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印尼乌戎库隆爪哇犀保育基地的入口宣传,百度冲浪时看到。

这是2011年1月到10月间在乌戎库隆国家公园安装44台红外线摄像机拍手到的爪哇犀母子,结果拍到22头雄性犀牛和13头雌性犀牛的照片,包括5只幼年犀牛。证实爪哇犀牛家族正在扩大,逃过绝种命运。
爪哇犀眼下已知的栖息地印尼乌戎库隆国家公园位于巽他陆架的爪哇岛最西南端,包括乌戎库隆半岛和几个近海岛屿,其中有著名的喀拉喀托活火山。
乌戎库隆国家公园自然风光秀丽,地质研究也倍受关注,特别是对于内陆火山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例证。除此之外,爪哇平原上还保留着最大面积的低地雨林。在那里可见到几种濒危的植物和动物,其中受到威胁最大的是爪哇犀牛。
乌戎库隆国家公园是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最早发现的自然国家公园,公园占地80000公顷,坐落于爪哇半岛的西南部,隶属于西爪哇省,包括乌戎库隆半岛和沿海的一些岛屿等。
1937年帕耐坦和佩康在内的自然保护区成立。
1958年乌戎库隆自然保护区成立。
1992年乌戎库隆自然公园和喀拉卡特岛被定为世界遗产遗址。
遗址海拨从海平面到620米左右。其中乌戎库隆是一处呈长方形的半岛,自爪哇的西南端突出至海,有一条1-2公里宽的地狭与之相联。半岛西南部被三条南北走向的山脉所占据。
该区气候是典型的热带海洋性气候,年降水量在3294毫米左右,10月到4月是降水的高峰期,5月到9月是旱季,月降水量只有100毫米左右,雨季则是400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在25度到30度,湿度很高,在65%以上。
一九九二年二月一日,乌戎库隆和喀拉卡特岛自然保护区被列为世界遗产保护区。
乌戎库隆北、南、西三面环海,毗邻印度洋,广阔的印度洋海域是游览公园的主要路径,而其唯一的内陆边界是东部的弘杰山脉,该山脉的最高峰即乌戎库隆国家公园最高点是海拔六百二十米的弘杰古农峰。这里的动植物主要生存于低地雨林、沼泽、红树林及海滨森林环境里。当您游览爪哇半岛时还可以潜入海底在精致的珊瑚礁丛林中畅游一番,在岛上雨林、沼泽、红树林及海滨森林植被中一个最明显的特征是棕榈树随处可见,而安克-克拉克特岛是在克拉克特火山爆发后形成的,因而岛上的动植物种类比较稀少而且各自的发展历史都比较短,仅仅是一些小的动物和一些鸟类逐渐栖息在这个熔岩遍布的岛上;而在海拔相对较高的山上,植被主要分布在草地、海滨森林、雨林和藓类林中。地域内植物茂盛,遮天蔽日,地面上则生长着众多苔类。乌戎库隆公园是现存的爪哇犀牛的唯一栖息地。
岛上的爪哇虎在1980年灭绝,乌戎库隆国家公园保存着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爪哇犀牛群,而这点正是申报乌戎库隆国家公园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这种稀有的但非常危险的爪哇犀牛群的数量据估计仅为五十至六十头,属于非常稀少,极其珍贵的罕见物种。
每年去乌戎库隆国家公园的最佳时间是四月份到八月份,这段时间里印度洋海域风平浪静,你可以免受晕船之苦,国家公园里为游客提供住宿的地方但不提供粮食,游客们游览时必须自配干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