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钓叟吧 关注:735贴子:9,126
  • 22回复贴,共1

黄帝阴符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上篇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变定基。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炼,谓之圣人。
中篇
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人知其神之神,不知不神之所以神也。日月有数,大小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
下篇
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返昼夜,用师万倍。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于目。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至乐性余,至静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禽之制在气。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人以愚虞圣,我以不愚虞圣;人以奇期圣,我以不奇期圣。故曰:“沉水入火,自取灭亡。”
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是故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爰有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神机鬼藏。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进乎象矣。


1楼2012-12-18 16:19回复
    天地散人曰:阴 符。 有一 阴 则必有一阳来 符 也。 所谓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阴主内,阳主外。生死互根。能知道 内外,即识得 阴符。 世人大多 仅知 上下、高低、左右,而不识 内外,更不知 生在死中生,死在生中死,却养生保健去寻死,是谓 不知死活也。
    若夫《阴符》尊阴,《易经》崇阳,何也?
    天地散人曰:五运阴阳,在天为文,在地为化。尊阴者,阴文阳化;崇阳者,阳文阴化。
    文化 无国界,认知 有不同。
    阴符者,非常名也!道家阴符、儒家阴符、佛家阴符、兵家阴符、法家阴符、术家阴符、医家阴符等等, 人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2楼2012-12-18 16:34
    收起回复
      2025-08-09 23:04:3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天地不仁而生万物,是以天地不为而无不为。万物复生复灭,而后灭。天地无心,而人为天地心,是故天地无知而人有知。无知则无为而无不为,有知则无不为而无为。


      IP属地:四川3楼2012-12-18 17:12
      收起回复
        《阴符经》赞
        阴符经,立言真,
        括宇宙,纳乾坤,
        泄天机,昭德音,
        指玄妙,阐幽深,
        阳为本,阴为根,
        役万阳,握一阴,
        御五贼,害生恩。
        其旨奥,达天心,
        其辞文,维洪钧,
        不圣圣,不神神,
        合天理,序物伦,
        破迷雾,荡疑云,
        言言要,字字金,
        正人道,涤尘心,
        启圣智,惠子孙,
        维奇器,万世尊,
        细含味,悟至真,
        达神圣,只在今,
        问天下,几知音?
        盖 天道变变,变变不变,执其不变,以应万变。故《阴符经》曰: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4楼2012-12-18 17:49
        收起回复
          天地散人曰:阴必符阳,阳必根阴。所谓 道气 也。道气之动(性用)也,来而伸者谓之阳,往而屈者谓之阴。是故《易》曰:一阴一阳 之 谓道。孤阳不生,独阴不成。唯阴阳相符而为用,乃可 生化 也。此万世不易之大道也。故曰:阴 符 经。经者,大道也。
          《经》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此自 道气 言也。
          《经》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兵法》曰: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阴,太阳。此自 性用 言也。


          5楼2012-12-19 17:59
          收起回复
            医道阴符
            天地散人曰:《黄帝阴符经》者,三才 道气 性用也。道者习之可为道,术者习之可为术,法者习之可为法。宜玩宜索而不可研究;宜习宜用而不可训诂。
            是故以 儒家之学解之,则流于迂腐;以佛家之学解之,则每多幻诞;以哲学解之,则尤为荒唐;以科学解之,则驴唇马嘴。


            6楼2012-12-19 18:33
            回复
              天地散人曰:阴符者,赞以者也。以 道气 通其 理 也;以 性用 指其 归趣 也。
              理,无形而有用;道,无为生圣功也。所谓 理,守 中 则正,是为 正理;所谓 中,得 一 则 真,是为 真机。是故 理,有正而无真;中,有真而无正。
              道之动也,有 有为;有 无为。
              有为之道,人为也,极有理者极无理,所谓 大奸似圣,阴极似阳也。
              无为之道,自然也,极无理而极有理,所谓 正言若反,阳极似阴也。


              7楼2012-12-20 14:12
              收起回复
                天地散人曰:
                嘘呵呼呬吹嘻,阳用阴也;唵嘛呢叭咪吽,阴用阳也。是谓 真言。余者皆 假话 也。
                观天地万物之气象 数象,天人合一,假(借也)话真说 以章其文而示其意,是谓 人文;
                见天地万物之形象 物象,徼而为知,真说假(伪也)话 以扬其言而作其文,是谓 学说。


                8楼2012-12-20 14:28
                回复
                  2025-08-09 22:58:3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天地散人曰:阴符之用也,以 一言 括之,谋 也。所谓 谋 者,凡事 谋 定而后 动 也。


                  9楼2012-12-20 14:36
                  回复
                    天地散人曰:谋之之义大矣哉!天地万物,芸芸众生,无不以 谋 而求其 生路 也。
                    天下万邦,无不以 谋 而求其 发展 也。所谓 谋 者,计谋也。适时而变,乃曰 权谋。权者,变也。故曰:权变。或阳用阴谋;或阴用阳谋。
                    从红尘俗世言之,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或谋生路、谋职、谋利益、谋幸福、谋福利、谋名声、谋杀、谋害、谋不轨等等等等,又 怎一个 谋 字了得!


                    10楼2012-12-20 14:48
                    回复
                      天地散人曰:先天阴阳一炁,后天五行一气,五运阴阳,行于人身四大五体也。故曰:五行有阻身生疾病,阴阳离决命归西天。
                      悟 道
                      人世风灯有限躯,
                      情天恨海无涯苦。
                      一易移意医宜义,
                      五悟无物武勿舞。
                      朱砂鼎内抟乌兔,
                      偃月炉上烹龙虎。
                      壶里乾坤自逍遥,
                      洞中光阴我做主。


                      12楼2012-12-20 18:06
                      回复
                        天地散人曰:识得 五运阴阳,中中示一颠倒颠,则 运大化于掌上,弄筹算于心中,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有何难哉! 所谓 易 如反掌, 此之谓也。


                        13楼2012-12-20 18:12
                        回复
                          天地散人曰:天性,阴晴寒暑昼夜变变不常,天性之于人心,谓之 心机。善恶智愚巧拙变化无端。是故《经》曰: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天地散人曰:善恶者,以 念 言。一念为善,一念为恶。
                          好坏者,以 情 言。情 行善念,行则为 好;情 行恶念,行则为 坏。
                          智愚者,以 灵 言。一机灵明,为 智;一机灵昧,为 愚。
                          巧拙者,以 性 言。巧者伏巧巧更巧;拙者藏拙拙不拙。
                          古今者,以 时 言。上一秒为古,此一秒为今;此一秒为古,下一秒为今。《经》曰: 时 不可代,化 不可违。此之谓也。


                          14楼2012-12-22 14:40
                          回复
                            天下太平,太平盛世。以其不平,故曰:太平。或曰:太平,何以 不平?天地散人曰:山自高,水自深,官自官,民自民,富者富,贫者贫,贵自贵,尊自尊,贱者贱,损者损。害常害,恩少恩。爱者爱,恨者恨,怨者怨,亲者亲。是以 不平。或问曰:太平间,可谓 太平 乎?天地散人曰:未必然也。哭叫怨骂,声常不断。世道不平,是谓 太平。太平,非 和平 也。或问曰:何谓 和平?天地散人曰:心 平 气 和,即为 和平。亿万人类,有几人能做到?


                            15楼2013-01-22 18:57
                            回复
                              2025-08-09 22:52:3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16楼2013-05-07 22: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