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侯祠屹立在祁山堡的苍松翠柏中,始建于南北朝,现存殿宇系清代重建,分3殿3院,房屋30余间,为硬山顶土木结构。大门外有照壁和戏台,正殿内有诸葛亮的塑像,高约3米,羽扇纶巾,仪态端庄,神情自若,一派宁静致远的超然情态。两旁侍立姜维、杨仪 ,关羽、关兴、张苞等人塑像,是全国现存规模较大的9座武侯祠之一。祠内有历代名人书写的匾额30余面,楹联5副,历代碑刻20余通,这些碑文均以清秀的笔峰,精练的文字,赞美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流芳百世的一生。千百年来,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故事广泛流传,文人雅士热情讴歌,颂扬孔明匡扶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和卓越军事才能,留下了数以百计的优秀诗篇。清代诗人刘方霭《谒祁山庙诗》写道:“胜地登临景色幽,武侯事业震千秋依山立壁埋芳草,指土为粮绕绿洲。历数将终逢主暗,兴师未捷已仙游只今寂寞遗孤庙,带恨河声一水流。”
每年二月庙会,当地居民前来焚香礼拜,络绎不绝。其中老年人最多,他们手执拐杖爬上祁山堡,在诸葛亮塑像前点燃三炷香,亦步亦趋,顶礼膜拜。之后,还要摸摸塑像的手脚,祈求保佑自己眼明耳聪,家谐邻亲,风调雨顺,五谷丰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