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吧 关注:3,820贴子:18,775
  • 11回复贴,共1

关于“北人谚语曰胡孙为马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北宋著名笔记赵彦卫《云麓漫钞》中也说:“北人谚语曰胡孙为马流。”
=====这里的北人原来是指中原以北当时是胡人聚居的地方的胡人,中原人叫猴子是猢狲,而中原以北的胡人叫猴子是“马流”。
原来“马骝”是正宗的胡语词汇!!!!!
现在北方的胡人消失了,大量的胡语词汇也失传了,但可喜的是马骝这个胡语词汇在粤语保留着。所以我奇怪现在的北方和中原地区都没有“马骝”的叫法,原来不是汉语的词汇。汉语至今还有传统中原人说的“猢狲”一词。


1楼2013-05-04 19:35回复

    李时珍也在《本草纲目》中说:“养马者厩中畜之,能辟马病,胡俗称马留云。”
    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写道:“常系猕猴于马坊,令马不畏、避恶、消百病也。”


    2楼2013-05-04 19:37
    回复
      至于马骝传入粤语看来是南下的汉人里混有南下胡人,在教授岭南人中原汉语的时候耻于讲“猢狲”一词,于是搬出赵彦卫《云麓漫钞》中提到的:“北人谚语曰胡孙为马流。” 来忽悠岭南人,诈称是正宗的汉语词汇。粤人望文生义就把胡语词汇当成汉语词汇来学了。


      3楼2013-05-04 19:37
      回复
        [宋]赵彦卫《云麓漫抄》有云:“北人谚语曰胡孙为马流”, 比如鄂伦春语mCɳCC(猴子)、鲜卑语monio(猴子)、柯尔克孜语mBjmEl(猴子)、维吾尔语mBjmUn(猴子),与mlego的读音也很接近,再加上英语的monkey。


        4楼2013-05-04 19:37
        回复
          啊,那我们方言里的形容裸体的名词“红马六共(谐音)与红马不六(谐音)”和这几个单词音好像。。。晋语


          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3-05-05 16:13
          回复
            @冀鲁之声
            看5楼


            6楼2013-05-05 16:31
            回复
              六楼想表答什么??


              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3-05-05 17:13
              回复
                如果你想考证它的阿尔泰因素的话。顺便看一下“云m长解”“米翻Z解”都是过去的意思,源自什么语?现在不用了。注:Z,M也可以不读,读就把他们当成单词的一部分按音标读。我不会打音标,上面的字你就当谐音读哇,不要考虑普通话声调,把解也都成入声,入声“解”是我们方言“间”的读音,有“时候”的意思。


                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3-05-05 17:42
                收起回复
                  原来你要用我的回复来做地域攻击啊。上套了。马骝马骝,马骝”即为“猱”的
                  反切音(使用反切中嵌词规律),“
                  猱”意指猴子,久久相传,原字不见
                  ,只余反切。
                  粤语多说这个词,究竟是汉人传给草
                  原还是草原传给汉人,这个估计已经
                  无法考证了。


                  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3-05-05 17:59
                  回复
                    但是推普之前,我们方言里有很多阿尔泰词。你拿我的方言证明不了什么。那就是完全的阿尔泰词汇。蒙语也有。。


                    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13-05-05 18: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