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心塌地念 这一部经,念上五年,再看别的经。这要有很大的耐心,这就是“定慧等学”。除此一 经,别的经都不可以看,就看这本。五年之后,再看别的经,体会就不一样了。真的不一样 。因为你有相当的定慧修养,所以样样都通达了。佛法的教学与世间的教学,在观念和方 法上皆不相同。譬如世间人读书,在大学里选科系,要很慎重,要多方去选择。佛法教学不 是如此!他是希望你开启圆满智慧,将来这所大学所有的科系你统统都明了。他是这样的 教。从哪里学起呢?从一门深入学起,所谓“一经通,一切经都通”。因任选 “一部经典”都可以,最重要的就是“一门深入”。这一经未通,决定不能去看第二部经。 什么叫通呢?通是开悟。从这一部经上得定、开慧,这才叫通达。然后你看其他一切经典, 一看就通达了。这有个比喻,世间人做学问,常说:做学问要像金字塔,先博,然后再精、 再 专精。是由博而精。诸位想想,金字塔无论怎样高广,它有极限的,到达顶点,就终止了。 佛法则不然,佛法像种树一样,先有根、有本,然后慢慢再长成枝叶花果,无量无边。他是 从一点发生出来的、散发出来的,到最后是大圆满。结果是世出世间法,没有一样不通达。 所以 他的教学方法不一样,未来的结果也不一样。世间法的学问,往往到了极限就没法突破,没 有办法再扩展,也没有法子再提升了;佛法则是没有止境的。诸位仔细、冷静的去想一想, 明白这个事实真相,才知道佛法教学的善巧,教学法的高明,绝对不是世间一般浅识之士所 能够明了的。开头好像是没有什么,后来的成就真不可思议。世学开头好像是广学多闻,到 后来往往触处不通。它与佛法所采用的方法不一样,结果自然不相同。四弘誓愿是佛指示 给 我们修学的程序、修学的过程。依照这个过程来修学,没有不达到究竟圆满的。末后一条“ 佛道无上誓愿成”,就是烦恼断尽、法门圆满——无量无边的法门没有一样不 通达,没有一 样不圆满,这就叫做“成佛道”。佛在华严经里,尤其是华严经末 后的一段普贤菩萨 行愿品,我们称为“四十华严”(总共四十卷)。世尊以善财童子作为佛法修学的榜样,他不 但讲理论方法,还做给我们看——表现在日常实际生活之中。善财童子最初亲近的老师是文 殊师利菩萨。文殊菩萨就是教他遵守前面所说的三条件,完成断烦恼,也就是完成戒、定、 慧三学的基础。在文殊菩萨那里持戒、修定、开智慧。智慧开了之后,文殊菩萨把他放出去 参学,这 就是著名的五十三参。五十三参是代表社会各种不同的行业、各种不同的学术、各种不同的 人物,男女老少、有学佛的、有出家的、有在家的,行行色色,统统都可以接触,统统都可 以去学习,以成就他究竟圆满的智慧。到末后(这是我们要特别注意的),遇到普贤菩萨。普 贤菩萨以十大愿王教导他修学,劝他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见阿弥陀佛。一见阿弥陀佛,他的无 上佛道就圆满成就了。这里我们应该要注意的,即是如果想要成就无上佛道,一定要到西方 极乐世界去见阿弥陀佛。不见阿弥陀佛,只可以说是断烦恼、学法门,无上佛道不易成就。 何以见得?我们在华严经上见到,华严会是了不起的毗卢遮那佛的法会!是一真法界,不是十 法界 。一真法界里面,文殊、普贤都是圆教等觉菩萨。文殊、普贤在华严会尚且发愿求生净土。 往年我讲华严经,看到这事实,异常惊喜。华严世界的等觉菩萨,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去干什 么?实在没有必要啊!想来想去,只有为了一件事、一个理由;那就是到那里去证无上正等正 觉。如果不是为了这一桩事,他实在没有到那里去的理由。然后仔细观察,果然是为了这个 ,善财也是为了这个。这才恍然大悟,要想真正成就圆满无上菩提(就是圆教的 佛果),那就 一定要到极乐世界。所以四十华严——普贤行愿品——就是详细讲解四弘誓愿这四句。明了 四十华严,才晓得我们修学大乘,这个路应该怎么走法。真正明了、真正觉悟、发菩提心之 后,你真正的觉心发出来,才真正不迷、真正不颠倒,菩提道上自然是一帆风顺啦!第二 句是“深信因果”。往昔我读观无量寿经,对这一句经文,一直是 大惑不解。为什么有此疑 惑呢?假如这一句是在第一条,我不会疑惑,是讲得通的。这第三福是菩萨修的,难道大菩 萨还不明因果?不信因果?我们都晓得: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因善果,恶因恶果。怎 么会连菩萨都不晓得呢?还在劝菩萨要“深信因果”!怎么想也想不 通。后 来念华严经,念到十地品,才恍然大悟。原来佛在华严经十地品里讲:“十地菩 萨始终不离 念佛。”我这才明白,华严会上登地的菩萨,一直到十地,到等觉,这十一位 次(最高级的 法身大士),他们修什么?他们修念佛法门。原来此处“因果”是专指“念佛是因,成佛是果 ”。这一因果,实在讲,许许多多的菩萨不知道;也有许多菩萨听佛讲了,他 不相信。所以 佛在此地劝他深信因果——“念佛是因,成佛是果”。文殊、普贤 、善财,发愿往生西方极 乐世界,就是相信这一句话。我读华严、讲华严,才把这一句搞通了,可见得来实在是不容 易。第三句是“读诵大乘”。这是菩萨善。菩萨学佛,不能一天 不见佛, 不能一天不读经。需知经不是念给菩萨听的,经是佛讲的,佛怎会要你念给他听呢?我们读 经是接受佛菩萨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