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着留学能镀金,回国后也能更容易找到好工作,而如今海归的就业形势却发生了变化,起薪低、竞争激烈、难以适应国内环境……随着留学队伍的不断壮大,感叹国内就业难的留学生也越来越多。4月13日,一场集中了众多名校海归精英的公益巡讲活动来到重庆,将“海归就业”的话题再次推至风口浪尖。
现象
调查难题
几十万学费
换来回家待业
名校毕业的王晓,留学四年,家里花去几十万元,原本打算回国一展拳脚,可走了好几家企业,最高的只愿意给他一个月3000元的底薪,与他最低6000元的心理预期相差甚远。“我花了那么多钱去国外深造,回国之后拿的薪水好像跟国内的专科、本科生没什么区别,甚至有些公司宁愿录用他们而不愿意录用我们,真是想不明白。”
另一方面,也有部分企业在抱怨海归。“以前招过留学生,但他们几乎没给公司做过任何贡献,你让他接个国外的单子,但他的英文水平却连件事情都讲不清楚。”一家涉外业务的民企负责人抱怨,大部分本土企业都比较现实,在选择人才时也不会只盯着你是不是海归。
调查
七成以上留学生
回国找工作
自2012年底起,多家机构都出台了关于中国留学生就业的调查报告。社科院于去年底发布的《中国留学发展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留学生输出国,2012年上半年,留学生的“回流”人数就已经超过了23万人次,中国迎来了留学生的“新回国潮”。据报道,超过70%的中国留学生选择回国就业,而且留学回国人员还将继续增加。
难题
海归起薪
远低于心理预期
“目前,海归的就业状况确实到了一个较为尴尬的阶段,一方面留学人数大增,另一方面企业对这部分人的接纳显得越来越谨慎。”智联招聘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对于重庆海归的就业率并无统计,但是大量出现的海归使得“物以稀为贵”不复存在,而随着聘用海归经验的增多,很多企业负责人也渐渐冷静地看待海归员工了。
启德国际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李冬梅表示,海归回国之后,就业压力是存在的,因为他的起薪并不是很高,大概有30%多的人第一份工作年起薪不足4万,超过60%的人第一份工作年起薪不足6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