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的月光下,黄绮珊老师一直没有变,我们会变吗?(本系列3)
一样的月光,一样的我和你,电视里,当黄绮珊老师唱到此处时,洒脱地不羁地浑然天成地将麦倒手,另一只手指向我,眼神和声浪同时直接而又澎湃地穿透我的天灵和心田。这种台风和对作品的诠释功力,是毕其一生功力一生绝学凝练成的如干将莫邪般的神级。
只有认真跑过步的人才会认真崇拜佩服马拉松奥运冠军,懂点音乐或学过点唱歌的人都会真正崇拜佩服黄绮珊朗朗这样的天才型人物,而不是简单的怀疑和否定。但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婆妈样的女人,她的声乐造诣已经达到了国内殿堂级活教材的地位,她拥有在西方流行音乐史上不超过30人能掌握的DIVA金嗓级别的惊人天赋与完美技术。她不是所谓歌星,拒绝到处走穴捞金,作品极其稀少但质量口碑传承都是惊人的好。外貌被很多人吐槽,被很多人攻击做作,她被媒体探寻到歌路如此不顺是因为所谓性格缺陷,就是这样一个女人,所谓成名后,被质疑和谩骂成名来的太快太名不副实。而这一切过去时,观众惊讶的发现,这个所谓的名人名角竟然住在干湿不分没有防滑处理的蜗居里,窝在路边摊吃着简陋的一面一汤,这个名人不但没有所谓的耍大牌和前呼后拥,竟然近乎贫寒潦倒。这个血淋淋的现实真的让人无法接受啊,这个所谓的名人只不过是庸庸碌碌求生存的如你我之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一员。
好多人无法接受这个血淋淋的现实,不是真正的无法接受,而是下意识的潜意识的无法接受。坦率说,我也曾经这样过。但是经过这一整番音乐洗礼,没有任何的言语和煽情的故事,我读懂了这个有血有肉的黄绮珊,她的执着,她的固执,她的意志,她的诉说,她的缺点,她的失误,她的柔软,她的脆弱,她的无力,她的本真。。
当七岁第一次接触音乐时,启蒙老师给我上的第一门课是视唱练耳,所谓视唱练耳,就是通过模拟和学唱,练习耳朵分辨不同声音,分辨出真的音乐和伪音乐,分辨出什么是真美真善,什么是伪美伪善。通过这样的训练和学习,在接下来的人生中,不至于过得太俗气太疲惫,可以时时用音乐这个多功能情感胶囊抚慰心灵。这门课特别简单,任何年纪学习都不会晚,只要有善根不浮躁即可。所谓审美疲劳,我认为真正的美永远不会疲劳。所谓疲劳只是人对多样性和五光十色的需求罢了。黄的音乐不是这种诉求和功能,她也没必要做到这个。黄绮珊从来没变,正如她在公元2013年1月18号闯入我的眼帘和脑海中一样,那般直接了当的用魔咒一样的声音让我整个人心潮涌动感怀悲喜。
一样的月光下,黄绮珊老师并没有变,我们会变吗?我们的心会变吗?
即使是最不喜欢最看不上黄的外貌与做派的朋友们,也不得不承认,黄的音乐是一个宝藏,隐藏了种种情绪和可能,崇拜的人崇拜之,喜欢的人喜欢之,嫌弃的人嫌弃之,愤青的人愤青之,敏感的人敏感之,仅仅凭借歌声和音乐做到这一点,绝不是常人。如果朋友们只是觉得这音乐很棒很美而说不上为什么,希望我的一系列关于理解黄绮珊老师歌唱技巧和演唱内涵的文章与短文能对朋友们鉴赏和理解音乐有所帮助,继而能在今后推广和分享美好的音乐。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3241971664/profile?topnav=1&wvr=5
标题:“个人对黄绮珊歌唱风格的价值判断与审美取向”
http://tieba.baidu.com/p/2228586161
http://tieba.baidu.com/p/2228544632
标题:黄绮珊-其作为歌手的审美价值探讨(本系列2)
http://tieba.baidu.com/p/2235220261
http://tieba.baidu.com/p/2235226218
这篇文的最后,我想感谢石头,通过你我认识了一众可爱又有才的喜欢音乐的朋友们,和你们争论交流,面红耳赤,开怀大笑,插科打诨,谢谢你们的包容和善良。
一样的月光,一样的我和你,电视里,当黄绮珊老师唱到此处时,洒脱地不羁地浑然天成地将麦倒手,另一只手指向我,眼神和声浪同时直接而又澎湃地穿透我的天灵和心田。这种台风和对作品的诠释功力,是毕其一生功力一生绝学凝练成的如干将莫邪般的神级。
只有认真跑过步的人才会认真崇拜佩服马拉松奥运冠军,懂点音乐或学过点唱歌的人都会真正崇拜佩服黄绮珊朗朗这样的天才型人物,而不是简单的怀疑和否定。但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婆妈样的女人,她的声乐造诣已经达到了国内殿堂级活教材的地位,她拥有在西方流行音乐史上不超过30人能掌握的DIVA金嗓级别的惊人天赋与完美技术。她不是所谓歌星,拒绝到处走穴捞金,作品极其稀少但质量口碑传承都是惊人的好。外貌被很多人吐槽,被很多人攻击做作,她被媒体探寻到歌路如此不顺是因为所谓性格缺陷,就是这样一个女人,所谓成名后,被质疑和谩骂成名来的太快太名不副实。而这一切过去时,观众惊讶的发现,这个所谓的名人名角竟然住在干湿不分没有防滑处理的蜗居里,窝在路边摊吃着简陋的一面一汤,这个名人不但没有所谓的耍大牌和前呼后拥,竟然近乎贫寒潦倒。这个血淋淋的现实真的让人无法接受啊,这个所谓的名人只不过是庸庸碌碌求生存的如你我之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一员。
好多人无法接受这个血淋淋的现实,不是真正的无法接受,而是下意识的潜意识的无法接受。坦率说,我也曾经这样过。但是经过这一整番音乐洗礼,没有任何的言语和煽情的故事,我读懂了这个有血有肉的黄绮珊,她的执着,她的固执,她的意志,她的诉说,她的缺点,她的失误,她的柔软,她的脆弱,她的无力,她的本真。。
当七岁第一次接触音乐时,启蒙老师给我上的第一门课是视唱练耳,所谓视唱练耳,就是通过模拟和学唱,练习耳朵分辨不同声音,分辨出真的音乐和伪音乐,分辨出什么是真美真善,什么是伪美伪善。通过这样的训练和学习,在接下来的人生中,不至于过得太俗气太疲惫,可以时时用音乐这个多功能情感胶囊抚慰心灵。这门课特别简单,任何年纪学习都不会晚,只要有善根不浮躁即可。所谓审美疲劳,我认为真正的美永远不会疲劳。所谓疲劳只是人对多样性和五光十色的需求罢了。黄的音乐不是这种诉求和功能,她也没必要做到这个。黄绮珊从来没变,正如她在公元2013年1月18号闯入我的眼帘和脑海中一样,那般直接了当的用魔咒一样的声音让我整个人心潮涌动感怀悲喜。
一样的月光下,黄绮珊老师并没有变,我们会变吗?我们的心会变吗?
即使是最不喜欢最看不上黄的外貌与做派的朋友们,也不得不承认,黄的音乐是一个宝藏,隐藏了种种情绪和可能,崇拜的人崇拜之,喜欢的人喜欢之,嫌弃的人嫌弃之,愤青的人愤青之,敏感的人敏感之,仅仅凭借歌声和音乐做到这一点,绝不是常人。如果朋友们只是觉得这音乐很棒很美而说不上为什么,希望我的一系列关于理解黄绮珊老师歌唱技巧和演唱内涵的文章与短文能对朋友们鉴赏和理解音乐有所帮助,继而能在今后推广和分享美好的音乐。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3241971664/profile?topnav=1&wvr=5
标题:“个人对黄绮珊歌唱风格的价值判断与审美取向”
http://tieba.baidu.com/p/2228586161
http://tieba.baidu.com/p/2228544632
标题:黄绮珊-其作为歌手的审美价值探讨(本系列2)
http://tieba.baidu.com/p/2235220261
http://tieba.baidu.com/p/2235226218
这篇文的最后,我想感谢石头,通过你我认识了一众可爱又有才的喜欢音乐的朋友们,和你们争论交流,面红耳赤,开怀大笑,插科打诨,谢谢你们的包容和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