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吧 关注:160,487贴子:2,993,355

“寄”和“托”,意思是不同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通行本这样写: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如此,寄、托就变成了同一个意思。
但帛书是这样写的:
故贵为身於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矣;爱以身为天下,女可以寄天下矣。
这样看,意思完全是相反的,帛书本的意思是说,一个人看重“为身”胜过“为天下”,就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如果一个人喜好用尽自身全力去“为天下”,则这样的人应该把天下交给别人了。
郭店楚简老子,这样写:爱以身为天下,女可以迲天下矣。
这个“迲”字,很明显就是“去”的意思。



来自贴吧神器1楼2013-01-05 15:24回复
    所以说,托,是别人给我;寄,是我给别人。


    来自贴吧神器2楼2013-01-05 15:26
    回复
      “贵大患若身”,其实就是“贵身若大患”,只有有大患的人,才能治理天下,没有大患的人,不能治理天下。


      来自贴吧神器3楼2013-01-05 15:29
      收起回复
        秦国老将王翦出征之前,向秦王要了大量赏赐,别人都说他贪婪。但出征之后才发现原因,将在外,就有人向秦王进谗说王翦投敌。秦王考虑到王翦之前要的赏赐,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于是王翦才能成功。


        来自贴吧神器4楼2013-01-05 15:34
        收起回复
          爱以身,贵以身。。。又及,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及吾无身,吾又何患?
          看来老子里也有相互矛盾的地方,碰到宠辱的时候,把身家置之度外,为了天下的时候就提倡爱惜自己身体那样爱惜天下,一个求道者到底应该爱不爱自身呢?


          7楼2013-01-05 17:13
          收起回复
            寄,是暂时寄放.托,是永远托负.


            来自贴吧神器8楼2013-01-05 20:45
            回复
              若离于寓,道亦不立。


              IP属地:湖南9楼2013-01-05 20:46
              回复
                贵以身为天下者,视天下胜似己身,爱以身为天下者, 视弃天下犹弃敝屐。


                IP属地:浙江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3-01-06 06:54
                回复
                  以前读这一章的时候,也有同样的疑惑,感觉很矛盾,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明显是对前面宠辱皆惊与贵大患若身的反衬,老子对后者持肯定态度,这与老子的整体思想也是相呼应的:外其身而身存。不纠于得失,以超然室外的态度来对待得失,反而可以更加清楚地知道得失所在,反而能够更清醒地做出有利选择。所以把身体看作是贵重器物的人,把天下也看作是贵重器物,可以托付他保管,委任他做事,而真正懂得爱惜自己身体的人,他也同样知道怎样去爱惜天下,他不是纠结于有形器物,而是外其身去存身,外天下来治天下,这样的人,超然于天下之上,驰骋于天下,是老子心目中可以驾驭天下的人。


                  IP属地:浙江来自手机贴吧12楼2013-01-06 09:44
                  收起回复
                    太在意宠辱得失就好比得了重病还当做大好事 怎么说宠辱若惊呢 宠辱都是别人给的 得到了在意 失去了在意 就是宠辱若惊 我们为什么会得重病 因为我们有身体 如果身体都没了哪来的病 所以应该平等对待自己 明白自己是万事万物的一部分 这样我们就可以把自己与万事万物联系起来 与万事万物成为一个整体


                    14楼2013-01-06 14:22
                    回复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论语·泰伯
                      从这个语境来看,寄即是托。
                      ---------
                      外其身而身存。常保身存者,必是贵身、爱身者。
                      贵大患若身,则无有大患以伤身,因其治之于未患。
                      有欲存身者,重大患而大患至。无欲存身者,外其身者也,无有患也。


                      15楼2013-01-06 16:23
                      收起回复
                        楼主之意:爱与贵是反义词吗?


                        16楼2013-01-12 11:06
                        回复
                          托A以寄B,通过A从而处置B。比如:
                          1、寄情山水,把情感交付与山水,通过山水来表情达意。
                          2、因寄所托,把需要“寄”的东西交给值得“托”的人或环境等,即把自己的一切交付山水,其极致就是放浪形骸。


                          18楼2013-02-02 11: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