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 重元之乱
发生时间: 1063年
所属年代: 辽金时代
发生地点: 太子山
事件介绍
重元之乱亦称“滦河之变”,是辽皇族内部争夺帝位的事件。兴宗在位时加封其弟耶律重元为“皇太弟”。道宗耶律洪基继位,尊重元为皇太叔、天下兵马大元帅。重元之子涅鲁古,在兴宗时,已进封楚王;道宗更委以重任,官至知南院枢密使事。重元父子权势日重,遂与陈国王陈六、知北院枢密事萧胡睹、卫王西京留守贴不、林牙涅剌溥古、统军使萧迭里得等相勾结,阴谋夺取皇位。清宁九年(1063年)七月,重元父子及其同党四百余人乘道宗往太子山(今内蒙古宁城西南)秋捺之机,发动叛乱,进攻道宗行宫。重元自立为皇帝,任萧胡睹为枢密使。由于南院枢密使耶律仁、耶律乙辛等率宿卫士卒反击,政变被粉碎。涅鲁古战死,重元自杀。
重元之乱
重元之乱发生在辽道宗时期。前此,景宗、圣宗和兴宗三朝,辽朝的皇帝和蕃汉大臣对汉文化的吸收表现出了相当大的主动性,汉制对契丹人的影响也日益深化。表现在皇位继承上,长子继承制由原来的借鉴中原方式变为多数契丹贵族本身认可的方式。因此,圣宗和兴宗在世时,都已经为长子继承皇位作了必要的安排。可以说,经过八帝一个半世纪的历史航程,辽朝皇位的长子继承制即使不是在法律上,至少是在人们的心目中已经确定下来。重元之乱虽然同以往的权力争夺一样表现为皇室成员间的权力斗争,但其实质与以往已经不同,它是外戚通过太后介入皇权争夺的反映。以此为界,辽朝前期宗室间的权力争夺已经演变为国舅各族帐间通过拥立皇帝为本家族谋取权力的斗争。
《辽史》称耶律重元“恃梁孝王之宠,又多郑叔段之过”,正反映了重元之乱的根源在太后与诸舅。而变故没有发生在兴宗时而出现在道宗朝,一个重要原因则是重元子涅鲁古野心的驱动,所以重元兵败后追悔说:“涅鲁古使我至此。”
发生时间: 1063年
所属年代: 辽金时代
发生地点: 太子山
事件介绍
重元之乱亦称“滦河之变”,是辽皇族内部争夺帝位的事件。兴宗在位时加封其弟耶律重元为“皇太弟”。道宗耶律洪基继位,尊重元为皇太叔、天下兵马大元帅。重元之子涅鲁古,在兴宗时,已进封楚王;道宗更委以重任,官至知南院枢密使事。重元父子权势日重,遂与陈国王陈六、知北院枢密事萧胡睹、卫王西京留守贴不、林牙涅剌溥古、统军使萧迭里得等相勾结,阴谋夺取皇位。清宁九年(1063年)七月,重元父子及其同党四百余人乘道宗往太子山(今内蒙古宁城西南)秋捺之机,发动叛乱,进攻道宗行宫。重元自立为皇帝,任萧胡睹为枢密使。由于南院枢密使耶律仁、耶律乙辛等率宿卫士卒反击,政变被粉碎。涅鲁古战死,重元自杀。
重元之乱
重元之乱发生在辽道宗时期。前此,景宗、圣宗和兴宗三朝,辽朝的皇帝和蕃汉大臣对汉文化的吸收表现出了相当大的主动性,汉制对契丹人的影响也日益深化。表现在皇位继承上,长子继承制由原来的借鉴中原方式变为多数契丹贵族本身认可的方式。因此,圣宗和兴宗在世时,都已经为长子继承皇位作了必要的安排。可以说,经过八帝一个半世纪的历史航程,辽朝皇位的长子继承制即使不是在法律上,至少是在人们的心目中已经确定下来。重元之乱虽然同以往的权力争夺一样表现为皇室成员间的权力斗争,但其实质与以往已经不同,它是外戚通过太后介入皇权争夺的反映。以此为界,辽朝前期宗室间的权力争夺已经演变为国舅各族帐间通过拥立皇帝为本家族谋取权力的斗争。
《辽史》称耶律重元“恃梁孝王之宠,又多郑叔段之过”,正反映了重元之乱的根源在太后与诸舅。而变故没有发生在兴宗时而出现在道宗朝,一个重要原因则是重元子涅鲁古野心的驱动,所以重元兵败后追悔说:“涅鲁古使我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