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西法效应讲的是人们在分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情况下,心境会很快发生相应变化的现象。当然,在其被理论化时,还伴随着那个可怕可悲的实验。
在教授的带领下,参与试验的学生随机分成了狱卒和囚犯。由于当时左派思想盛行,学生们大多崇尚无政府主义和自由主义,反权威,所以扮演狱卒的学生愁眉苦脸反而被囚犯笑话。但随着实验的进行,大家渐渐进入了自己扮演的虚拟角色。后面就是人类不愿看到的一幕一幕,相关介绍的书和资料很多,关兴趣的朋友也可以看看《开卷八分钟》里的简单讲解。
所幸的是,来探班的教授妻子马上发现了事情的不对,她看到一个刚才还谦和有礼的青年穿上狱警衣服后的变化,强行叫停了实验。
本来一直没把40K吧里的事情和这些联系起来,但此前一个吧务讨论帖的一些人的言行,马上把我带到了关于那个实验的情境中。
比如有类似这样的(非原文引用):“觉得XX管得不好,没人管就好了吗”“吧主按照吧规管理没有错”“愿意来就来,不然走”“政策今天不会变 以后也不会变”
字字句句坚定而令人痛心,因为坚定,所以令人痛心。
或者说看不出问题,其实就是问题了。
当然,有人会说一个人的极端言论不代表什么。但其实从恐惧之眼吧比较早的帖子里,能看到战锤两个大吧管基层的普遍心态和思维模式。
1、所谓吧务讨论,只见推挡,不见糅合。多的是单方面的解释,少的是对问题的反思。
2、吧规神圣,令行禁止,无从质疑。
3、所有改变必须是现有框架下的补充和重整,不得与现有框架有任何冲突。
4、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身份立场没有变过。
以上观察可能是我片面而又偏激的浅见,可以当做杞人忧天,无则加勉吧。
但针对这些“或许存在”的问题,我也想提几点:
1、根据形势变化,允许在40K吧做一定的吧务讨论,并根据情况可能会作出适当修正。其实有吧务讨论很正常的,这既不是水,也不是引战。而现在明明是40K吧的吧务,却只能在这里讨论,就当是某种我不能理解的合理性吧。
2、积极鼓励有愿望的朋友建立分吧,缓解主吧压力,也便于资料分检。而不是根据对主吧的认同度,区别对待。
3、管理层是不是可以以更开放的态度,面对吧友的意见建议,而不是以现有尺幅衡量这些意见建议。把什么都往旧规则里套,不符合的就一定是不能被接受的。
4、建议把“不得讨论翻模”改为“不得讨论翻模,揭批与辨伪言论除外”,因为现在网购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少本来针对老玩家的翻模店在种类与交易量上不比正版店差多少,产品图片也差不多。目前营造出的“避谈盗版”的氛围,反而让只是网购的新人缺乏“可能会买到盗版”的意识。
在教授的带领下,参与试验的学生随机分成了狱卒和囚犯。由于当时左派思想盛行,学生们大多崇尚无政府主义和自由主义,反权威,所以扮演狱卒的学生愁眉苦脸反而被囚犯笑话。但随着实验的进行,大家渐渐进入了自己扮演的虚拟角色。后面就是人类不愿看到的一幕一幕,相关介绍的书和资料很多,关兴趣的朋友也可以看看《开卷八分钟》里的简单讲解。
所幸的是,来探班的教授妻子马上发现了事情的不对,她看到一个刚才还谦和有礼的青年穿上狱警衣服后的变化,强行叫停了实验。
本来一直没把40K吧里的事情和这些联系起来,但此前一个吧务讨论帖的一些人的言行,马上把我带到了关于那个实验的情境中。
比如有类似这样的(非原文引用):“觉得XX管得不好,没人管就好了吗”“吧主按照吧规管理没有错”“愿意来就来,不然走”“政策今天不会变 以后也不会变”
字字句句坚定而令人痛心,因为坚定,所以令人痛心。
或者说看不出问题,其实就是问题了。
当然,有人会说一个人的极端言论不代表什么。但其实从恐惧之眼吧比较早的帖子里,能看到战锤两个大吧管基层的普遍心态和思维模式。
1、所谓吧务讨论,只见推挡,不见糅合。多的是单方面的解释,少的是对问题的反思。
2、吧规神圣,令行禁止,无从质疑。
3、所有改变必须是现有框架下的补充和重整,不得与现有框架有任何冲突。
4、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身份立场没有变过。
以上观察可能是我片面而又偏激的浅见,可以当做杞人忧天,无则加勉吧。
但针对这些“或许存在”的问题,我也想提几点:
1、根据形势变化,允许在40K吧做一定的吧务讨论,并根据情况可能会作出适当修正。其实有吧务讨论很正常的,这既不是水,也不是引战。而现在明明是40K吧的吧务,却只能在这里讨论,就当是某种我不能理解的合理性吧。
2、积极鼓励有愿望的朋友建立分吧,缓解主吧压力,也便于资料分检。而不是根据对主吧的认同度,区别对待。
3、管理层是不是可以以更开放的态度,面对吧友的意见建议,而不是以现有尺幅衡量这些意见建议。把什么都往旧规则里套,不符合的就一定是不能被接受的。
4、建议把“不得讨论翻模”改为“不得讨论翻模,揭批与辨伪言论除外”,因为现在网购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少本来针对老玩家的翻模店在种类与交易量上不比正版店差多少,产品图片也差不多。目前营造出的“避谈盗版”的氛围,反而让只是网购的新人缺乏“可能会买到盗版”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