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是一个关于改革和发展的大主题,硬的基建投资和软的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都不可或缺,体制改革则始终需要贯穿其中。但是,中国地方财政的特点是“吃饭财政”,主要的预算内支出用于一般公共服务和民生支出。因此,在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地方基建投资仍然要依靠债务扩张,要杜绝“人为造城”,但是也要支持“为人造城”。
地方政府债务扩张与地方基建投资增长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从2004-2012年的经验来看,地方基建投资的增长率相对于地方政府债务增长率的平均弹性系数是0.832。也就是说,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增长1%,则带动地方基建投资平均增长0.832%。
但是,地方融资平台的清理整顿导致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方式在2012年发生重大变化。在2010年之前,银行贷款是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主要融资方式。根据国家审计署的调查,2010年底,地方政府债务资金来源中,79%是银行贷款,规模为8.5万亿元。2010年6月份之后,地方政府通过银行贷款的渠道基本被掐住。近两年多以来,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增长基本停滞。在银行信贷渠道被掐住的情况下,2011年地方政府债务扩张沉寂了一年(同时基建投资增长创历史新低)。2012年,地方政府债券融资和信托融资大规模启动,成为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主要途径。
地方政府债务扩张与地方基建投资增长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从2004-2012年的经验来看,地方基建投资的增长率相对于地方政府债务增长率的平均弹性系数是0.832。也就是说,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增长1%,则带动地方基建投资平均增长0.832%。
但是,地方融资平台的清理整顿导致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方式在2012年发生重大变化。在2010年之前,银行贷款是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主要融资方式。根据国家审计署的调查,2010年底,地方政府债务资金来源中,79%是银行贷款,规模为8.5万亿元。2010年6月份之后,地方政府通过银行贷款的渠道基本被掐住。近两年多以来,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增长基本停滞。在银行信贷渠道被掐住的情况下,2011年地方政府债务扩张沉寂了一年(同时基建投资增长创历史新低)。2012年,地方政府债券融资和信托融资大规模启动,成为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主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