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这样,一旦智商有了一定量化的概念,每个人不得不面对一些苦恼:比如你是高智商,你一定在集体中做事寻求一种自我能力与自我情感人格的平衡,因此当内心中知道自己比别人优秀时(这里要注意,知道智商的概念与我们本来做事的动机并不是同一的),必然要在情感上寻求优势:这也是大多天才损灭的原因,因为这种自负,要么缺少耐心鄙视外界不再前进(把人群智力比较的优势转化为一种封闭的自信)…要么狂妄至极被孤立或打击(这在中国尤其是,天才要被嫉妒打击);上面针对所谓低情商天才说的。当一个人智商很高,同时又懂得平衡人际关系如何呢?他才华横溢,却不得不躲避集体中的麻烦,有的人嫉妒(暗处),有的人愚蠢(明处),种种的麻烦让他无法被世界理解,而他不得不处于这样的忍耐之中,问题是情绪的忍耐都是不健康的,而且他也不得不付出更多无谓的时间倒平衡人际关系上,没有人懂得他世界的美丽,于是内心中就要有种自认超然的神化(可假若外界都更优秀实际上应该自卑),于是情感中天才很容易要么抑郁要么狂躁,或者双相障碍,最后精神分裂者大有人在。。你去看,纵观人类历史,有成就的天才:艺术家,哲学家,科学家等等,命运大抵悲惨,而成名成就者又只是冰山一角的小部分。但他们才推动了社会革命性的前进,他们是创造社会进步的积极分子(就如同人类是生物物种的天才创造了文明的社会,但人类早起生活却异常的艰难)。所以,一般来说知道自己稍稍聪明就好了,非要把持优势就不得不面对情感上进退两难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