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9月15日漏签0天
鸿图中学吧 关注:200贴子:5,822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首页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尾页
  • 238回复贴,共16页
  • ,跳到 页  
<<返回鸿图中学吧
>0< 加载中...

回复:【古董】首都博物馆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免冠帝王
  • 中尉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海水江崖瑞兽纹金盏托

明
高1.2厘米 径18.2厘米
北京右安门外万贵墓出土  盘圆形,唇边以范铸与錾花手法制成,盘沿为二方连续回纹一周,盘心为一双钩篆书“寿”字。盘心与盘沿间为半浮雕式海水江崖瑞兽纹,水中有若隐若现的马、龙、狮、象、鱼等瑞兽。该盘在制作上突出整体的效果,不拘泥于细部的刻画,呈现出浑厚、粗朴的风格。



  • 免冠帝王
  • 中尉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金盏、托

明
通高4.2厘米
北京右安门外万贵墓出土径7.8厘米 底径4.8厘米
北京右安门外万贵墓出土  盏与盏托同出一墓,盏恰可置于托上,为一套器具。



2025-09-15 06:22:0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免冠帝王
  • 中尉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鎏金银覆面

辽
长31厘米 宽22.2厘米
北京房山出土  覆面俗称盖脸、面具,是契丹贵族的葬具,意在保护死者的面容。在死者脸上罩金属覆面是契丹族颇为独特的一种葬俗。据史籍记载,契丹贵族有“用金银做面具,铜丝络其手足”的葬俗。覆面有金、银之分,用以区分死者的身份、年龄和性别。此器保存完整,面部轮廓清晰,头发后梳,眉骨突出,双目闭合,双唇紧闭,神态安详。耳下及鬓两侧有孔,可系结。从覆面的形象看,具有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特征。与此相类似的覆面在内蒙古、辽宁的辽代墓葬中均有发现。



  • 免冠帝王
  • 中尉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嵌宝石桃形金杯

明
高4.4厘米 长6.8厘米 宽5.2厘米
北京永定门外南苑万通墓出土  杯体为剖开的半个桃子形,杯柄为桃枝与桃叶,杯中与柄部镶嵌红、蓝宝石。此杯集范铸、焊接、镶嵌等工艺于一体,制作考究,造型构思巧妙,以现实的桃为原形,并加以提炼与升华,红宝石的鲜红、蓝宝石的深蓝与黄金本身的金黄三者合于一体,使本来因缺少纹样装饰而显得单调的器物增添了富丽的效果。



  • 免冠帝王
  • 中尉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太白醉酒八方盏

明
高2.9厘米 口径7.8厘米 底径4.8厘米
北京右安门外万贵墓出土  盏八方形,敞口折沿,向下渐收,平底。盏心为圆雕太白醉酒像,李白双眼直视前方,右手置胸前,左手扶一倒地的空酒坛,右腿支住右手,左腿蜷曲。盏外壁錾刻八仙人物,顺时针方向依次为:吕洞宾、汉钟离、铁拐李、张果老、曹国舅、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全器以范铸、焊接、錾花等手法制作。



  • 免冠帝王
  • 中尉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錾花人物楼阁图八方盘

明
高0.9厘米 径16.2厘米 边长6.6厘米
北京右安门外万贵墓出土  盘八方形,先以范铸成型,而后錾刻花纹图案。盘沿为一二方连续几何图案,盘心主题纹饰为一组人物故事图。图案内容极为丰富,描绘了人物、楼阁、树木、水波、桥梁、马匹、山石等,以人物、楼阁为主体,共刻画人物21位,或骑马、或携琴、或交谈、或对饮。人物錾刻随意、洒脱、自如,似信笔而为,却又极富神采,笔笔到位。重檐楼阁用笔却极严谨,似界画,一丝不苟,整体画面动中有静,静中寓动,是中国传统绘画以錾刻手法在金器中的再现。万贵《明史》有传,生于洪武壬申年(1392年),卒于成化乙未年(1475年),为宪宗万贵妃之父。



  • 骑着老牛拉破车
  • 大尉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赶上直播~叉一个~


  • 免冠帝王
  • 中尉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凤池歙(shè)砚

唐
长27.6厘米 宽9.4厘米 厚4.5厘米
歙石。凤字形。此砚砚池与砚膛相连,后浅前深。砚背上部呈半圆凸起着地。下端有二砚足。砚材选用上等水波罗纹石,石纹恰似“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看似不平,以手抚之,平滑润泽。歙石乃板岩结构,不易雕饰,如此硕大的唐代凤池砚实不多见。



2025-09-15 06:16:0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免冠帝王
  • 中尉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西京澄泥砚

唐
长12.7厘米 宽7.8厘米 厚1.7厘米
陶质。长方形。此砚形式古朴,砚池平淌,周身浸有土渍。砚底刻有长方形阳文款记“西京南门史思言□□□□砚瓦记”。据文推断,史思言当为唐代长安一位官吏。
明代高濂(lián)《遵生八笺》记载:“唐之澄泥,砚品为第一,惜乎传少。”可见唐代澄泥砚在明代已属凤毛麟爪,况乎今也。观实物,唐代澄泥砚尚处启始阶段,工艺远不及宋代。



  • 免冠帝王
  • 中尉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瓦式澄泥砚

宋
长24厘米 宽17.5厘米 厚2厘米
澄泥砚,仿汉代瓦砚式,中间略凹,表面较粗糙。此砚是书案陈设品,于1969年在北京动物园附近出土。



  • 免冠帝王
  • 中尉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元章凤字形紫金石砚

宋
长22.7厘米 宽17.5厘米 厚3.9厘米
紫金石产于山东临朐(qú)。此砚石质极好,色紫、润泽。砚前部有两足,砚池向后倾斜。砚面有明显墨痕。砚背面有阴刻铭文五行,字有残缺,落款为“元章”二字。此砚出土于北京后营房元代贵族居住遗址,出土时残破,同时出土的还有新时器时代的文物等。可见它们是作为古玩被元代贵族士大夫收藏的。紫金石砚宋以后已不多见,有“元章”铭文的则是目前全国仅有的。米芾的《砚史》中曾提到过此砚。
米芾(1051—1107),初名罥(juàn),字元章,号襄阳居士、海岳外史等。祖籍山西太原,后迁至湖北襄阳,晚居江苏镇江,亦称吴人。北京书画家,徽宗召为书画学博士,曾官至礼部员外郎。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行草书得力于王献之,用笔俊迈,成就最高。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宋四家”。



  • 免冠帝王
  • 中尉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石暖砚

元
长32厘米 宽28厘米 厚18厘米
青石。砚首雕曲线纹,尾收腰,有墨池二。池下凿空膛,膛内壁遗烟熏痕迹。膛表面因火烧呈白灰色,可知原空膛为加热设置。墨池中除遗留墨色遗迹外,还遗有红色痕迹。这种形制的砚不多见,为北方寒冷地区所特有。此砚出土于北京德胜门以东元代遗址。



  • 免冠帝王
  • 中尉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翻手式洮(táo)河石砚

明
长15.8厘米 宽9.1厘米 厚5.3厘米
洮河石因产于甘肃省洮河而得名。其最早开采始于宋代,由于采石地点往往是水深流急之处,故开采十分艰难。宋代赵希鹄(gǔ)在《洞天清录》中道:“除端歙(shè)二石外,唯洮河绿石北方最贵重。绿如蓝、润如玉,发墨不减淌溪下岩。然在临洮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为无价之宝。”因此洮河石砚传世品甚少。
此砚石质细腻润泽,石色淡绿,绿中泛黄,为洮河石上品。砚作翻手式,造型古朴,砚身的四周刻有浅浮雕的游龙戏水纹饰,栩栩如生。此砚曾为纪晓岚所得。
纪晓岚(1724—1805)河北献县人,清代学者。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 免冠帝王
  • 中尉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桃式澄泥砚

明
长10.8厘米 宽6.9厘米 厚2.5厘米
澄泥砚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产于山西绛县,以汾河水中长年所贮沉泥,风干制砚,再烧炼而成。砚质坚硬,发墨细润,贮墨、贮水均耐久。
此砚是绛褐色,雕刻成桃形,两片桃叶间为砚池,砚底略平。做工精巧。



2025-09-15 06:10:0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免冠帝王
  • 中尉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月池端石砚

明
长16厘米 宽10.7厘米 厚1.5厘米
端砚始于唐代,因产于广东端州(今肇庆市),故名。具有易发墨、不损毫、呵气可研墨的特点。古人有:“端州砚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的赞语。此砚制作精工,雕刻细腻。中间深月池易贮水,配有描金漆盒。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首页 上一页 12 13 14 15 下一页 尾页
  • 238回复贴,共16页
  • ,跳到 页  
<<返回鸿图中学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