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作】【文案】黄袍加身
特意把“皇”与“王”分开了写,是为了心理上微妙的偏差——正“中原逐鹿”的和已“筑钟九鼎”的,屁股下的位子、头顶上的帽子毕竟不同。
要说皇位,得到的方法无外乎:从上辈手里接过来或从“前朝”手里夺过来,再细分,还有“从天上掉下来”自立为帝是也。但这一种最终也还是需要灭了“前朝”才算坐稳御榻。
中华历代的统治是不同的,这与历史的进程不无关系,却常常更取决于皇帝的个人意志(时代对于人意志的影响暂且不论)。嬴政战中取胜,本就是位强势的君主,兼之还是秦王时就曾怀疑六国各家往来纷冗,于咸阳下“逐客令”,赶尽天下客卿。若非李斯一纸奏上,韩非等人包括李斯自己都得卷铺盖滚蛋,那是真不知历史将如何发展。可李斯终究也是求取富贵的庸碌之士,丞相大权一旦在握,也就随主子焚书坑儒。秦始皇爽了然后死了。小儿子也不知道这是个烂摊子,还绞尽脑汁害死大哥自己上位,结果丧国身死,使老爸“千秋万世”的豪志落了个空不说,千百年后还被一位没被坑绝的“儒”的后人耻笑“刘项原来不读书”。
与短命的秦——似乎只能算社会由奴隶制想封建制完成质变后使之适应的过渡期,但当然也奠定了“度量衡统一”这样的基础——相比,汉朝更像是后世制度的源头。虽然汉初出现了郡国并行制这样的倒退,但也只能说这完全由于刘邦是个无赖子,“不读书”的关系。就如明的开国之君朱元璋认为“子孙分驻各地永保朱姓江山”(结果是使靖难之役后传统成为把藩王当猪养)一样。开国君主的英明与暴戾都表现在容易肆意的杀伐决断上。而其后代们的智谋则大量浪费于亲姻之间的夺权。父子兄弟叔舅侄,有时老娘老婆再插上一脚,搅得这滩浑水更加混浊不堪。“外人”们怎敢轻易干涉(一干涉就更不得了……)。唐高宗时一个宠臣(叫啥来着?)曾对来咨询他要不要立武瞾为皇后的皇帝说了一句“此陛下家事尔,何必问臣?”,想来这不但是怕事臣子的常态,亦是夺权众子的心声——“公天下”却为“家天下”之弊,此亦是。
争位时要打,打得精疲力竭,那么上位之后,也就出现了两个极端:累了只想玩的和犹有余勇可贾励精图治的。汉有汉武,唐有玄宗(这家伙最后还是玩去了……还玩大发了……),明有仁宗(但他在位只一年……怪他老爸活太长)清有康乾,算是一心想名传千古、也想安稳百年故舍命大治的代表。而玩乐者更是大有人在。倾天下之力供一人之乐,何其美哉!有时只怕打得头破血流,不过只是为了上位来玩吧。
赵匡胤陈桥兵变,史曰部下以黄袍加其身,共称“万岁”,不得已而反。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曹操一类威逼“禅让”的把戏罢了。然而这身黄袍,人人寤寐思之,不惜家破身死,而那唯一君临天下之人的骑虎难下,却苦之由同。其“冷暖自知”,叫人喟叹。
特意把“皇”与“王”分开了写,是为了心理上微妙的偏差——正“中原逐鹿”的和已“筑钟九鼎”的,屁股下的位子、头顶上的帽子毕竟不同。
要说皇位,得到的方法无外乎:从上辈手里接过来或从“前朝”手里夺过来,再细分,还有“从天上掉下来”自立为帝是也。但这一种最终也还是需要灭了“前朝”才算坐稳御榻。
中华历代的统治是不同的,这与历史的进程不无关系,却常常更取决于皇帝的个人意志(时代对于人意志的影响暂且不论)。嬴政战中取胜,本就是位强势的君主,兼之还是秦王时就曾怀疑六国各家往来纷冗,于咸阳下“逐客令”,赶尽天下客卿。若非李斯一纸奏上,韩非等人包括李斯自己都得卷铺盖滚蛋,那是真不知历史将如何发展。可李斯终究也是求取富贵的庸碌之士,丞相大权一旦在握,也就随主子焚书坑儒。秦始皇爽了然后死了。小儿子也不知道这是个烂摊子,还绞尽脑汁害死大哥自己上位,结果丧国身死,使老爸“千秋万世”的豪志落了个空不说,千百年后还被一位没被坑绝的“儒”的后人耻笑“刘项原来不读书”。
与短命的秦——似乎只能算社会由奴隶制想封建制完成质变后使之适应的过渡期,但当然也奠定了“度量衡统一”这样的基础——相比,汉朝更像是后世制度的源头。虽然汉初出现了郡国并行制这样的倒退,但也只能说这完全由于刘邦是个无赖子,“不读书”的关系。就如明的开国之君朱元璋认为“子孙分驻各地永保朱姓江山”(结果是使靖难之役后传统成为把藩王当猪养)一样。开国君主的英明与暴戾都表现在容易肆意的杀伐决断上。而其后代们的智谋则大量浪费于亲姻之间的夺权。父子兄弟叔舅侄,有时老娘老婆再插上一脚,搅得这滩浑水更加混浊不堪。“外人”们怎敢轻易干涉(一干涉就更不得了……)。唐高宗时一个宠臣(叫啥来着?)曾对来咨询他要不要立武瞾为皇后的皇帝说了一句“此陛下家事尔,何必问臣?”,想来这不但是怕事臣子的常态,亦是夺权众子的心声——“公天下”却为“家天下”之弊,此亦是。
争位时要打,打得精疲力竭,那么上位之后,也就出现了两个极端:累了只想玩的和犹有余勇可贾励精图治的。汉有汉武,唐有玄宗(这家伙最后还是玩去了……还玩大发了……),明有仁宗(但他在位只一年……怪他老爸活太长)清有康乾,算是一心想名传千古、也想安稳百年故舍命大治的代表。而玩乐者更是大有人在。倾天下之力供一人之乐,何其美哉!有时只怕打得头破血流,不过只是为了上位来玩吧。
赵匡胤陈桥兵变,史曰部下以黄袍加其身,共称“万岁”,不得已而反。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曹操一类威逼“禅让”的把戏罢了。然而这身黄袍,人人寤寐思之,不惜家破身死,而那唯一君临天下之人的骑虎难下,却苦之由同。其“冷暖自知”,叫人喟叹。
![](http://imgsrc.baidu.com/forum/pic/item/dda1fef81a4c510fba5bab9d6059252dd62aa5fb.jpg?v=t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