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19日写的观后感,这里本不需要这么多,但我不知道该如何删减,是我观影前后的感受,我完整的搬过来。看电影也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有变动,感受也不同。文字长了点,包涵下哈。
------------------------------------------------------------------------------
3月17日观影《北京遇上西雅图》,提前约了姐姐,说周末请她看电影。
从小我在姐姐眼里都是小孩,我喜欢的人和事物,她都不晒。我愤愤了好多年,竟有了种癖好:但凡是和姐姐同龄者,我总想法子和其亲近。细细数来,我最好的几个朋友,都和姐姐同龄。
这几年,我推荐《黎明之前》,她不喜谍战剧。推荐《心术》,她说海清演技了得,罢了,罢了...
前日打电话给她,说:“周日请她看电影,我偶像的第一部主演。”心里惴惴的,担心她会拒绝,没想到她是一口答应了。这下子轮到我紧张了,周六好晚还和大浦姐通电话确定第二天确有电影票。
周天,一天都在上课,效率极高,可能是因为晚上有份视觉大餐要吃,精神极好,全身心的在书本上,一点都没分心。晚上六点姐姐来接我,路上我们还聊,好久没一起看电影了,上一次像是陪孩子看《变形金刚》。能两个人都抽出完全属于自己的休闲时间太难得了。
关于电影,什么类型,什么内容,我都没透露一点给姐姐听,我想她一点都不知道,观影的感受才最纯粹。
而我,香港首映之后,没看见多少影评。微博上加V的评论都是好评,但总不是普通观众的感受。上豆瓣看影评,有剧透的没敢看,看了看短评,也有给三星的。心态那个复杂啊,一个期望是部好片子,一个又怕自己期望高了,失了观影乐趣。又想,为什么提前观影的都沉默,莫非一般?终于没忍住,在微博上看见波迷莉莉姐,问她,电影好看吗?她答:好看。
好吧,无论怎样,我要去看这部电影了。
------------------------------------------------------------------------------
3月17日观影《北京遇上西雅图》,提前约了姐姐,说周末请她看电影。
从小我在姐姐眼里都是小孩,我喜欢的人和事物,她都不晒。我愤愤了好多年,竟有了种癖好:但凡是和姐姐同龄者,我总想法子和其亲近。细细数来,我最好的几个朋友,都和姐姐同龄。
这几年,我推荐《黎明之前》,她不喜谍战剧。推荐《心术》,她说海清演技了得,罢了,罢了...
前日打电话给她,说:“周日请她看电影,我偶像的第一部主演。”心里惴惴的,担心她会拒绝,没想到她是一口答应了。这下子轮到我紧张了,周六好晚还和大浦姐通电话确定第二天确有电影票。
周天,一天都在上课,效率极高,可能是因为晚上有份视觉大餐要吃,精神极好,全身心的在书本上,一点都没分心。晚上六点姐姐来接我,路上我们还聊,好久没一起看电影了,上一次像是陪孩子看《变形金刚》。能两个人都抽出完全属于自己的休闲时间太难得了。
关于电影,什么类型,什么内容,我都没透露一点给姐姐听,我想她一点都不知道,观影的感受才最纯粹。
而我,香港首映之后,没看见多少影评。微博上加V的评论都是好评,但总不是普通观众的感受。上豆瓣看影评,有剧透的没敢看,看了看短评,也有给三星的。心态那个复杂啊,一个期望是部好片子,一个又怕自己期望高了,失了观影乐趣。又想,为什么提前观影的都沉默,莫非一般?终于没忍住,在微博上看见波迷莉莉姐,问她,电影好看吗?她答:好看。
好吧,无论怎样,我要去看这部电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