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璃吧 关注:408贴子:13,803

回复:【水贴】一日三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印祖《与海盐顾母徐夫人书(代悟开师作)》
必使念起于心,声入乎耳,字字分明,句句不乱。
久之久之,自成片段。……
是以观音 反闻闻自性 之工夫,修势至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之净业。


IP属地:江西694楼2025-03-01 09:16
回复
    贾老:
    得了法身了,有什么害怕的?希望大家都能为众生作船子。
    天下吃亏的事没有啊!最大的事,充其量一条命 就抵住了,没有比这更大的事了。
    为人一分,培福一分;为人一分,断烦恼一分。全体为众生,全体烦恼就斩断了。
    ……留命舍命,正是如幻金刚三昧,游戏神通,大用现前。


    IP属地:江西695楼2025-03-01 09:48
    回复
      2025-08-16 18:23:0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今天中午,到xxx吃饭。吃完感觉,这种福报,我怎么消受啊?
      只有转念,平时多精进。
      吃好一点,身体好一点,借假修真,以便今生更好行菩萨道,看如何能更好地多做服务。
      再就是,不要执着、贪图,都是假的。要有心理准备,要做到,哪天一个人跑到山里面,自己烧芋煮粥喝也能活。所谓“上人大士,深山绝世,草果随时”。虽不能至,心崇仰之。


      IP属地:江西696楼2025-03-03 11:33
      收起回复
        谓于绮语,麁恶语为大重罪;于麁恶语,离间语为大重罪;于离间语,妄语为大重罪;
        于欲邪行,不与取为大重罪;于不与取,杀生为大重罪;
        于贪欲,瞋恚为大重罪;于瞋恚,邪见为大重罪。


        IP属地:江西697楼2025-03-03 12:42
        收起回复
          来果禅师:
          闲谈世谛,辄论是非;
          昏昏空过,无补于道。


          IP属地:江西698楼2025-03-05 14:51
          回复
            彻祖:
            诸经皆言无始本有真心。……
            但现前一念心之自性,即本有真心也。


            IP属地:江西699楼2025-03-10 10:10
            回复
              彻祖:
              当念佛时,不可有别想,无有别想,即是止;
              当念佛时,须了了分明,能了了分明,即是观。
              一念中止观具足,非别有止观。


              IP属地:江西700楼2025-03-11 15:16
              回复
                彻祖:
                一句弥陀,愈多愈好,如人学射,久习则巧。


                IP属地:江西701楼2025-03-12 15:56
                收起回复
                  2025-08-16 18:17:0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婆沙论:
                  苏尸摩当知,先有法住智,后有涅槃智。
                  大智度论:
                  诸佛有二种说法,先分别诸法,后说毕竟空。


                  IP属地:江西702楼2025-03-14 17:59
                  回复
                    《山居》
                    山空人静水淙淙,独自披衣对夜缸。花气隔帘侵石榻,钟声和月到松窗。
                    尘尘三昧机先露,扰扰狂心定后降。通晓坐来浑似睡,梦魂几度落莲邦。
                    ——
                    《念佛偈》
                    一声佛号一声心。直下分明岂外寻。鞭影未劳频举示。白牛运出古黄金。
                    ——
                    一声佛号一声心,心佛双忘趣转深。定久不知谁唤醒,满天霜月照幽林。
                    ——
                    洪名六字水清珠,方寸澄澄百虑无。个里风光难举似,长天万里月轮孤。


                    IP属地:江西703楼2025-03-24 09:01
                    回复
                      7天,过午不食。
                      感觉,这么做,有一个很大的好处是,节约时间,精神不被分散。
                      (1)持午,很好,可以节约时间。但是要觉知身体状况,以保持健康为度。
                      (2)晚上吃一点也行,但是少吃。要追求四个目标:
                      ①节约时间
                      ②防止腹胀
                      ③防止昏沉
                      ④用功的专注精神不被晚餐打断。


                      IP属地:江西704楼2025-03-25 18:28
                      回复
                        大乘密严经 唐 地婆诃罗 译
                        名为遍计性,相是依他起,名相二俱遣,是为第一义。
                        大乘密严经 不空 译
                        名为遍计性,相是依他起,远离于名相,是名第一义,


                        IP属地:江西705楼2025-03-26 06:38
                        回复
                          永离 一切 诸所依,得入 究竟 无依处。


                          IP属地:江西706楼2025-03-27 03:29
                          回复
                            阅经之法
                            印祖
                            (一)
                            (1)必须至诚恳切,清净三业。或先端坐少顷,凝定身心,然后拜佛朗诵,或止默阅。或拜佛后端坐少顷,然后开经。
                            (2)必须端身正坐,如对圣容,亲聆圆音。不敢萌一念懈怠。不敢起一念分别。从首至尾,一直阅去。无论若文若义,一概不加理会。
                            (3)如是阅经,利根之人,便能悟二空理,证实相法。即根机钝劣,亦可以消除业障,增长福慧。六祖谓但看金刚经,即能明心见性,即指如此看耳,故名曰但。能如此看,诸大乘经,皆能明心见性,岂独金刚经为然。
                            (4)若一路分别,此一句是甚么义,此一段是甚么义。全属凡情妄想,卜度思量。岂能冥符佛意,圆悟经旨,因兹业障消灭,福慧增崇乎。若知恭敬,犹能少种善根。倘全如老学究之读儒书,将见亵慢之罪,岳耸渊深。以善因而招恶果,即此一辈人也。
                            (5)古人专重听经,以心不能起分别故。如有一人出声诵经,一人于旁,摄心谛听。字字句句,务期分明。其心专注,不敢外缘一切声色。若稍微放纵,便致断绝,文义不能贯通矣。诵者有文可依,心不大摄,亦能诵得清楚。听者惟声是托,一经放纵,便成割裂。若能如此听,比诵者能至诚恭敬之功德等。若诵者恭敬稍疏,则其功德,难与听者相比矣。
                            (6)如此阅经,与参禅看话头,持咒念佛,同一专心致志。至于用力之久,自有一旦豁然贯通之益耳。
                            ……此诸利益,皆从不分别专精参究中来。阅经者亦当以此为法。
                            ……阅经时,断断不可起分别。自然妄念潜伏,天真发现。若欲研究义理,或翻阅注疏。当另立一时,唯事研究。当研究时,虽不如阅时之严肃,亦不可全无恭敬。不过比阅时稍舒泰些。未能业消智朗,须以阅为主,研究但略带。
                            否则终日穷年,但事研究。纵令研得如拨云见月,开门见山一样,亦只是口头活计。于身心性命,生死分上,毫无干涉。腊月三十日到来,决定一毫也用不著。
                            (二)
                            文义明显者,何妨了了。但不特生心动念理会耳。非并读而了了亦不可也。
                            太虚
                            焚香敬对,端坐澄心照览之:
                            (a)如镜光之显像,字句义相,亲切分明,了了现前;(b)而于其中不起分别。
                            此不但阅此经为然,阅余经都以能如此方好!依此法阅经,利根上智,便能通达实相,得法眼净。


                            IP属地:江西707楼2025-03-28 10:48
                            回复
                              2025-08-16 18:11:0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六字真经堪读诵,谁言名字假非因。
                              即名显体方称妙,托境观心易入真。
                              (省祖自注:六字洪名为境,四性叵得为观。)
                              (cedric:四性: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生)


                              IP属地:江西708楼2025-04-03 15: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