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有云:我本不欲生,忽而生在世。我本不欲死,忽而死期至。是的,生死无常,生不由我,死不可免。面对生死,有人认为人活着到头来只是一场空,什么也留不下,所以活着是没有意义的。这种看法很有代表性,且不论此说对错,先考虑此说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人活一世,“我”想留下些什么?留给谁?留下的东西有什么意义?对谁有意义?“我”能留下什么?为什么要留下×××?
先说“我”想留下些什么?人各不同,这个问题没法说清,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我”想留下有意义的“东西”(姑且称之为东西)。那么,留给谁?要回答这个问题必先明确“对谁有意义”。不可否认,人与人之间是相互联系、影响、作用的,这是人的社会属性所决定的,故而“我”的所作所为必会对他人有所谓意义,但,这个所谓意义只能由他人来界说,“我”不能一厢情愿地认为“我”的所为对他人有这样或那样的意义,所以,“我”的所作所为能且只能由当下的“我”来界说所谓意义,在“我”死之后,也就无所谓对“我”而言的意义,“我”的所为在“我”死之后对他者有何意义也就不可能对“我”而言有所谓意义了。于是,“留给谁”的问题对“我”而言也只能是可欲求而不可界说的了。“我”为什么要留下×××?答案只能是“我”要留下的对“我”(未死之“我”)有意义,那么,“我”能留下什么?此问题不同于“我”想留下什么——“我”想留下的未必能留下,“我”能留下的也未必是“我”想留下的,因此,“我”能留下的只能在“我”死后由他人界说,借周国平一句话:“有意义的徒劳”。
人活一世,“我”想留下些什么?留给谁?留下的东西有什么意义?对谁有意义?“我”能留下什么?为什么要留下×××?
先说“我”想留下些什么?人各不同,这个问题没法说清,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我”想留下有意义的“东西”(姑且称之为东西)。那么,留给谁?要回答这个问题必先明确“对谁有意义”。不可否认,人与人之间是相互联系、影响、作用的,这是人的社会属性所决定的,故而“我”的所作所为必会对他人有所谓意义,但,这个所谓意义只能由他人来界说,“我”不能一厢情愿地认为“我”的所为对他人有这样或那样的意义,所以,“我”的所作所为能且只能由当下的“我”来界说所谓意义,在“我”死之后,也就无所谓对“我”而言的意义,“我”的所为在“我”死之后对他者有何意义也就不可能对“我”而言有所谓意义了。于是,“留给谁”的问题对“我”而言也只能是可欲求而不可界说的了。“我”为什么要留下×××?答案只能是“我”要留下的对“我”(未死之“我”)有意义,那么,“我”能留下什么?此问题不同于“我”想留下什么——“我”想留下的未必能留下,“我”能留下的也未必是“我”想留下的,因此,“我”能留下的只能在“我”死后由他人界说,借周国平一句话:“有意义的徒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