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吧 关注:83,260贴子:189,794

转发:赵秀亭:纳兰成德《侧帽词》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纳兰成德《侧帽词》考

赵秀亭
纳兰成德早期词曾结集为《侧帽词》(或称《侧帽集》),今不传。 学界对《侧帽词》所知甚少,甚至怀疑是否真有过《侧帽》。 近时学者李一氓说:
纳兰性德的词集,初有《侧帽》之名。早期全刻本有《通志堂集》和张见阳《饮水诗词集》两种,皆刻于康熙三十年(1691),时纳兰已故世六年。但两者都没有提到《侧帽》的名字。 假如确实存在过《侧帽词》的话,那可以猜测刻于康熙十五年(1676)以前,至于和顾贞观的《弹指词》的合刻,则在康熙十六年间去了。[1]
但若细加考索,则发现《侧帽词》尚不是一个渺茫的“猜测”,它的基本情况仍清晰可知。

是否曾有《侧帽词》?成德的同时师友记载如下:
徐乾学《纳兰君墓志铭》:所著《侧帽集》;后更名《饮水集》者,皆词也。
严绳孙、秦松龄《纳兰君祭文》:《侧帽》《饮水》,兄集我收。
邹显吉《纳兰君挽诗》:一编遗《侧帽》,再读倍沾巾。
上引三文俱见《通志堂集》卷十九、二十附录。李一氓称《通志堂集》“没有提到《侧帽》的名字”,属失察。成德文友丁炜《紫云词》有《风流子》词,副题“秋尽友人邀猎,用《侧帽词》韵”。另一文友徐 在《词苑丛谈》卷五提到“《侧帽词》西部冯氏园看海棠《浣溪沙》”词。丁炜、徐所谓“侧帽”,显为词集名,而且藉知成德《风流子·秋尽友人邀猎》、《浣溪沙·西郊冯氏园看海棠》二阕就在《侧帽词》内。康熙二十一年进士、 与成德曾有唱酬的词人沈尔璟 ,在他的 《月团词》 有一首 《芳草渡·读<侧帽词>》:
金明柳,一丝丝。遗鞭处,卷帘时。西园夜雨不禁支。 凭侧帽,翻调笑,琢新词。 砑笺腻,红豆记。减字偷声亲缀。 伤春客,殢春思。 都无意,却寻味,个侬知。
记述了《侧帽词》的内容与风格的总体特色。 副题中的“侧帽”,当然也是词集名。成德确有《侧帽词》,不须置疑。


1楼2012-12-21 19:45回复
    成德和梁汾一经挹接, 即发现双方志趣极为投合,不止词学观念一致,于世事人情的看法也多有共同语言。 互示倾慕之馀,都以得逢知己为幸。 在梁汾携来的一帧画像上,成德题《金缕曲》词一阕,表达对新相知的感情:
    德也狂生耳。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樽前、拭尽英雄泪。 君不见,月如水。共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寻思起、从头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
    梁汾亦以同调和作酬容若见赠:
    且住为佳耳。任相猜、驰笺紫阁,曳裾朱第。不是世人皆欲杀,争显怜才真意。容易得、一人知己!惭愧王孙图报薄,只千金、当洒平生泪。 曾不值,一杯水。歌残击筑心逾醉。忆当年、侯生垂老,始逢无忌。亲在许身犹未得,侠烈今生已已。但结托、来生休悔。俄顷重投胶在漆,似旧曾、相识屠沽里。名预籍,石函记。
    梁汾晚年编定其《弹指词》时,给“且住为佳耳”阕加“附记”云:
    岁丙辰,容若年二十二,乃一见即恨识余之晚。阅数日,填此阕为余题照,极感其意。作词时相交才“阅数日”,便或惊喜:“不信道竟成知己”,或感叹:“容易得一人知己”,双方倾盖如故,结为终身不渝的挚友。 梁汾把成德赠词抄传给在京的朋友徐釚等人,成德《金缕曲》遂迅速传播开来。众多的汉族文士都为之惊异:这样一阕情致真切、声韵铿锵的佳作,却出自一向认为朴僿无文、草昧初开的满族人之手,几乎难以相信;而这位满洲贵公子能与身份低微的汉人倾诉襟抱、 真情相交, 尤令人深感意外。 这首词为成德赢得了极大的社会声望。徐釚在《词苑丛谈》卷五记:
    金粟顾梁汾舍人风神俊朗, 大似过江人物……画“侧帽投壶图”,长白成容若题《贺新凉》一阕于其上云:“德也狂生耳……”词旨 崎磊落,不啻坡老、稼轩。都下竞相传写,于是教坊歌曲间,无不知有“侧帽词”者。
    《贺新凉》是《金缕曲》词牌异名。 “侧帽投壶图”即顾梁汾画像。所谓“侧帽词”,即指成德所作《金缕曲》“德也狂生耳”。在京城的传抄者中,用“侧帽词”代指成德《金缕曲》。成德词中并无“侧帽”二字,为何要用“侧帽”来指代?原因就在梁汾的画像。像上原题有梁汾一阕自度曲《梅影》词,词为三叠长调,兹摘引其片段:


    3楼2012-12-21 19:46
    回复
      2025-08-06 01:08:5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要全删粉墨,别谱清妍。凭肩。端详到也,看侧帽轻衫,风韵依然。入洛愁馀,游梁倦极,可惜逢卿憔悴,不似当年。……甚日身闲。琐窗幽对,画眉郎还向画中圆。且缓却标题,留些位置,待虎头痴绝,与伊貌出婵娟……[6]
      “缓却标题,留些位置”———梁汾画像原来未写标题,标题位置尚是空白。 “侧帽轻衫,风韵依然,”说画中的顾贞观作“侧帽”形貌。“投壶”是一种古代博戏;图上顾贞观的动作,徐釚等人认为是在投壶。 成德《金缕曲》既题于“侧帽投壶图”,所以便以“侧帽词”来指称。
      成德“侧帽词”《金缕曲》传开之后,引发众多词人步韵和作。由于顾像无确切标题,诸人对画像的称呼不能一致。 称“侧帽投壶图”,毛际可称“佩剑投壶小影”。《今词初集》录成德词,副题则作“赠顾梁汾题杵香小影”。但不管画像叫什么名称,按《词苑丛谈》所记,成德已以“侧帽词”得享盛誉,传名天下了。此时,“侧帽词”还仅指一阕《金缕曲》,不是词集名。
      成德康熙十五年作《金缕曲》,足见已有很高的创作素养。由现存文献看,他至晚在康熙十一年前后已有词作。康熙十二年,成德曾以词投赠客居潞河的朱彝尊,期得交流指导。 朱氏在《祭纳兰侍卫文》中记:
      往岁癸丑,我客潞河。君年最少,登进士科。伐木求友,心期切磋。 投我素书,懿好实多。 改岁月正,积雪初霁。紃履布衣,访君于第。君情欢剧,款以酒剂。命我题扇,炙砚而睇。 是时多暇,暇辄填词。[7]
      同时,成德还常与高士奇切磋词艺,他康熙十三年前后赠给高士奇的手书词扇至今仍可看到 (详见下文)。 康熙十五年前的三四年间,成德和严绳孙相处最久,交谊颇深,早期创作多由严氏指授;他欣赏王次回的《疑雨集》,也应与绳孙的影响有关。[8]至丙辰顾梁汾入京时,成德当已积累了相当数量的词作,具有了结集的作品基础。
      自一曲“侧帽词”成名之后,成德开始被文坛关注,人们希望能见到他的更多作品,因而也具有了编订词集的社会需求背景。


      4楼2012-12-21 19:46
      回复

        现存的纳兰成德词,以康熙十六年后所作为多。康熙十五年之前,属创作早期;作词较少。顾梁汾坐馆明府,可与成德随时商榷。 所以,编删《侧帽》应能在较短时日完成。
        康熙十六年夏初, 顾梁汾自无锡里中寄远戍宁古塔的吴兆骞一简,简中先叙顾、吴两家家中琐事,后继云:
        ……年来有词二百馀阕,竟失其稿,即以涂抹本附览,自谓出少游、美成之上,乞传示远方,俾知有顾梁汾,即兄不朽之惠矣。顷得一新知已,同选今人词,俟尊稿觅得,一总相寄。 ……丁巳四月望日,弟顾贞观顿首。 ……有新知己词一册,附去,亦望传寄。[11]
        简中所谓“新知己”,即指成德。“同选今人词”,指共编《今词初集》。“俟尊稿觅得,一总相寄”,指希望以吴兆骞词入选。而附去的“新知己词一册”,则指成德《侧帽词》。
        梁汾简作于丁巳四月望日,《侧帽》成书早于此时,当在梁汾离京之前。《今词初集》卷末载河南祥符县令毛际可撰《跋语》记:
        丁巳春,梁汾过余浚仪(祥符旧名),剪烛深宵,所谈皆不及尘俗事。酒酣,出斯集见示,吟赏累日,漫附数语归之。
        梁汾归途先至祥符逗留,后还无锡,并往吴江探望吴兆骞家人,以当时交通条件计,离京应在丁巳新岁前后。如此,判《侧帽词》编定于康熙十五年内,庶无误。
        康熙十五年秋冬,成德与梁汾结识数月间,先有成名作《金缕曲》,继有《侧帽词》及《今词初集》,再有营救吴当骞的谋画,成德一生几件大事,太半发生于这段时间, 且件件都与梁汾密切相关。 成德师友虽多,但于成就成德的作用,无人能出梁汾之右。成德云:“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 ”梁汾更以为此语“岂偶然之言而他人所得预者耶?”[12]旷世风谊,足令两人并传千古。
        《侧帽词》有无刻本?康熙时人提及《侧帽》,大多未说清是刻本抑或抄本。 明确记有刻本的, 仅见一例,即徐乾学《纳兰君神道碑文》:


        6楼2012-12-21 19:49
        回复

          还须注意: 23 首词没有一首反映侍卫生活(如随扈出巡)。本文作者曾撰《纳兰成德康熙十七年始任侍卫考》一文[14],驳康熙十五年即充侍卫之说,而今再得《侧帽》诸词,更可为拙文增一佐证。又,近年发现成德手书真迹折扇一枚[15],扇面录词三首;词后题“伏惟淡人存以教我 成德”。 三词为:
          《生查子》(东风不解愁)
          《鬓云松》(枕函香)
          《疏影·芭蕉》(湘帘卷处)
          按,“淡人”,为高淡人,即高士奇。成德以己词请高士奇指教,三首词必为创作日期相近的新作。《生查子》、《鬓云松》已知在《侧帽》,约略同时的《疏影》也当在《侧帽》内。 高士奇有《成容若索予近诗,书以答之》诗云:“深巷蓬蒿日闭门,时劳书札问寒暄。”高诗作于康熙十三年甲寅九月[16],颇见当时高、成的频繁交往,《疏影》或亦作于甲寅前后。 另,《今词初集》收有《疏影·芭蕉》词,也可证该词为早期之作。 增加《疏影》,已得《侧帽词》24 首。
          徐釚《词苑丛谈》记《浣溪沙·西郊冯氏园看海棠》在《侧帽》,增此一首,共得《侧帽词》25 首。
          顾、成合选《今词初集》,屡经增补,最终于康熙十七年末编成,比《侧帽词》晚两年。 所选成德词 17首,仅 4 首不在以上 25 首中。其中悼亡词《金缕曲》(生怕芳樽满 )作于康熙十七年 ,肯定不属《侧帽 》。《忆桃源慢》、《大 二首尚不能确定作期, 从内容看,应晚于《侧帽》。惟《采桑子》(冷香索遍红桥梦)一首或为《侧帽》遗篇,惜无确证。
          编订《侧帽》时,成德从事撰著未久,上文所列25 首(或 26 首),谅已近集内半数。 《侧帽》刻本,即使印作袖珍巾箱本,也仅戋戋小册而已。


          10楼2012-12-21 19:52
          回复
            参考文献:
            [1]李一氓.纳兰性德的《侧帽词》[M].学林漫录(第八集).北京:中华书局,1983:154
            [2]辞源(第一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243
            [3]周有壬编.梁溪文钞卷二十九[M].清咸丰刻本
            [4]顾贞观.张太守见阳为曹司空子清写楝亭夜话图即次见阳韵赠子清.徽纬堂诗卷下.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清钞本
            [5]纳兰成德.通志堂经解总序、与韩元少书、与梁药亭书.通志堂集卷十、卷十三、卷十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清康熙刻本,1979


            12楼2012-12-21 19:54
            回复
              [6]顾贞观.弹指词.清名家词(第四册)[M].上海:上海书店复印民国排印本,1982:71
              [7]通志堂集卷十九附录.又见朱彝尊《曝书亭集》卷八十[M].四部丛刊本
              [8]严绳孙.王次回疑雨集序.锡山先哲丛书本《秋水文集》卷一[M].上海:中华书局,1922
              [9]张纯修刻《饮水诗词集》卷首标注“:锡山顾贞观阅定”
              [10]张任政.纳兰性德年谱.国学季刊第二卷第四号.1930.772
              [11]张廷济.秋笳馀韵.钞本.国家图书馆善本室 12925


              13楼2012-12-21 19:54
              回复
                [12]顾贞观.纳兰君祭文.通志堂集卷十九附录
                [13]夏孙桐.顾梁汾先生诗词集卷五.1934
                [14]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8(4)
                [15]该扇图影见罗春政,赵东昱编《关东书画名家词典》第 92.万卷出版公司,2006.,此扇信息已先由江苏学者张一民发现并披露于网络
                [16]高士奇《城北集》卷六(甲寅正月起至乙卯三月止).高江村集.康熙刻本
                [17]傅庚生.中国文学欣赏举隅[M].北京:中国书店,1986:143
                2001211月发表於《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第32卷第4期。


                14楼2012-12-21 19:54
                回复
                  2025-08-06 01:02:5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好帖,很有价值。谢谢剑锋老师!


                  来自手机贴吧15楼2012-12-21 20:26
                  回复
                    康熙十五年,与纳兰相关的我们目前所能了解的就是中进士久无委任吧。历史大背景里三藩之乱还在继续。让纳兰觉得落拓潦倒感慨身世的原因应该跟情感无关;不便与旁人道,或者旁人知道了也不能多说,个人猜测除了志向壮怀受挫外,可能还有比较深的政治原因吧……


                    来自手机贴吧16楼2012-12-21 21:00
                    收起回复
                      谢谢剑锋老师!


                      19楼2014-02-08 10:16
                      回复
                        mark


                        20楼2014-11-12 12:35
                        回复
                          顶一下帖子,想请教一个问题,在文中提到有“《纳兰成德<饮水词>考》待发”,在网上没有检索到这篇文者,有没有人读过啊我想看看


                          IP属地:河南22楼2020-08-01 19: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