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汉月吧 关注:1,346贴子:18,533

第一二〇章 :失凤得鸿(五)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魏朝制度,出外节将分为三种,一为使持节,授予平叛台军主将或领兵刺史,可斩从五品以下文武臣僚;一为持节,可斩无官位之人,战时与使持节权力相若,一般授予资深都督或奉旨督军的中枢使臣,紧急时刻也能暂代州事;还有一种是假节,授予边地太守或戍主,以处置违反军令的将吏和士卒无处安放的灵魂全方阅读。
除这三种之外,还有一种是“假黄钺”,往往与“都督中外诸军事”一同授予,或者授予统领举国之兵出征的主帅,可以处置包括节将在内的任何官员。因职权过重,此职例不轻受,自元子攸继位以来,假黄钺者仅有尔朱荣一人,连元天穆出征邢杲那会也没有获得。
周惠为平南将军、广州刺史、当州大都督,依例加使持节,立平南府自引僚佐,并且自行征辟州中佐官,以府僚治军,州佐理民。可由于出身的关系,他根本没有什么人才可以接纳,只能以随同出外的王建为平南府从五品司马,以谢邦为平南府第六品谘议参军兼州府主簿,其余长史、诸曹参军、行参军位置大多空缺。元整内弟长孙毅涉嫌参与诛杀前城门校尉侯伏规,等到周惠离职,他在城门寺待不下去,被元整送来府户军中,周惠二话不说,立刻任命这个十四岁的少年为从七品骑曹参军,由此足可见其帐下之窘态。
此景此情,让周惠不由得想起了当初他投靠陈庆之的时候,而现在也终于体会到。陈庆之得他投奔,为什么会那般厚待和重用了。
因此。当临淮王亲自前来军营,将女婿卢柔引荐给他的时候,他简直是高兴坏了。这可是卢柔卢子刚啊!范阳卢氏子弟啊!本该在西魏宇文泰麾下、与苏绰对掌机密的大才啊!
周惠二话不说,当即任命卢柔为平南府第六品谘议参军事,与现任太子步兵校尉谢邦同格,并且超过了其父卢崇生前所任的骠骑府骑曹参军。这干脆之极的态度,让临淮王都大感意外和惊喜,很放心的将女婿留在了周惠身边。卢柔则大为感动。深幸自己跟对了人。
得知周惠幕府之内的窘态,他当即向周惠建议道:“属下有从叔字……字叔彪,好奇策,颇有机……机悟之名,如今正闲……闲居京中,若蒙将……将军不弃,愿投书相召。必可为……为将军致致之。又有中书省从五品著著作郎……博陵崔士谦,深晓军政……之之术,久有从……从军立功之志,只因其父兄叔伯皆……皆没于六镇乱……乱民手中,诸将又大大多出……出身六镇,俱为尔朱氏爪……爪牙。故而一直未得其其主。今将军独树一帜,若以长史之……之位相待,或可收其其辅佐之功。”
“既然是子刚所荐,想来定非虚士,就麻烦子刚代为延请好了。”周惠十分高兴的答道。
卢柔却摇了摇头:“不……不是这般说。士谦颇有……有名位。又将为幕……幕府首席,将军最好能……能够亲自延请。以表诚诚心。”
“正该如此,”周惠颔首道,遗憾的叹息了一声,“只可惜我已经接受符节,不能轻易出营交结贤士呢。”
“将军不……不能出营,但是可以委……委托名位相当的好……好友啊!”卢柔立刻提醒周惠,“属下听说,将军与翊……翊卫府左郎将、河阳县县伯李子宣交……交好,李子宣又……又和士谦相善,将军不妨修……修书予李子宣,让他代……代将军延请士谦入幕。”
“好,就这么办!”周惠从善如流,立即派人叫来骑曹参军长孙毅,“你带手下那二十多名缇骑兄弟留在洛阳,听从卢参军的命令。待卢叔彪和崔士谦到达,便护送三位前往广州。”
“遵命。”长孙毅拱手应道。
“如此就更……更加妥当了。”卢柔笑着点了点头。对于周惠虚心的纳谏态度和周全的处事风格,他心中十分满意。


1楼2013-04-14 13:53回复
    周惠却是十分感慨。果然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啊!他知道河北高门中有很多人才,如这范阳卢叔彪、博陵崔士谦,就都不是等闲之辈。前者曾为贺拔胜荆州开府长史,北归后,又得到北齐司徒公杨愔的器重。北齐平阳重镇的建立,即是出自他的谋略,后来平阳失守,高纬不顾,北齐遂亡于周师。
    至于崔士谦,则为贺拔胜的三荆行台左丞,晚年为北周荆州刺史,南接陈境,东邻齐疆,又有蛮人杂处其间,形势极为复杂。他一面抵御外敌,一面招抚领内,于是境内风化大行,每年朝廷考绩,政绩常为天下之最。
    可是,就算周惠知道这些人,却也无法与他们结识,更不用说征辟他们入幕。结果这卢柔一来,马上就在那个圈子中打开了缺口,得到了这么两个不错的人才。
    尤其难得的是,卢叔彪的兄长卢伯举早亡,卢仲宣死于河阴,都没有留下子嗣,本宗只剩下他一人;崔士谦的父亲崔楷守殷州,见六镇乱民势大,于是阖家迁入州城,以示坚守之志,等到城破之后,一家大多阵亡。因此,这两人都没有宗族之累,又和六镇诸将或尔朱余党有深重的家仇,历史上既能投靠与尔朱氏决裂的贺拔胜,如今自然也可以为周惠效劳。
    卢柔选择推荐这两个人,无疑是花了一番心思。而这投效以来的第一份建议,也可谓是雪中送炭。
    望着卢柔因长篇大论而涨红的脸色,周惠在感激之余,心中也颇为叹惋和怜悯。作为文士和谋士,虽有满腹锦绣,却偏偏不能持论,这真是难为他了。好在上天还算公平,给了他一副好文思,即使面对“书翰往**百余牒”,也能“随机报答,皆合事宜”。
    他忽然心中一动,想到了一个主意,于是笑着问卢柔道:“子刚,我听说你极擅属文,不知你读书的时候,口吃是不是好一些?”
    卢柔生平最忌“口吃”二字,闻言顿时满脸通红:“将军这……这话是……是什么意思?我虽口……口舌不便,但读书时自自然如……如常人一般顺畅!将军若……若要以此戏我轻我,我即即刻便请辞……辞去职务!”


    2楼2013-04-14 13:53
    回复


      3楼2013-04-14 13:54
      回复


        IP属地:福建4楼2013-04-14 14:20
        回复
          每次看完了就来自动回复够十五字!


          IP属地:山西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3-04-14 14:22
          回复
            楼. 小兔子白又白,割完动脉割静脉,一动不动真可爱


            IP属地:广西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3-04-14 14:46
            回复
              周惠又扁鹊附体了么?改行当神医了~


              IP属地:江苏8楼2013-04-14 14:59
              回复
                他忽然心中一动,想到了一个主意,于是笑着问卢柔道:“子刚,我听说你极擅属文,不知你读书的时候,口吃是不是好一些?”
                卢柔生平最忌“口吃”二字,闻言顿时满脸通红:“将军这……这话是……是什么意思?我虽口……口舌不便,但读书时自自然如……如常人一般顺畅!将军若……若要以此戏我轻我,我即即刻便请辞……辞去职务!”


                10楼2013-04-14 16:51
                回复
                  卢柔生平最忌“口吃”二字,闻言顿时满脸通红:“将军这……这话是……是什么意思?我虽口……口舌不便,但读书时自自然如……如常人一般顺畅!将军若……若要以此戏我轻我,我即即刻便请辞……辞去职务!”


                  IP属地:江西11楼2013-04-14 17:00
                  回复


                    12楼2013-04-14 17:29
                    回复
                      得知周惠幕府之内的窘态,他当即向周惠建议道:“属下有从叔字……字叔彪,好奇策,颇有机……机悟之名,如今正闲……闲居京中,若蒙将……将军不弃,愿投书相召。必可为……为将军致致之。又有中书省从五品著著作郎……博陵崔士谦,深晓军政……之之术,久有从……从军立功之志,只因其父兄叔伯皆……皆没于六镇乱……乱民手中,诸将又大大多出……出身六镇,俱为尔朱氏爪……爪牙。故而一直未得其其主。今将军独树一帜,若以长史之……之位相待,或可收其其辅佐之功。”


                      13楼2013-04-14 18:12
                      回复
                        魏朝制度,出外节将分为三种,一为使持节,授予平叛台军主将或领兵刺史,可斩从五品以下文武臣僚;一为持节,可斩无官位之人,战时与使持节权力相若,一般授予资深都督或奉旨督军的中枢使臣,紧急时刻也能暂代州事;还有一种是假节,授予边地太守或戍主,以处置违反军令的将吏和士卒无处安放的灵魂全方阅读。
                        除这三种之外,还有一种是“假黄钺”,往往与“都督中外诸军事”一同授予,或者授予统领举国之兵出征的主帅,可以处置包括节将在内的任何官员。因职权过重,此职例不轻受,自元子攸继位以来,假黄钺者仅有尔朱荣一人,连元天穆出征邢杲那会也没有获得。
                        周惠为平南将军、广州刺史、当州大都督,依例加使持节,立平南府自引僚佐,并且自行征辟州中佐官,以府僚治军,州佐理民。可由于出身的关系,他根本没有什么人才可以接纳,只能以随同出外的王建为平南府从五品司马,以谢邦为平南府第六品谘议参军兼州府主簿,其余长史、诸曹参军、行参军位置大多空缺。元整内弟长孙毅涉嫌参与诛杀前城门校尉侯伏规,等到周惠离职,他在城门寺待不下去,被元整送来府户军中,周惠二话不说,立刻任命这个十四岁的少年为从七品骑曹参军,由此足可见其帐下之窘态。
                        此景此情,让周惠不由得想起了当初他投靠陈庆之的时候,而现在也终于体会到。陈庆之得他投奔,为什么会那般厚待和重用了。
                        因此。当临淮王亲自前来军营,将女婿卢柔引荐给他的时候,他简直是高兴坏了。这可是卢柔卢子刚啊!范阳卢氏子弟啊!本该在西魏宇文泰麾下、与苏绰对掌机密的大才啊!
                        周惠二话不说,当即任命卢柔为平南府第六品谘议参军事,与现任太子步兵校尉谢邦同格,并且超过了其父卢崇生前所任的骠骑府骑曹参军。这干脆之极的态度,让临淮王都大感意外和惊喜,很放心的将女婿留在了周惠身边。卢柔则大为感动。深幸自己跟对了人。
                        得知周惠幕府之内的窘态,他当即向周惠建议道:“属下有从叔字……字叔彪,好奇策,颇有机……机悟之名,如今正闲……闲居京中,若蒙将……将军不弃,愿投书相召。必可为……为将军致致之。又有中书省从五品著著作郎……博陵崔士谦,深晓军政……之之术,久有从……从军立功之志,只因其父兄叔伯皆……皆没于六镇乱……乱民手中,诸将又大大多出……出身六镇,俱为尔朱氏爪……爪牙。故而一直未得其其主。今将军独树一帜,若以长史之……之位相待,或可收其其辅佐之功。”
                        “既然是子刚所荐,想来定非虚士,就麻烦子刚代为延请好了。”周惠十分高兴的答道。
                        卢柔却摇了摇头:“不……不是这般说。士谦颇有……有名位。又将为幕……幕府首席,将军最好能……能够亲自延请。以表诚诚心。”
                        “正该如此,”周惠颔首道,遗憾的叹息了一声,“只可惜我已经接受符节,不能轻易出营交结贤士呢。”
                        “将军不……不能出营,但是可以委……委托名位相当的好……好友啊!”卢柔立刻提醒周惠,“属下听说,将军与翊……翊卫府左郎将、河阳县县伯李子宣交……交好,李子宣又……又和士谦相善,将军不妨修……修书予李子宣,让他代……代将军延请士谦入幕。”
                        “好,就这么办!”周惠从善如流,立即派人叫来骑曹参军长孙毅,“你带手下那二十多名缇骑兄弟留在洛阳,听从卢参军的命令。待卢叔彪和崔士谦到达,便护送三位前往广州。”
                        “遵命。”长孙毅拱手应道。
                        “如此就更……更加妥当了。”卢柔笑着点了点头。对于周惠虚心的纳谏态度和周全的处事风格,他心中十分满意。
                        0
                        回复
                        1楼
                        2013-04-14 13:53
                        举报 |

                        凭栏苦笑
                        中护军7周惠却是十分感慨。果然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啊!他知道河北高门中有很多人才,如这范阳卢叔彪、博陵崔士谦,就都不是等闲之辈。前者曾为贺拔胜荆州开府长史,北归后,又得到北齐司徒公杨愔的器重。北齐平阳重镇的建立,即是出自他的谋略,后来平阳失守,高纬不顾,北齐遂亡于周师。
                        至于崔士谦,则为贺拔胜的三荆行台左丞,晚年为北周荆州刺史,南接陈境,东邻齐疆,又有蛮人杂处其间,形势极为复杂。他一面抵御外敌,一面招抚领内,于是境内风化大行,每年朝廷考绩,政绩常为天下之最。
                        可是,就算周惠知道这些人,却也无法与他们结识,更不用说征辟他们入幕。结果这卢柔一来,马上就在那个圈子中打开了缺口,得到了这么两个不错的人才。
                        尤其难得的是,卢叔彪的兄长卢伯举早亡,卢仲宣死于河阴,都没有留下子嗣,本宗只剩下他一人;崔士谦的父亲崔楷守殷州,见六镇乱民势大,于是阖家迁入州城,以示坚守之志,等到城破之后,一家大多阵亡。因此,这两人都没有宗族之累,又和六镇诸将或尔朱余党有深重的家仇,历史上既能投靠与尔朱氏决裂的贺拔胜,如今自然也可以为周惠效劳。
                        卢柔选择推荐这两个人,无疑是花了一番心思。而这投效以来的第一份建议,也可谓是雪中送炭。
                        望着卢柔因长篇大论而涨红的脸色,周惠在感激之余,心中也颇为叹惋和怜悯。作为文士和谋士,虽有满腹锦绣,却偏偏不能持论,这真是难为他了。好在上天还算公平,给了他一副好文思,即使面对“书翰往**百余牒”,也能“随机报答,皆合事宜”。
                        他忽然心中一动,想到了一个主意,于是笑着问卢柔道:“子刚,我听说你极擅属文,不知你读书的时候,口吃是不是好一些?”
                        卢柔生平最忌“口吃”二字,闻言顿时满脸通红:“将军这……这话是……是什么意思?我虽口……口舌不便,但读书时自自然如……如常人一般顺畅!将军若……若要以此戏我轻我,我即即刻便请辞……辞去职务!”


                        14楼2013-04-14 18:14
                        回复


                          15楼2013-04-14 19:09
                          回复


                            IP属地:云南16楼2013-04-14 19: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