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驻防制度开始于顺治朝,拓展于康、雍两朝,至乾隆朝形成定制。
“顺治年间,各地八旗驻防仅15000余人,康熙、雍正年间渐增至90000余人,清中叶达10万余人。自此,驻防八旗兵额大体与京旗持平,一直持续到清末。
“康熙至乾隆年间,八旗在满洲的驻防地由15处增至44处,在各省驻防地由9处增至20处,乾隆年间在新疆新设8处。其中,配备在京畿和满洲的兵力,约占驻防八旗总数的一半,而满洲的驻防八旗又占畿辅地区以外驻防八旗的半数以上。相比之下,内地各省八旗驻防,一省不过1-3处。其中又以长江以北较多,湖南、江西、广西、贵州等处未设驻防。内地军事戍守的任务,主要由60余万绿旗兵担任,八旗驻防起监视作用。
“八旗兵丁屯驻在全国70余处重要城镇和水陆冲要,根据需要各设驻防将军、都统、副都统,或只设城守尉、防守尉为其统领,成为了清朝控制全国的重要力量。”
————————————————————————
以上来自维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