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首先强调了这一点:看专业不要看学校。有些学校名称上就可以看出来是有侧重的,比如电子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那么这样的有侧重的大学就说明它在这一方面是有优势的,所以如果我们想从事这一方面的那就填这样的大学。综合性大学是很坑爹的,我深有体会。从学校上看,山东大学,哦全国前二十的学校,不错哎;但是如果细究我这个光学系专业,就不是那么令人如意了。综合性大学它的排名也好实力也好,都是“综合”起来的。既然是综合,那就有好有差。就山大来说,好的专业有,比如数学系;一般的专业也有,比如我身在的光学系。所以填报综合性大学的时候一定要看清了专业报,而且还要对每一个专业都认真对待。
我不记得光学是志愿上的第几专业来了,反正不是前三。我记得第一个专业就是机械类,不过没有被录取,之后的两个也是这样。于是一个个往后排排到了光学。我会说我对前三稳操胜券所以后面的几个专业都是随便填的么?看这个,哦差不多,填上;那个,也差不多,填上。准确说,只有前三我是研究过一番再填的,后面的就是看着填。所以我六个专业实际上是凑出来的。结果,结果……哎不说了说多了都是泪。所以填志愿,不能有“哎我肯定能上这个专业”的想法,不能有任何的懈怠之情。通知书没下来你永远不知道你能不能上那个专业。
其实不仅是填志愿,任何事都不能想当然,不能心存侥幸。我的一个同学的经历也证明现在只等着高考文化课成绩达到二本线便通过招飞走掉。招飞是条很不错的路,因为飞行员的待遇实在太好了,清华北大的毕业生出来可能都没有这么好的待遇。
这样的情况下,我的那个同学便心生了懈怠。按照他的平时成绩,二本是不成问题的。但是谁想到他最后竟然成了我们班唯一一个没有达到二本线的人。成绩出来之后他父母和他本人都十分惊讶,心想这怎么可能?不过我却不感到什么惊讶,因为我知道他最后几个星期从来没有到学校来上过课。懈怠至此,这样的结果也是可以想见的了。我想他当时的想法肯定就是“哎我现在的成绩肯定能上二本了,干嘛还要去上课”。说这个例子,就是想告诉你们,任何时候都不要想当然,都不可以心生懈怠,认为“我一定可以如何如何”。
然后班主任又强调了这一点:“太空泛的专业不要填”。比如“数学与应用数学”,班主任说这样空泛的名字让人摸不清头脑。“数学系”是什么系?研究数学的?但是数学那么多内容,能一个个全部都研究过来吗?不能。所以照班主任的意思就是,这样太空泛的专业不要填。我们山大的数学系固然很不错,但是这个“不错”不是指数学系本身的不错,而是指数学系的学生转到金融系后的“不错”。据我所知,我们很多山大数学系的学生其之所以学数学,乃是为了以后转金融。至于为什么他们不直接填金融,我就不得而知了。
那么就数学系本身来说,它的出路又何在呢?今年寒假的时候老同学聚了一次会,所谈论的都是些大学、专业、未来的话题。聚会过后我和几个死党一起回去,其中一个死党就是学这个“数学与应用数学系”的。我问他:“哎你们数学系的出来都做什么啊?”他摇摇头说不知道。我惊讶之余问道:“会不会是进研究所啊?”他想了想道:“这个……我也不清楚。哪晓得呢。反正我感觉,我们学的都是些很抽象的东西,感觉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到什么地方能应用的哎……”
就这样,带着班主任的建议,我提交了我的志愿,那是在7月初。填完志愿我便回去了,在家里闲了十几天之后我去了马鞍山的舅舅家玩,那时候我的表弟已经放假了。
————————————————————
————————————————————
复制粘贴一下我的帖子

原帖见
http://tieba.baidu.com/p/2382658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