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若夜明吧 关注:647贴子:6,745

[转帖]豆瓣上的好文:在这个险恶的世界,你需要在心理上变得强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要不要喂度熊呢?想了想还是喂吧。


IP属地:上海1楼2013-02-20 21:22回复
    此文篇幅太长,先发一下原地址: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9771240/


    IP属地:上海2楼2013-02-20 21:23
    收起回复
      转帖一下前面的部分。
      一步一步地讲解,从概念、方法到实践,大家先别急。首先,我需要界定一下什么叫在心理上强大:
      一、心理强大的概说
      心理上强大就是你在心理上,对于这个世界,对于这个世界中的人有无法摧毁的心理优势。
      两种心理强大:
      1、世俗意义上的强大。其实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强大,因为你的心理并不强,你之所以感觉很强,是因为你占有很多“强”的东西:金钱、地位、权力、文凭、容貌......这些东西我们叫做一个社会中的“稀缺资源”,人人都想得到,但只有少数人才能获得。它们只有通过比较才有意义,所以永远是稀缺的。
      这种“心理的强大”是怎么得到的?真相是,是否拥有稀缺资源,对应于一定的社会阶层、角色、身份。是否拥有稀缺资源和这些阶层、角色、身份组合,在社会上便构成了一个有高低之分的价值序列。人们根据资源、身份等自动地对一个人的“价值”进行排序,在心理上并屈服于这个价值排序。所以,如果你很有钱,你有权力,你是博士,不管你是否真正牛B,别人在你面前的确没有心理优势,你会感觉到自己很牛B。
      记住:这种心理优势来源于占有社会稀缺资源的优势。之所以后者会转化为前者,是因为人们的心理结构与社会结构契合。如果能够打破这种心理结构与社会结构的契合,你就根本没有心理优势。而当你并不占有社会稀缺资源,处于心理弱势时,只要你能够打破这种心理结构,你仍然可以获得心理优势,并摧毁别人的心理优势。
      应该指出,对于少数幸运者来说,这种心理优势是相对的:永远有人比你更有钱更有权,因此既然你是靠获得这些稀缺资源才获得心理优势,那么在比你占有更多的人面前,你仍处于心理弱势。即使你一切都有,你也要面对死亡,在自然规律面前你仍是个弱者。
      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因为并没有占有多少社会稀缺资源,因此并没有多少心理优势。而问题恰恰是:获得心理优势,恰恰是你获得这些稀缺资源的一个重要条件。你要获得心理优势,必须寻找到另外的方法,这也恰恰是我在本帖重点要讲的。


      IP属地:上海3楼2013-02-20 21:26
      回复
        2、哲学-宗教意义上的心理强大。这种心理强大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少数人能获得:比如宗教隐修者、古典哲学家。在这些高人面前,世间的一切纷扰根本就不存在。甚至死亡都不存在。那些被奉为价值的东西在他们眼里一钱不值,社会价值排序对于他们丝毫不起作用。在心理上,没有什么能够战胜他们。
        要求世俗中人获得这种心理强大是不现实的,因为这需要极为艰苦的训练,彻底改变一个人的心理结构、思维结构,消除“自我”。但它可以是一个理想的观照,我们可以从它那儿找到一些让我们在心理上变得强大的方法。
        3、神经-精神病意义上的心理强大。这种心理强大依赖于两个要素:对信仰的狂热或冷血。最典型的就是宗教极端分子和冷血杀手。从价值上,我们应该唾弃这种心理强大,因此我不作过多讲解,大家知道有这种心理强大就行了。


        IP属地:上海4楼2013-02-20 21:26
        回复
          好哈


          IP属地:陕西6楼2013-02-20 22:32
          回复
            继续!


            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3-02-20 22:52
            收起回复
              辛苦了!再转点点,满足下手机党吧。


              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3-02-20 23:00
              收起回复
                在讲方法之前,为了加深你的印象,我想提一下网络名人范跑跑:尊敬的范美忠先生。
                我想,无论你对范跑作何评价,都有必要发现或承认这一点:范跑跑有很好的心理素质,在心理上很强悍——至少远比这个社会中的人强悍得多。
                仅仅这一点,郭跳跳就输了。郭跳跳以为自己拥有道德优势,从而在心理上也很强悍,可以咄咄逼人,但没想到范跑跑并不因“道德劣势”而在心理上处于弱势。在心理上他对这个世界(当然也包括郭跳跳)是蔑视的,这使郭跳跳事实上在心理上暴露在范跑跑枪口下,进攻时忘记了防守,倒把自己弄成了范跑跑的客体。
                这绝不仅仅是智力上的博弈,同时也是一种心理的搏杀。
                范跑跑为什么在心理上那么强悍?请注意他的言辞!他反复地提到“自由”、“北大”、“无所谓崇高”、“你们就**吧”之类的关键词。秘密就在这里:
                1、他对“自由”有一种近乎狂热的信仰,不管是真的如此,还是他暗示或强迫自己的结果。一个人一旦感觉到自己掌握了某种真理,分沾了这种真理的属性,在心理上是很强悍的;
                2、“北大”这块金字招牌在中国的价值排序是很高的,无论你在嘴巴上是否唾弃拥有“北大”这一属性的人,在心理上你的确都屈服于“北大”位于高端的价值排序。凭这块招牌,范跑跑可以在非北大人面前具备足够的心理优势,可以真的很牛B;
                3、“无所谓崇高”,这是取消道德判断。骂他的人依赖于道德判断的游戏规则来界定范跑跑的道德弱势,但范跑跑根本就不承认这样的游戏规则。不和大家一起玩共同的游戏规则,你的道德判断对他就没有效用,他就不处于道德弱势,从而在心理上也不处于弱势;
                4、“你们就**吧”。他认为,骂他的人都是在**,说好听点就是在表演。既然是表演,骂他也就没有任何力量。这种认定是道德上的反击,他反而可以通过这种反击获得心理优势。


                IP属地:上海9楼2013-02-20 23:04
                收起回复
                  心理强大训练方法一:剥去比你强悍的人的社会属性外衣
                  1、原理:把一个披上具有让你在心理上处于弱势的价值符号的社会属性外衣的人看成一个和你一样的动物,他在你面前就没有任何心理优势,因为导致你在心理上处于弱势的,只是那一层社会属性外衣。
                    司
                    2、步骤。举例子永远是阐述原理、理论和方法的最好方式(因此我也希望你提供案例)。
                  你有没有在厕所和你的上司或一个你敬畏的人一起屙屎屙尿的经历?如果有,你是否发现,在你们并排掏出JJ朝尿池里撒尿的那一瞬间,你们实际上是平等的(你们好像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才是平等的),而这种平等,恰恰是因为你们都被还原成了动物?你又是否想到,剥去衣服,他屁都不是?
                  用术语来说,就是:在某种情境中如果一个人丧失他的嵌于社会价值排序中的社会属性,他就会被祛魅。
                  无论有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从现在开始,我希望你这样想:
                  A、上司(或任何其它让你敬畏的人)的所有让你在心理上处于弱势的东西,都是社会结构中的“角色”所赋予他的,并不是他本身,所以,他希望保持和你进行角色交往,希望你叫他某长某总,借此保持对你的心理威慑,但你要解构他这一手法,恰恰不要把他看成某个角色,而就是看成一个人。当你和他见面时,你需要在心里面告诫自己:这个角色是虚的,我不是在和一个角色打交道;
                  B、再反复告诫自己:我只是在和一个人,一个和我一样的动物打交道;
                  C、告诫自己的同时,要面对他盯住他暴露的肉体部位,暗示自己他是“人”、“动物”,不要盯住他的衣服,更不要去想他的官职或身份,以防止“他是某总”之类的想法侵扰你。
                  D、在不和他见面时,自己反复地把他看成一个没有社会属性的人,以便自己和他见面时有心理准备;
                  E、至少训练十次。


                  IP属地:上海10楼2013-02-20 23:06
                  回复
                    心理强大训练方法二:阻击他人的语言和行为进入你的心理结构
                    原理:
                      A、我们的心理强大与否,与情绪、情感息息相关。恐惧可以让你在心理上成为弱者,但愤怒却可以让你变得强大。
                    B、情绪、情感是由外界刺激,特别是他人的携带某种价值符号或信息的语言和行为引起的。由于你屈服于社会的价值排序(没有办法,从社会化的那一天开始,这种命运你就无法逃避),他人携带价值符号或信息的语言和行为,就此与你的情绪、情感对应,就像一按开关,灯就亮一样--当然,你的心理是他人的电灯。
                    C、这样,他人的语言和行为,就会非常容易地绕过你的大脑,作用于你的心理,也就是说,绕过你的智力结构,进入你的心理结构。此时,你就是他人的一个客体,没有防御能力,处于弱势。
                    D、为了在心理上变得强大,你就需要打破这一点,不让他人的语言和行为进入你的心理结构。简单来说就是要挣脱社会的价值排序。只要你对他人的语言和行为不作价值判断,它就无法进入你的心理结构,而只停留在你的智力结果里面。而恰恰是这样,你不再是他人的客体,相反可以成为解读他人语言与行为的主体。在他面前,因这种主客体关系的转为转变,你是有心理优势的。
                    步骤:
                      A、想像一个人(比如你的上司)在你面前狠狠地骂你。这个时候,一定要克制住自己的情绪。这不是叫怕你冲动地回骂或揍他,而是说,一定要克制住自己的愤怒、恐惧或耻辱感之类。在心里面一定要告诫自己。在这方面,开始的时候一定要对自己狠一点,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因为你这是要切断他的语言、行为与社会的价值观念的联系,褪去他的语言、行为的价值属性,消解掉它们所携带的价值信息;
                    B、同时,你冷静地盯住他因为骂你而呈现为某种表情(观察到他的表情的扭曲更好)的脸,直视他的眼睛。告诫自己,一定不要怕。只要你的眼睛没有多大的挑衅性,没多大问题的;
                    C、同时(注意,这些反应都要求在很短的时间里发生),尽力不要去想像他的语言和行为对于你产生的后果(比如被扣奖金)。一定不要去感觉和想像,而是思考他的表情,思考他的话。比如:这个人说这些话,属于一个有点权力的人针对下属的一种表演,它们传递的信息就是让这个人证明他的权威,而他那些配合的表情也表明了这一点。感觉和思考是不能并存的,当你在思考时,你的感觉就不复存在。这个时候,你的思考把你变成了一个主体,你的那个被他的语言和行为作用的“我”已经不见了。是你在把他当一个客体进行分析、解剖;
                    D、至少训练十次。


                    IP属地:上海11楼2013-02-20 23:08
                    回复
                      理强大训练方法三:狙击他人的语言行为进入你的心理结构
                      原理:在阻击他人的语言和行为进入你的心理结构(见方法二)时,在一开始你实际上仍是处于守势,如果你的训练有效果,他人伤害不了你,但你仍有可能无法快速地作出反应,随时准备破译和消解掉他的语言、行为所携带的对你有威胁的信息。
                      这是因为,一个对你具有利益或心理上的威胁的人(比如上司)站在你面前,你们的地位是不对等的,你相对于他比较透明(因为你是他语言、行为的承受者),而他在你面前更多处于黑暗之中(因为他要说什么,要对你做出什么你不一定知道,而这些都可能威胁到你)。在明处的人在心理上永远比在黑暗中的人更处于没有防御的状态,这就是为什么人类有一种窥视僻好,而且能带来快感,而被窥视的人则感到羞辱愤怒的原因。
                      因此,你还必须狙击他,在心理上彻底占据优势。你无法改变你的透明状态,就按方法二切断他的语言行为与你的心理结构的联系。但这只是防守,你还必须赶在他的语言、行为发出之前狙击他,把他从黑暗里拖出,置于你智力结构的审视之下。在他说话之前,你应根据当时的情境以及背景敏锐而快速地判断他要说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时候,他实际上成了你审视的对象,在认知层面上你成了主动者,在心理上,你也就从一个猎物变成了一个猎手。
                      步骤:个人建议心理较弱的人先训练方法二,心理变强后再训练方法三;如果你心理不是太弱,建议方法二和方法三同时训练。
                      A、想像一个对你有心理上或利益上的威胁的人,回忆或捕捉有助于说明他是个什么人以及他对你可能会做什么的信息。或者,假如你因某件事而要和你的上司打交道,而这可能对你不利,那么,快速地想一下将可能发生的这件事的背景,并把你以往对上司是个什么人的判断也一并加以考虑;
                      B、和他面对时,参考方法二和方法一;
                      C、根据这些信息,快速地预测他会说什么,做什么。记住,即使预测错了也无所谓,在心里面告诉自己不要有任何沮丧。重要的是你占据了一个心理优势,并且这样的心理优势有助于增强你的应变能力。预测准不准,主要是知识问题。所以提高自己的知识也是很重要的。这以后我会讲到;
                      有可能你会问:如果我预测错了我岂不被动,这样不是更弱势,并且会带来一些后果。可以告诉你的是:不会。只要你能克制沮丧(所以我要你先训练前面两种方法),这不是问题,你也有足够的时间作出反应。至于你的反应太慢,是知识和经验问题。
                      D、至于训练十次。


                      IP属地:上海12楼2013-02-20 23:10
                      回复
                        心理强大训练方法五:学会用理性应对外部世界。
                        原理:有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叫做“合理化”(或“理智化”),就是当一个人做了一件他后悔或让他痛苦的事情时,为了消除自己的痛苦,他便找理由安慰自己说这么做是对的,就是把这么做“合理化”。
                        这个“合理化”的结果是什么,就是一个人为了消除痛苦,不敢正视自己的内心。的确,这样干痛苦可以慢慢地变得不再袭扰你,但你的内心已被你的心理反应所否认。久而久之,你会成为自己的陌生人。
                        这就带来一个可怕的后果,你在心理上很软弱。第一是本来就没有痛气正视自己,第二就是你消除痛苦(其实并没有消除,只是被掩盖或转移了)的方法恰恰强化了你的软弱。因为合理化、理智化依赖的并不是真正的理性。它不真正是你大脑思考的,而是被你的心理所操纵。
                        因此,这种对痛苦的消失,只是饮鸠止渴。
                        你也许永远也改变不了让这种心理防御机制运作,但是,从今天开始,你的确需要对心理防御机制作出反思。你的确可以让自己获得理性的能力,而不任由你的心理操纵。
                        知道苏格拉底临死时的故事吗?在死亡面前,他是多么从容。这位被称为最勇敢、最聪明的希腊人,他的从容乃是他的理性看待死亡的结果。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理性思考能力的强大力量。这种力量完全可以战胜死亡。
                        在人类的理性面前,任何外部事物都无法对人构成威胁。
                        当我说到苏格拉底的时候,也许你已经明白,我会说到“认识你自己”。是的,这是你必须做的。但在这个方法里,暂时还不要求你达到那个高度。
                        你需要做的是:对一个让你痛苦的事情,或你自己的心理活动进行反思、观察(如果有时间和心情,在一些高兴的事情上,也可以问问自己为什么高兴),追问这意味着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步骤:
                        A、当你感觉到做一件事不那么自然,想一下,这是不是在找理由?如果,为什么?追问自己:不找理由的后果是什么?
                        B、想一下一个灵性大师奥修所说的例子:你要闹钟吵醒你,是不是在找理由?还有哪些事情你是想把责任从自己身上推出去?
                        C、看柏拉图的《克里同篇》;
                        D、至少想五次;;
                        E、至少看两遍《克里同篇》


                        IP属地:上海14楼2013-02-20 23:14
                        回复
                          哈哈,这里看就方便多啦


                          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3-02-21 00:04
                          回复
                            插播一段约书亚的传导:
                            为了让你们理解二元性是如何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运作的,我们在这里列出一些二元游戏的典型标志。
                            二元游戏的特征
                            1. 你的情感生活基本上是不稳定的。
                            你始终处于情绪的起伏之中,而没有一个稳定的锚。你或者是愤怒的或者是宽容的,或者是思想狭窄的或者是开放的,或者是泄气的或者是热情的,或者是快乐的或者悲伤的。你的情绪持续在两种极端之间震荡,而自己似乎只能很有限地控制这种震荡。
                            2. 你与外在世界之间有非常强烈的牵连。
                            别人如何评判你,对你来说非常重要。你的自尊完全依赖于外在世界(社会或者是那些你们爱的人)反射给你的形象。你努力按照他们关于正确和错误的标准来生活。
                            3. 你对于什么是好与什么是坏有着非常强烈的看法。
                            通过对别人的评判你得到一种安全感。当一个人将行为、思想或者人分为正确和错误的时候,生活显得如此井然有序。
                            所有这些特征的共同点就是,在你所做与所感受的一切当中,自己并没有真正在那儿,你的意识处于自己存在的外层,在这里它被以恐惧为基础的思想和行为模式所驱动。
                            让我们在这里给出一个例子。如果你总是习惯于呈现最友好与最和善的一面,你的表现就不完全发自于自己内在本来的行为模式。你事实上在压制内在部分的一些讯息。你事实上在依照别人的期待而行事,只是为了不失去他们的爱、尊敬或者关怀。你是在因恐惧而做出反应,在表达自己时是给自己设定了限制。但是,你没有表达的那个部分会暗中过着自己的生活,在你的存在中创造出不满足感和疲倦。你的内在会有一些他人无法觉察的愤怒和不快,甚至是自己都没有觉察的!
                            从这种自我欺骗的状态中走出来的方式是,与自己内在那些受压抑的隐藏部分建立联系。


                            IP属地:上海16楼2013-02-21 01:28
                            回复
                              感恩!


                              来自手机贴吧17楼2013-02-21 08: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