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文科吧 关注:128贴子:1,167
  • 3回复贴,共1

【地理】查漏补缺,过个踏实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L度~娘~~!


1楼2013-02-03 18:48回复

    1.易混概念辨析
    (1)昼夜现象、昼夜交替和昼夜长短
    ①昼夜现象。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并非地球自转形成),向着太阳的一面为昼半球,背对太阳的一面为夜半球,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昏线(圈)。
    ②昼夜交替。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故晨昏线由东向西运动,使得昼半球和夜半球处于不断的交替之中,昼夜交替的周期为24小时。
    ③昼夜长短的变化。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弧,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除二分日的其他时间,大部分纬线圈都被分割成不等长的昼弧和夜弧两部分(赤道昼夜等长,部分纬线圈全部为昼或全部为夜)。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不断变化,晨昏圈所分割成的昼弧和夜弧也在不断变化之中,这导致了季节的不同及各地昼夜长短的变化。
    (2)北京时间和北京地方时
    北京地方时是指北京所在经线即大约116°E的地方时,而北京时间是指北京所在东八区的区时,东八区的区时采用的是东八区中央经线即120°E的地方时。由此可以看出,北京的地方时要比北京时间大约晚16分钟。
    (3)太阳高度与正午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日出时刻为0°,然后逐渐增大,到当地地方时12点时,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随后逐渐变小,日落时刻为0°。
    正午太阳高度是指这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也就是当地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影响正午太阳高度的因素是观测点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纬度差越大,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反之越大;太阳直射点随季节移动,因此某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也发生季节变化。比较同一时间不同地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时,要比较不同地点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的大小;比较同一地点不同时间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时,要分析太阳直射点与该地点在不同时间的位置关系。


    2楼2013-02-03 18:48
    回复

      2.地球运动类试题解题方法点拨
      (1)地球自转方向的判定
      自转方向的确定是解决地球运动及其意义类问题的重要突破口,在不同的图形中判断方法不同,具体分析如下所示:




      3楼2013-02-03 18:49
      回复
        (2)时间计算与日期的划分
        ①地方时的判断与计算:同一时刻不同经度有不同的地方时,经度每相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
        计算步骤:先求两地的经度差,再对经度差和时间进行换算求时间差,最后求地方时。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时差(若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侧用“+”,西侧用“-”)。
        ②区时的判断与计算
        第一步:求时区数,该地所在时区数=该地经度÷15°(若余数小于7.5,则时区数为商;若余数大于7.5,则时区数为商+1)。
        第二步:求时差,即求时间间隔,每相隔一个时区,时间相差1小时。
        第三步:求区时,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1小时。
        注:若求出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小时,日期加一天;若所求时间为负值,则加上24小时,日期减一天。
        ③两条重要的日期分界线
        自然界线:我们习惯上把0时作为新的一天的起点,把24时作为一天的终点,这种日期的分界线是自然分界线。
        人为界线:除自然日期分界线外,还有一条日期分界线,作为全球新的一天的起点,也就是地球上最早进入新的一天的界线,即日界线,日界线在其地方时为0时时,最先进入新的一天;日界线的地方时是几时,全球进入新的一天的范围就占二十四分之几;日界线的西侧是地球一天中最早的地方,东侧是地球一天中最晚的地方。自西向东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
        两条日期界线的存在,使全球不同日期的范围不同。由0时经线向东至日界线为今天,0时经线以西至日界线为昨天。只有0时经线与日界线(180°经线)重合时,全球处在同一日期,此时中时区为12时,北京时间为20时。


        4楼2013-02-03 18: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