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 题】朱伯kūn@⑴先生与易学研究
【作 者】王煜
【关 键 词】朱伯kūn@⑴/易学研究/学术贡献
【期 号】199802
【总 期 号】245
【页 码】75
【正 文】
〔内容提要〕朱伯kūn@⑴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史家,其主要学术贡献在易学研究方面。他所撰著的《易学哲学史》一书详细叙述并深刻探讨了历代易学中的哲学问题,是我国易学研究领域中具有开创性的重要学术著作。
1923年9月,朱伯kūn@⑴出生于河北省宁河县(今天津市)。1947 年考进清华大学哲学系,师事冯友兰、张岱年两位教授,专攻中国哲学。1951年毕业后留校作冯教授助手,协助他撰著《中国哲学史新编》。一年后院校调整,朱氏改任北京大学助教,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及博士生导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易》学与科学委员会主任,东方国际易学研究院院长,《国际易学研究》主编,以及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
在科学研究中,朱伯kūn@⑴严格要求本身和学生,注意六大问题:1.根据史料说话,缺乏证据则勿空谈或猜测。研究哲学史,非引史料去论证原则或结论,而是从史实导出原则与结论。2.必先熟悉哲学问题,具备哲学头脑,擅长分析和概括哲人的理论系统,不宜列举史料或解释史料而欠分析综合(煜按:英国霍布斯兼重分析与综合。章太炎门徒曹聚仁指出皖派戴震等长于分析,而浙东学派章学诚等善于综合)。3.熟悉哲学史发展全程,兼备通史知识,始能研究专题或断代哲学史。4.掌握外国哲学史,尤其是欧洲的,然后比较中外哲学问题,突显中国哲学特征。5.勿仅传授历史知识,甚至单为某流派辩护,必须客观总结人类思维的成果与教训。6.要勇敢创新,精确论证。勿心急成名,而要仿效蚂蚁啃骨头那般锲而不舍。
英国哲人波普尔贬“心理分析”为伪科学,朱伯kūn@⑴斥卜筮为假科学,积极消泯盛行民间的迷信活动。《荀子·大略》首倡“善为《易》者不占”,朱氏推崇荀子开创儒家解易的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传统。汉代《周易》跃居五经之首,贾谊呵斥算命术士司马季主“矫言鬼神,实尽人财”,即是“卑污”。司马季主狡辩宣称只要心地端正,占术便可治病救人。班固把占筮列于数术(术数)类,以别于经学与子学。卜筮的神秘主义传统发展至明清,民间出现用《周易》名义谈算命的大批书籍,如《六壬》、《火珠林》、《梅花易数》、《四柱命理》、《卜筮正宗》,特色有四项:1.单凭卦象推断个人的吉凶祸福;不解《周易》经传,亦不管卦爻辞的人道教训。2.起卦方法乃掷铜钱(如《火珠林》)、触景生卦(如《梅花易数》),舍弃大衍之数,即揲蓍成卦过程中数学的演算程序,而纯粹取决于偶然的“鬼谋”。3.运用象数学派诠释《周易》经传体例、术语和概念,虚构欠缺生活经验的空洞模式,规定卦象的吉凶意义作为断卦根据,放弃彰往察来的类推思维。4.夸称心诚则灵,即恳切求助则必灵验,这纯属神秘主义的宿命论,毁坏《周易》文化的优良传统,遂受邵雍、张载、朱熹、方以智、王夫之等批判及抵制。
朱伯kūn@⑴教授的主要学术贡献是易学研究。他指出《易》的传播分三阶段,西周是撰“经”阶段,战国时代是写“传”阶段,汉代开始是为“学”阶段;初段没有阴阳观,邵雍先天卦序图始于乾而终于坤;大脑扫描图中漩涡颇似太极图;“照”着讲《易》和“接”着讲《易》各有千秋;占卜很不科学,比天气预测更不准确;江湖术士却夸谈预测学,创办预测公司敛财,对顾客首次收五百元,难怪中国科学院百余院士为了保卫科学而请求当局清除迷信。筮用蓍草,比占卜晚出,理性成份较高。《易》诉诸比附和联想,旨在趋吉避凶,甚至化险为夷。儒家人文主义以善恶分别吉凶,《易传》对《周易》增加忧患意识。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人要摆脱困境,苦于不能掌握命运,唯有用卜筮安慰自我。倘若占得乾卦初九爻辞“潜龙勿用”,病人便耐心养病。卜筮结果往往迎合世俗心理。日本遂生算命公司,此社会心理现象怪在不重视灵验与否,但求慰藉。中国科学院研究员董光璧撰《易学科学史纲》(武汉出版社,1993版),指出筮法非预测学而为原始对策论。帛书《易》有数字卦,象数派必定欣赏,义理派也许不感兴趣了。1995年1 月北京华夏出版社印行朱伯kūn@⑴《易学哲学史》,它本身就是《易》学里程碑了。
【作 者】王煜
【关 键 词】朱伯kūn@⑴/易学研究/学术贡献
【期 号】199802
【总 期 号】245
【页 码】75
【正 文】
〔内容提要〕朱伯kūn@⑴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史家,其主要学术贡献在易学研究方面。他所撰著的《易学哲学史》一书详细叙述并深刻探讨了历代易学中的哲学问题,是我国易学研究领域中具有开创性的重要学术著作。
1923年9月,朱伯kūn@⑴出生于河北省宁河县(今天津市)。1947 年考进清华大学哲学系,师事冯友兰、张岱年两位教授,专攻中国哲学。1951年毕业后留校作冯教授助手,协助他撰著《中国哲学史新编》。一年后院校调整,朱氏改任北京大学助教,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及博士生导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易》学与科学委员会主任,东方国际易学研究院院长,《国际易学研究》主编,以及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
在科学研究中,朱伯kūn@⑴严格要求本身和学生,注意六大问题:1.根据史料说话,缺乏证据则勿空谈或猜测。研究哲学史,非引史料去论证原则或结论,而是从史实导出原则与结论。2.必先熟悉哲学问题,具备哲学头脑,擅长分析和概括哲人的理论系统,不宜列举史料或解释史料而欠分析综合(煜按:英国霍布斯兼重分析与综合。章太炎门徒曹聚仁指出皖派戴震等长于分析,而浙东学派章学诚等善于综合)。3.熟悉哲学史发展全程,兼备通史知识,始能研究专题或断代哲学史。4.掌握外国哲学史,尤其是欧洲的,然后比较中外哲学问题,突显中国哲学特征。5.勿仅传授历史知识,甚至单为某流派辩护,必须客观总结人类思维的成果与教训。6.要勇敢创新,精确论证。勿心急成名,而要仿效蚂蚁啃骨头那般锲而不舍。
英国哲人波普尔贬“心理分析”为伪科学,朱伯kūn@⑴斥卜筮为假科学,积极消泯盛行民间的迷信活动。《荀子·大略》首倡“善为《易》者不占”,朱氏推崇荀子开创儒家解易的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传统。汉代《周易》跃居五经之首,贾谊呵斥算命术士司马季主“矫言鬼神,实尽人财”,即是“卑污”。司马季主狡辩宣称只要心地端正,占术便可治病救人。班固把占筮列于数术(术数)类,以别于经学与子学。卜筮的神秘主义传统发展至明清,民间出现用《周易》名义谈算命的大批书籍,如《六壬》、《火珠林》、《梅花易数》、《四柱命理》、《卜筮正宗》,特色有四项:1.单凭卦象推断个人的吉凶祸福;不解《周易》经传,亦不管卦爻辞的人道教训。2.起卦方法乃掷铜钱(如《火珠林》)、触景生卦(如《梅花易数》),舍弃大衍之数,即揲蓍成卦过程中数学的演算程序,而纯粹取决于偶然的“鬼谋”。3.运用象数学派诠释《周易》经传体例、术语和概念,虚构欠缺生活经验的空洞模式,规定卦象的吉凶意义作为断卦根据,放弃彰往察来的类推思维。4.夸称心诚则灵,即恳切求助则必灵验,这纯属神秘主义的宿命论,毁坏《周易》文化的优良传统,遂受邵雍、张载、朱熹、方以智、王夫之等批判及抵制。
朱伯kūn@⑴教授的主要学术贡献是易学研究。他指出《易》的传播分三阶段,西周是撰“经”阶段,战国时代是写“传”阶段,汉代开始是为“学”阶段;初段没有阴阳观,邵雍先天卦序图始于乾而终于坤;大脑扫描图中漩涡颇似太极图;“照”着讲《易》和“接”着讲《易》各有千秋;占卜很不科学,比天气预测更不准确;江湖术士却夸谈预测学,创办预测公司敛财,对顾客首次收五百元,难怪中国科学院百余院士为了保卫科学而请求当局清除迷信。筮用蓍草,比占卜晚出,理性成份较高。《易》诉诸比附和联想,旨在趋吉避凶,甚至化险为夷。儒家人文主义以善恶分别吉凶,《易传》对《周易》增加忧患意识。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人要摆脱困境,苦于不能掌握命运,唯有用卜筮安慰自我。倘若占得乾卦初九爻辞“潜龙勿用”,病人便耐心养病。卜筮结果往往迎合世俗心理。日本遂生算命公司,此社会心理现象怪在不重视灵验与否,但求慰藉。中国科学院研究员董光璧撰《易学科学史纲》(武汉出版社,1993版),指出筮法非预测学而为原始对策论。帛书《易》有数字卦,象数派必定欣赏,义理派也许不感兴趣了。1995年1 月北京华夏出版社印行朱伯kūn@⑴《易学哲学史》,它本身就是《易》学里程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