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来下我们要做的就是用数据线连接移动电源和手机进行充电,那么问题又来了,这4400mA的电量是否能够全部到达手机的电池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在充电过程中,这些电量还存在着诸多的损耗:
1、电路转换损耗。相信大家都知道,移动电源在充电的时候会发热,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散发的热量其实也就是内置电池的能量。
2、电阻损耗。在给手机进行充电时,移动电源的内置电池与手机电池之间是通过电路板和导线进行连接。我们知道,凡是导体都存在着电阻,没有0电阻的导体(超导体不在此讨论范围)。电阻的主要物理特性是把电能转变为热能,因此在充电过程中,导体就会有热量产生,有热量产生就会有能量的散逸和损耗。
3、电压损耗。锂电池放电的电压不是一成不变的,放电电压的安全范围是4.2V-2.7V,这其中功率的转换也会有差别。一般放电电压范围在3.6-3.9V之间,就能够放出该电池80%甚至更高的电量,而如果在这个范围之外,电量的损耗便会增大。
4、供电损耗。移动电源在为手机充电时不只是给电池充电,还要给其他部件供电,尤其屏幕是个耗电大户。
5、自身运行损耗。充电过程中,移动电源维持自身运行也需要耗电,这些电量同样要由内置电芯供给。
通过以上这些损耗,真正到达手机电池的电量约为4400mAH实际电量的85%,也就是3774mAH。从6000mAH的电芯容量,到3774mAH的实际输出电量,其间大约损失了38%的电量。也就是说,实际转换效率仅为62%左右。接下来笔者附上两张图片,告诉大家一款6000mAH的移动电源,到底能够为手机充几次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