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朔风依然凛冽,百姓号寒啼饥。但愿这场大雪是一场瑞雪,明年可以缓解干旱。
秦虎出青城派东门后,策马北上,不几日来到广元地界。秦虎早已探听到消息,心想大家都说和少林寺有关系,北上肯定不会走错方向。
广元大街少了往日的繁华景象,稀稀落落的人群中,大部分是饥民。
饥民见到有马匹住脚,呼啦一下把秦虎围了起来。
秦虎掏出一把铜钱,往人群外一扔,饥民顿时互相争夺起来。
秦虎连忙翻身下马,疾步走向街道右边一家“悦来客栈”。
店小二出门迎接,道:“大爷您打尖还是住店?”
秦虎道:“住店,把我的马匹喂好!”接着扔给店小二一两银子。
店小二鞠躬点头,道:“谢谢大爷,这个您放心。”说话间把马匹牵到客栈后面马厩,还冲着里面喊了一声:“贵客来啦,好生伺候着!”
进的店来,秦虎发现店里陈设算好,只有两人在吃饭。
店家急忙出来迎客,道:“大爷,想吃点什么?”
秦虎解下蓑衣,放下佩刀,抖落身上的寒雪,靠近有窗的一间桌子旁坐定,道:“给我二斤牛肉,一两白干。上好的客房一间。”
店家道:“客房是有,但是……但是牛肉没有了,只有马肉。”
秦虎纳闷道:“为什么只有马肉?”
店家道:“广元地带也是连年旱灾、苛捐重税,百姓苦不堪呀呐,老百姓自己都养活不了自己,那来的粮草喂牛呀。这些马肉都是从驿站弄来的,都是被饿死或者打仗留下来的。”
秦虎点头理解店家此说法,接着拿出两幅画像问店家,道:“店家可否认识这二人?”
店家仔细瞅了瞅,道:“这个女的不认识,这个男的倒让我记起前几日的一个人。”
秦虎道:“什么人?可否与画像一样?”
店家道:“这个人虽然和画像很相似,但是有一点不怎么像!”
秦虎道:“哪里不一样?”
店家道:“那个人的左眼有一块儿黑色胎记,中等身材,看起来像是会武功的人。”
秦虎暗自寻思,这个若人不是梁佩,那又是何人呢?更何况梁佩出门善于乔装改扮,此人必是梁佩无疑。
秦虎道:“谢谢店家。”
店家道:“客官慢用。”
饭毕,秦虎回到房间休息,他仔细考虑如何进行下一步计划。
不知不觉天已放亮。鸡叫头遍,秦虎便收拾行囊,骑马继续北上,他的目标就是河南嵩山少林寺。
话说两边,各表一支。司马傲南早就知道秦虎与梁佩的关系甚好,所以安排秦虎前去跟踪已经后悔不已。随后又安排两个武功较高的弟子跟踪去,青城弟子也是拿着画像见人就问兰夫人的行踪,不几日也来到湖北地界。
自从兰夫人家仆三人急速离开青山派以后,这日也来到了湖北地界。潘福虽然年纪稍大,但是处事谨慎小心,提前早就给兰夫人说好,我们必须走小路,走有树林茂密,能遮挡的地方。兰夫人也很同意老奴的说法,但是毕竟二人还骑马带着个九岁的孩子,行走还是很显眼。
兰夫人道:“潘福,这是哪里呀,峦峰叠嶂,郁郁葱葱,真乃是藏身好地方!”
潘福道:“刚才奴才买饭的时候,早已打听好了,此地叫做神农架。这里应该安全,很少有人到此地来,我们绕山而行,继续北上,相信很快就到达少林寺了。”
兰夫人道:“久闻神农架大名,风景真是秀丽,虽然大雪压枝,但是还是绿意盎然。总听人说“山脚盛夏山顶春,山麓艳秋山顶冰,赤橙黄绿看不够,春夏秋冬最难分。”
潘福道:“夫人,真是好诗句!”
司马文龙这个时候按捺不住了,问道:“娘呀,为什么会叫神农架?难道这里有过神仙吗?”
兰夫人道:“不错,这里的确出现过一位神仙,他的名字就叫做神农。上古时候,五谷和杂草丛生,药物和百花混杂,哪些粮食可以吃,哪些草药可以治病,谁也分不清。黎民百姓仅靠打猎为生,天上的飞禽越打越少,地下的走兽越打越稀,人们的肚子越来越饿。如果谁要是生疮害病,无医无药,更是不死也要脱层皮。 老百姓的疾苦,神农瞧在眼里,疼在心头。”
司马文龙接着问道:“后来呢?怎样给百姓充饥?怎样给百姓治病?”
兰夫人道:“神农苦思冥想了三天三夜,决定亲尝百草,为百姓找一条活路。第四天,他带着一批臣民,从家乡随州历山出发,向西北大山走去。他们整整走了七七四十九天,历经千辛万苦,赶走了一批又一批的虎豹蟒虫,来到一个高山一峰接一峰,峡谷一条连一条的地方。此地长满了奇花异草,异香扑鼻。 神农站在山脚下仰望高山。”
司马文龙道:“他们怎样才能上去呢?”
兰夫人道:“他看见几只金丝猴顺着高悬的古藤和横倒在崖腰的朽木爬来爬去。神农灵机一动,当下组织臣民砍木杆、割藤条,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比照崖腰朽木的机巧搭成了三百六十层藤木架。神农带着臣民,攀登木架,上了山顶,见到了各色药草,密密匝匝地生长在一起。神农高兴极了,当即开始亲采摘花草放到嘴里尝。神农尝百草,曾一日而遇七十毒,每遇毒就嚼灵芝草化解,一直尝了七七四十九天,踏遍了此地的山山水水。他尝出能充饥的麦、稻、谷、豆、高梁,后来成为了我们食用的五谷;他将尝出的三百六十五种草药写成的《神农本草》。”
司马文龙道:“给爷爷看病的吕神医是不是知道此书呢?要不然他的医术这么高明!”
兰夫人道:“不错,后来吕神医得到此书,成了名医。神农尝百草,为黎民找到了充饥的五谷、医病的草药后,来到回生寨,准备下山回去时,却发现遍山搭的木架不见了。原来,那些搭架的木杆,早已落地生根,遇雨吐芽,年深月久,长成了一片茫茫林海。也就在此时,从天空飞来一群白鹤,把他和护身的几位臣民接上了天庭。从此,此地一年四季,香气弥漫。 为了纪念神农尝百草、造福人间的功绩,老百姓就把这一片茫茫林海,取名为“神农架”。
司马文龙道:“哇,娘,真的好神奇,我长大能不能成神仙?”
兰夫人道笑道:“你做神仙干什么呢?”
司马文龙道:“我要锄强扶弱,把坏人杀光,我有了法术就什么也不用怕了!”
兰夫人摸着文龙的头,道:“龙儿真乖,真有志气,将来一定会达成所愿的。孩子做好了,前面是个山坡。”
司马文龙道:“是,娘。”
潘福在前面引路,积雪已淹没马的前蹄,马儿行走尚且苦难,何况是人呢?
忽然,从山坡远处出现一个红点,红点离三人越来越近,而且不停在每棵树之间跳跃。把树上的积雪纷纷踩落下来。
司马文龙惊呼:“娘,那是什么?”
兰夫人道:“不要出声!”
等那红色怪靠近时大家才看清,此物乃一野人,浑身上下长满红毛,体型比人高大,四肢很粗壮,落在积雪的脚印比起熊掌还要大。
红毛野人见到眼前有两匹大马,也吓了一跳,停下脚步,躲在树干后面。
兰夫人的马匹见到此等怪物惊叫起来,前蹄忽然抬高,母子二人差一点翻落马下。
红毛野人见状,“噌”的一声,一跃而起,抱起司马文龙朝山坡东北方向跑跳而去。
兰夫人惊呼:“龙儿…………!”
潘福想要阻拦,已经来不急了,呼喊道:“少爷!……少爷!”
二人只听到远处司马文龙呼喊救命的声音:“娘,救我......!”
声音渐远,直至无声。
这两匹马也受惊过度,带着二人到处乱窜。因积雪太深,二人连同马匹一起滚下山坡!
过了很久,兰夫人慢慢醒来,睁眼一看,光线昏暗,不远处有一道阳光射过来!举头观望,头顶有一个很大的洞,还不停往下散落积雪。
洞口离地约五六米有余,想在此上去谈何容易,更何况二人受伤!
兰夫人自言自语道:“我怎么在洞里,这是哪里?潘福!潘福!”
潘福也渐渐苏醒,道:“哎吆,夫人我在这里,我的老腰快断了!”
兰夫人踉踉跄跄走过去,扶起潘福,道:“潘福,你没事吧!”
潘福道:“我死不了,夫人这是哪里呀?”
兰夫人道:“我也不清楚,好像一个山洞。”
潘福道:“山洞?这里怎么这么暖和?好像春天一样呀。”
兰夫人道:“我也纳闷,难道这是书上记载的冰洞?”
潘福道:“什么冰洞呀?”
兰夫人道:“所谓冰洞,就是夏天季节只要洞外自然温度很高,洞内就开始结冰,山缝里的水沿洞壁渗出形成晶莹的冰帘,向下延伸可达数十米,滴在洞底的水则结成冰柱,形态多样,顶端一般呈蘑菇状,而且为空心。进入深秋时节,冰就开始融化,到了冬季,洞内温度就要高于洞外温度,所以这里温暖如春。”
潘福道:“夫人真是见多识广!”
兰夫人道:“先不要说这些,我们还是想办法出去,先救龙儿再说!”
潘福道:“夫人说的是,都怪奴才好奇多嘴,该打!”
二人接着微弱的光束,靠着洞壁慢慢寻找出口,没走多远,便流水潺潺的声音。
潘福道:“夫人,有水声,肯定有出口。”
兰夫人定睛一看,脚下原来出现一条小小溪,小溪两边杂草丛生,还有各种奇花异草。更加神奇的是,小溪两边居然有几棵柳树,树叶映衬着阳光闪闪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