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故事中的精神
战争总是残酷的,很多事情就发生在意想不到之中。
武汉失守以后,湖南、鄂西、江西一代成了前线,展示十分紧急。外籍医生纷纷要求上前线服务。为了战胜法西斯,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不计较个人得失。奥地利医生王道在郧阳后方医院工作,他对人和蔼可亲,对伤员关怀备至。因工作劳累,生活条件差,他肺结核病复发,大量吐血,经转襄阳医治无效,1945年在重庆病逝,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还有罗马尼亚的柯让道医生的妻子柯芝兰,因参加防疫工作感染回归热,不幸在昆明以身殉职。
这批无畏的战士,他们为何千里迢迢,不辞辛劳地来到中国,他们为了什么?只为救死扶伤。

“西班牙医生”被派赴前线之前的留影。
六 故事中的幸福
保加利亚的扬.卡内蒂医生,中文名叫甘扬道。他是援华医疗队中活的最长久的老人,2004年在索菲亚家中病故,享年94岁。他来中国时年仅29岁。甘扬道是一个高大英俊的男子,说话幽默,工作也挺出色,到救护总队后就被任命为总队顾问,后来担任卫生勤务指导员及三中队队长。在图云关,他遇见了中国姑娘张荪芬。
张荪芬原是燕京大学护理系学生,她怀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信念,独自一人有北京出发,绕道香港、越南来到贵阳,自愿报名参加中国红十字会总队。先期担任第八中队医护视导员,与波兰医师戎格曼、罗马尼亚医师柯让道在一起工作,1940年底调总部医务科工作,结识了甘扬道。张荪芬娇小柔美,能歌善舞,会说一口流利的英文,引人注目。
有一天,张荪芬正领着一群人唱歌,忽然发现歌中夹杂着极不和谐的男声。张女士即刻去纠正他的发音,此人便是甘扬道。张女士温和地对他说:“我还是先教你学中文吧!中文说对了,歌也就唱好了。”甘扬道求之不得,于是经常向张荪芬学中文。一天,甘扬道给张荪芬唱了一支俄文歌曲《共青团之歌》,唱到“再见吧,妈妈,别难过,莫悲伤”时,甘扬道问张荪芬“你有妈妈吗?”,张说:“但她在沦陷的北平。”张荪芬反问甘扬道:“你的妈妈呢?”甘扬道说:“她在德国法西斯统治下的欧洲”。说到这里,两人沉默不语,几乎也不约而同地说“只有打败法西斯,我们才能回到母亲的怀抱”。
有一次,甘扬道突然问张荪芬:“你愿意跟我去欧洲吗?”张荪芬明白“去欧洲”的含义,面对那真挚而期待的目光,他毫不犹豫地说:“原意”。一桩异国恋就这样确定了。1942年,有情人终成眷属。第二年,大儿子出生了,取名“保中”。1946年二儿子又出生了,取名“保华”。为了“保卫中华”,他们结下良缘;为了反对法西斯,他们走在一起,结为夫妻。抗战胜利后,他们带着孩子回到保加利亚。

1983年,黄华接见甘扬道及其夫人张荪芬。
七 结局
哪里有战争,哪里就有文明被波坏,而战争的火焰烧不掉的是那些亲身经历战争的人的记忆。好的,不好的,对于有过这样经历的人来说都是值得珍藏的。
奥地利的富华德医师回国后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写成了《起来!》(原名“Erhebet Euch”)一书。1950年,题为《中国胜利了》(原名为“China Siegt”)。这两本书和在一起,正好体现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共同反法西斯的伟大主题:起来!中国胜利了。


《起来!中国胜利了》艺术的封面和封底。
战争总是残酷的,很多事情就发生在意想不到之中。
武汉失守以后,湖南、鄂西、江西一代成了前线,展示十分紧急。外籍医生纷纷要求上前线服务。为了战胜法西斯,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不计较个人得失。奥地利医生王道在郧阳后方医院工作,他对人和蔼可亲,对伤员关怀备至。因工作劳累,生活条件差,他肺结核病复发,大量吐血,经转襄阳医治无效,1945年在重庆病逝,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还有罗马尼亚的柯让道医生的妻子柯芝兰,因参加防疫工作感染回归热,不幸在昆明以身殉职。
这批无畏的战士,他们为何千里迢迢,不辞辛劳地来到中国,他们为了什么?只为救死扶伤。

“西班牙医生”被派赴前线之前的留影。
六 故事中的幸福
保加利亚的扬.卡内蒂医生,中文名叫甘扬道。他是援华医疗队中活的最长久的老人,2004年在索菲亚家中病故,享年94岁。他来中国时年仅29岁。甘扬道是一个高大英俊的男子,说话幽默,工作也挺出色,到救护总队后就被任命为总队顾问,后来担任卫生勤务指导员及三中队队长。在图云关,他遇见了中国姑娘张荪芬。
张荪芬原是燕京大学护理系学生,她怀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信念,独自一人有北京出发,绕道香港、越南来到贵阳,自愿报名参加中国红十字会总队。先期担任第八中队医护视导员,与波兰医师戎格曼、罗马尼亚医师柯让道在一起工作,1940年底调总部医务科工作,结识了甘扬道。张荪芬娇小柔美,能歌善舞,会说一口流利的英文,引人注目。
有一天,张荪芬正领着一群人唱歌,忽然发现歌中夹杂着极不和谐的男声。张女士即刻去纠正他的发音,此人便是甘扬道。张女士温和地对他说:“我还是先教你学中文吧!中文说对了,歌也就唱好了。”甘扬道求之不得,于是经常向张荪芬学中文。一天,甘扬道给张荪芬唱了一支俄文歌曲《共青团之歌》,唱到“再见吧,妈妈,别难过,莫悲伤”时,甘扬道问张荪芬“你有妈妈吗?”,张说:“但她在沦陷的北平。”张荪芬反问甘扬道:“你的妈妈呢?”甘扬道说:“她在德国法西斯统治下的欧洲”。说到这里,两人沉默不语,几乎也不约而同地说“只有打败法西斯,我们才能回到母亲的怀抱”。
有一次,甘扬道突然问张荪芬:“你愿意跟我去欧洲吗?”张荪芬明白“去欧洲”的含义,面对那真挚而期待的目光,他毫不犹豫地说:“原意”。一桩异国恋就这样确定了。1942年,有情人终成眷属。第二年,大儿子出生了,取名“保中”。1946年二儿子又出生了,取名“保华”。为了“保卫中华”,他们结下良缘;为了反对法西斯,他们走在一起,结为夫妻。抗战胜利后,他们带着孩子回到保加利亚。

1983年,黄华接见甘扬道及其夫人张荪芬。
七 结局
哪里有战争,哪里就有文明被波坏,而战争的火焰烧不掉的是那些亲身经历战争的人的记忆。好的,不好的,对于有过这样经历的人来说都是值得珍藏的。
奥地利的富华德医师回国后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写成了《起来!》(原名“Erhebet Euch”)一书。1950年,题为《中国胜利了》(原名为“China Siegt”)。这两本书和在一起,正好体现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共同反法西斯的伟大主题:起来!中国胜利了。


《起来!中国胜利了》艺术的封面和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