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立方学校吧 关注:1,764贴子:197,835

《北京遇上西雅图》观影后感(抛砖为了引玉,欢迎大家的加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1日才正式上映,17日先看完后,什么也不能说,只等这日子的来临,期待这场观影后的聚会。


1楼2013-03-22 11:36回复
    这篇19日写的观后感,这里本不需要这么多,但我不知道该如何删减,是我观影前后的感受,我完整的搬过来。看电影也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有变动,感受也不同。文字长了点,包涵下哈。
    ------------------------------------------------------------------------------
    3月17日观影《北京遇上西雅图》,提前约了姐姐,说周末请她看电影。
    从小我在姐姐眼里都是小孩,我喜欢的人和事物,她都不晒。我愤愤了好多年,竟有了种癖好:但凡是和姐姐同龄者,我总想法子和其亲近。细细数来,我最好的几个朋友,都和姐姐同龄。
    这几年,我推荐《黎明之前》,她不喜谍战剧。推荐《心术》,她说海清演技了得,罢了,罢了...
    前日打电话给她,说:“周日请她看电影,我偶像的第一部主演。”心里惴惴的,担心她会拒绝,没想到她是一口答应了。这下子轮到我紧张了,周六好晚还和大浦姐通电话确定第二天确有电影票。
    周天,一天都在上课,效率极高,可能是因为晚上有份视觉大餐要吃,精神极好,全身心的在书本上,一点都没分心。晚上六点姐姐来接我,路上我们还聊,好久没一起看电影了,上一次像是陪孩子看《变形金刚》。能两个人都抽出完全属于自己的休闲时间太难得了。
    关于电影,什么类型,什么内容,我都没透露一点给姐姐听,我想她一点都不知道,观影的感受才最纯粹。
    而我,香港首映之后,没看见多少影评。微博上加V的评论都是好评,但总不是普通观众的感受。上豆瓣看影评,有剧透的没敢看,看了看短评,也有给三星的。心态那个复杂啊,一个期望是部好片子,一个又怕自己期望高了,失了观影乐趣。又想,为什么提前观影的都沉默,莫非一般?终于没忍住,在微博上看见波迷莉莉姐,问她,电影好看吗?她答:好看。
    好吧,无论怎样,我要去看这部电影了。


    2楼2013-03-22 11:43
    回复
      电影刚开场,汤唯是绝对的主线,我稍稍会想Frank的戏好少,我推荐的戏,多少有些紧张姐姐的评价,当画面里有一辆轻轨在城市的上空穿过的时候,我说:漂亮。姐姐说:这戏确实要在电影院里看。听完这句,我终于可以安下心来好好看戏了。电影结束的时候,姐姐说:好看。
      观后的感受,电影的节奏极好,配乐很棒。我坐在影院后排,音响在耳后,前面是很养眼的画面,这些是家庭影院不能达到的效果。故事正如吴老师开始的解读,在国内可能还有各种朋友和关系,在异国,能认识的很清晰,人在低谷,拥有自己的不放弃。
      能感受到导演有很多想说的,但导演很坚强,矜持,淡写伤痛。明线上文佳佳的生活费突然阻断,她的困境在几个月中发生。Frank的暗线上,他的困境是几年,他有两场戏,一场警署出来对文佳佳发火,那个是触碰到他底线。一场是晚上疲惫回家做在床沿看着女儿照片,默默哽咽的背影。短短几秒的镜头,吴老师表达的很浓重,观者才一震,这样的轻喜剧中,导演其实讲了很多。很想对薛晓璐导演说,再做新戏的话,更说的多一些,鱼骨扎痛,让观众有体会的时间。
      汤唯的表演很棒,我不觉得她过火,导演讲故事的节奏把握的很好,很流畅,不突兀,观影结束后,姐姐说这是一个轻松的片子,她喜欢。我觉得她全然没有在意这片子讲小三,同性恋,海外生子...。事实上导演把影片调整的很正,配乐到位,观后的感受舒服。


      3楼2013-03-22 11:44
      回复
        最后吐槽几句关于宣传,说实话,一个普通观众即使《赵氏孤儿案》在央一播放,每天两集,看过十集之后,走入电影院,也未必能认出演frank的演员。请吴老师做宣传是最浪费的事,因为拍一个戏,就化在一个戏里面了。都是角色标志,少有个人标志,不易让人联想而记住。如frank身上,丝毫看不到霍思邈。拿他做主宣,走进影院才发现他完全服务于戏,一点也不闹腾。
        观影后的主创见面会,我还能记起2010年去北京参加《光荣绽放》时,吴老师是一个烫着爆炸头,戴一副洋气的黑框眼镜,上穿绿灰色的皮夹克,内穿一件画满花的T恤,下着镶白色花边的牛仔裤,鞋底上还画有着动漫人物的帅小伙。
        时隔三年!!!按理说造型是属于个人私事,但是....一个满头白发,一脸拉碴的白胡子,还在才四十几岁,创作力最旺盛的时期,在内心浇灌一棵想要退休的小树!
        真想问问波酥,六十岁的时候,你可会感叹: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不是说努力挣钱,而是说,六十岁已时塑造不了四十岁时能演的角色,干嘛现在就把七十岁时的造型就用了呢!
        影片中的Frank,因为生活忙乱,没有心思打理胡子,所以是那样的造型。每年两部戏,却让宣传,采访占满生活的吴老师,如同Frank一样,没有照顾好自己,虽说白发是老天给的,但打理好自己,(不是指退休,而是指减少一天参加5个访谈节目或者一个星期5天游走于5个间隔1000公里的城市间的电影宣传行为。)可减缓添白发。
        我姐姐说,昨天撕掉了,今天永远比明天年轻,每一天都是人生中最年轻的一天。
        想对吴老师说:您什么时候刷新自己?


        4楼2013-03-22 11:44
        收起回复
          @波中涟漪
          涟漪:有场戏,我有感触,码头边文佳佳卖包,文佳佳的境遇在国内,可能感受不那么清晰,把她扔在国外,能帮助她的人有限,她之前的美食编辑的职业技能也没了,因为没过语言关,这些很多年建立起来的东西都不存在的时候,如果在平日假设的时候,真的很可怕。但是在那个境地真实发生时,却能看的更清晰了,只要自己不放弃,一切并不坏。这是这部片子我所悟。这后面有段呼应在frank身上的戏,就是Frank送文佳佳进手术室的时候,正如吴秀波说的他有用。Frank在西雅图坚持了这些年之后的被认可。
          对于Frank,看片子的时候,我还有些埋怨导演给的镜头太少了,都是扫过。可是黑毛衣的,大胡子的Frank,在观影后,竟然浓浓的留在我心中。我问了为什么?
          因为,吴秀波的演绎,有三场戏是很浓烈的,一场是质问文佳佳为什么带他的孩子到纽约,一场是失去孩子抚养权后,疲惫的进门,导演通过文佳佳的眼睛窥探到Frank抽搐的背影,昏暗的灯光下,一抹黑色毛衣。第三场戏是阳光下,文佳佳的离开,导演终于给了个眼部的特写,带泪光的不舍。
          三场戏的镜头好段,但极具冲击力,文佳佳的人物是飘的,因为故事设置的小三等等,很多是不成立的,她的落魄只有几个月,而Frank的低谷,有几年,能想象他会从开始的不适应,到接受,慢慢平和,到融入当地的生活,到有热量去向文佳佳伸出援手。
          可能那时候让他留在西雅图的是女儿,让他低头,平和的也是女儿,所以当被触及女儿这道底线时,他很浓烈,那道黑色就这样印入人心了。虽然导演给的镜头只是扫过,哪怕紧抱女儿的镜头也只有一秒。但这个人物很扎实。正如吴秀波说,他猜想导演是生活中的Frank。


          6楼2013-03-22 12:16
          收起回复
            对我来说,这部片子海外生子,小三,同性恋,和孕妇恋爱,都虚。它真正砸实的正是吴秀波爆发的几场戏背后呈现的这个人物的真实。所以观影的时候,满眼的是汤唯的美丽。而观影后留在心中的是黑毛衣的大胡子。


            7楼2013-03-22 12:24
            收起回复
              先马克,回聊


              8楼2013-03-22 13:49
              回复
                从来没担心吴老师对Frank角色的塑造,这应该是他的优势。对汤唯的文佳佳多少有点忐忑,毕竟与喜欢的王佳芝,安娜反差太大,但看片花对她的夸张不仅不反感而是非常喜欢。看到晓风对她的评价心里踏实了不少,耐心等待。


                9楼2013-03-22 14:13
                收起回复
                  既然是文佳佳眼中的Frank,我只好盼着她多看他几眼,少想想老钟。每次他出现的时候我前后左右总是一片HC惊叹,我则因为文四爷在侧,不得不辛苦忍耐。看着他处在低谷中的场景使人不忍卒睹,因为总会想到我的男同事们,男同学们,虽然挣得确实少,但在手术台上,是何等意气风发。
                  坐在女儿床边那个寂寥清瘦的背影,微微颤动的肩膀,越垂越低的头。交换戒指时候匆匆摘下的戒指。送别时伸出的大拇指。。。。。。心疼得无以复加。
                  所以到最后,我终于可以放心,Frank终于有了一个新的开始。
                  当最后,镜头从站在帝国大厦窗前的两人面前缓缓拉开,近景、中景、远景,直到大全景,我的心忽然变得像那楼边围绕的白云一样柔软,在失重的飘忽中飞翔,荡悠悠的,一直飞过银幕右上方的那道彩虹,融入那碧蓝的晴空。
                  短短的见面会一定会有前排的蜜摄像,所以我不担心,不拍照,只用自己的眼睛和耳朵来记录。面对刁钻问题,老吴的云手打得越发圆熟老辣了,简直是左推右挡毫无破绽。听得文四爷也忍不住笑了。
                  Oh,I talk to myself, what a wonderful world.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3-03-22 22:51
                  收起回复
                    弗兰克的胡子造型和剃掉胡子的造型,我都喜欢,觉得根本是两个人。
                    前者沧桑亲切,后者知性年轻帅。
                    发了条微信想在朋友圈推销一下。发现另一位在上海的朋友居然发了长长的一篇影评。
                    不过笔墨重在TW。她觉得弗兰克太顺从太懦弱了。
                    本不相信这电影能让我哭,换了包后,居然忘了带面巾纸,后来在哭点意外来到时,只好借助手背了。其实片子一点不煽情,怎么就在那不经意之处泪了呢?


                    11楼2013-03-24 00:08
                    收起回复
                      我当时也笑了,
                      也不知为什么,
                      现在想想,
                      好像是弗兰克那特无辜的表现吧,
                      他没意识到自己帅还是不帅,
                      呆呆的站在那,有点无措,有点无辜,
                      心想你非逼着我换新衣服,我换了,你还有别的事么?大过节的,突然跑我家来,
                      还指手画脚的,
                      弗兰克的眼镜也挡不住眼睛里的孩子气,
                      像不像被检查作业的小孩啊!


                      13楼2013-03-25 12:55
                      收起回复
                        弗兰克当时忒帅了,
                        表情忒无辜,
                        对比好鲜明,
                        显得有点呆,
                        就好笑了


                        14楼2013-03-25 16:04
                        回复
                          先再简单的说下观影时的经历。第一次是在悠唐广场的博纳影城,豆瓣网组织的观影,18元票价,让我总觉得很恍惚,怀疑这是不是一个正规影城,而且居然还带有主创见面会。观影的当天微博上再没有任何关于当晚见面会的消息,我觉得肯定是没戏了的。而且听看过的蜜们说最便宜的票价都在30左右,更让我觉得不好意思了。等了这么久,就花18块钱就看了,多不好呀,这为票房的贡献也太小太小了。
                          到了悠唐广场才放心,是个很大很奈斯的影院。影片开始检票时还有豆瓣的工作人员在派发秀波和汤唯的乐活系列明信片,真是很贴心。
                          第一次观影,总有点游离,焦躁,精神不集中。就像自家人的作品出现给大家看,我在底下忐忑不安。怕自己会发现什么瑕疵也是其他观众注意到的或是介意的。事实告诉我,我是多么的投入。。找不出词形容自己了。其实这场基本是波蜜和情侣,全场大笑不断。在海清生完孩子之后居然还有掌声。
                          中间实在是憋得难受,说服了自己好几次,在感觉下面Frank出场机率比较小的情况下,上了一次厕所,跑去跑回。时间都觉得好长好长。跑回来,文佳佳帮周逸到医院的情节已经结束了。看过了很多片花对自己影响比较大,总是巴望着看看片花里没有展开的内容,比如说拥抱啦什么的。笑点已经基本提前预知,所以没有感到太好笑。就是听全场大笑被感染才笑了出来。分别的那一场戏,好像前面铺垫不够,情绪没到位,也没觉得怎样。
                          这是一部很有气质的电影,被演员,风景,音乐托举起来的,很舒服的气质。回家之后一直沉浸在电影的每一个画面中,Frank抽泣的背影,佳佳在酒吧的伤心,陈悦与佳佳的告别。。。都在说明这是一个很值得回味的电影,这是一个需要静下心来再重新来过的电影。
                          于是今天又看了第二遍,在事先放下很多东西以后,再次投入,效果真的很好。我一度不觉得自己是个观众,而是一个与佳佳和Frank同行的路人,看着他们,从陌生隔阂到相依相慰。演员的表演已经不用在赘述有多么出色。汤唯在机场的第一场戏,相当于是场独角戏,个人觉得很出色。没有什么特别过火和跳脱的感觉,一下子抓住观众眼球,就是想要看看这个二了吧唧的女人想要干嘛。在酒吧里借酒浇愁也挺有层次,从空虚的狂欢,到真实的心疼。秀波我就不多说了,特别好,这是一个需要演员很收很收的角色,初看有几场戏是比较平的。尤其是和佳佳第一次独处,在家中过圣诞,话语表情都是淡淡的。但就一个尴尬的自嘲笑声,声音小小的都很有意思。
                          不说太多了,放一个我自己写的影评吧。是第一次看过之后写出来的。


                          IP属地:北京17楼2013-03-26 18:07
                          回复
                            想找个悠闲的时间静下来看frank,最终却往影院匆匆来匆匆去。frank的一举一动一个眼神,满满都是吴老师的印迹,看完有点绝望,怕以后看吴老师的片子很难自己入戏了。
                            更喜欢片名<finding mrs. right>,坚持善良和自己的心,最终right。还要再看一次,忽视掉对frank的关注,真正看一次7个女人和2个男人的生活故事。


                            19楼2013-04-01 02:00
                            收起回复
                              @胖滚 《北京遇上西雅图》已经票房过2.5亿了,一个演员的工作已经完成的很好了。
                              想看胖的影评,自由的。


                              20楼2013-04-01 08: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