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民间的歌,民族的歌,自然来自平民之间。想当年著名作曲家雷振邦先生,可以对着在民间采风得到的音乐素材,长久地反复去听,以获得其中的精华,所以他的民歌作品有不少经典,至今传唱。路勇在西部采风,写出了《口弦弦》,同时找了一个合适的歌手来演唱,其结果如何大家都知道。
现在民歌少是因为社会太浮躁,太急功近利,太拜金了。一些粗制滥造的歌曲,词不知所云,曲不知所意,所以只有在噪音声中,靠歌手声嘶力竭才能推销出去。而听众中也有不少是纯粹跟风型。在噪声中,摇头晃脑,即便不知所云也乐在其中。这种氛围下,还有多少人会愿意去沉下心来搞创作,还有多少创作者愿意去采风。中国如果不在主流媒体上大力宣传优秀民歌,在制度上鼓励和保护中国优秀的民歌遗产,再过几十年,中国的民歌就会像当下地方官员要政绩,要经济发展而推倒古建筑,破坏古文物一样,将祖先留下的歌声毁于愚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