君之背,贵乃不可言。”蒯彻之言犹在耳边,韩信当时却是斩钉截铁回绝了。豋坛拜将、解衣推食之恩,终不忍相负。然而,刘邦的为人,他又何尝不知?


                  11楼2012-11-11 19:20
                  回复
                    枪叔的...


                    15楼2012-11-14 18:34
                    回复


                      IP属地:广东16楼2012-11-16 13:38
                      回复
                        看得我心都碎了TAT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17楼2012-11-16 19:48
                        回复
                          这篇文我大爱啊~~~唯一的一次,看完网文有想哭的冲动
                          我的良啊我的信~~~~~~~


                          IP属地:北京18楼2013-01-29 01: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