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思迪吧 关注:6贴子:189
  • 0回复贴,共1

8第八回 弑父皇杨广篡位,杀忠臣奸佞当道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那些庄客,一见次情形知道是来了帮手,全散开了。李渊一行人想也不想,狠抽一鞭子,直奔风陵渡。潼关小道多歧路,李渊随已在宇文成都箭的射程之内,只是上路多折,使不上弓。
渐渐的东方破晓,一丝曙光迎面照来,李渊一勒马,前方一条黄河,水势汹涌,黄浪拍天。身后黄尘之下,宇文成都就要赶到。但见远处晨雾朦胧处浮桥一座,众人立刻赶去。宇文成都赶到,只见李渊已经上桥,渡至一半。张衡捶鞍大嚎,还是走了李渊!宇文成都道:他过了河又怎样?在河东取他人头!说罢也上了浮桥。那朝阳血红,出了山顶,定睛一看,河对岸高坡之上,雄兵数万,旌旗蔽日,手中所执,尽是三丈大戟,腰间所跨皆为回手钢刀。坚盾之后尽是强弓硬弩。大旗上一个“候”字,真实河东三县总兵侯君集。乃是李渊部旧。原来长孙无忌跟随李渊多年,见如此情形,自知那李渊必是改道了风陵渡,于是出了潼关便弃了依仗铠甲,数人皆跨马加鞭飞报前来接应的侯君集,那侯君集亦是跟随李渊帮杨坚打下天地的旧部,先前率两万精兵在黄河渡口迎候李渊。得了长孙快报急忙移兵风陵渡。宇文成都见此状,只是李渊已是龙归大海虎放山林,紧攥手中那凤翅镏金镗,身上麒麟甲抖的哗哗作响。本想一怒之下杀进军阵擒拿李渊,怎奈人困马乏,以少敌多,侯君集则以逸待劳。向着李渊叫道:督工,误会!小侄闻的督工潼关道遇袭,特率人前来护驾……李渊呵呵一冷笑道:令尊有此贤心,李渊亏领,他日定当加倍厚报!说罢拨马离去不顾。
且说秦琼,救得李渊,未敢就留潼关,快马加鞭来到京师,即可倒换公文。怎知发现出来所带公费尽皆给了樊虎,分手时分包袱粗心大意,一包金银全都给了樊虎。自己随身的盘缠没几日便用了个精光。再出京师已是不得不卖马求果腹。人言冯翊二闲庄单家二员外仗义疏财,好结交天下豪杰。你道这单家二员外是谁?此人乃隋唐天地间一英雄,名曰雄信。乃关中第一大豪强,身长八尺,身形魁梧,使得一杆六十斤的金顶枣阳槊,有万夫不当之勇。好结交,使得天下过半数的绿林好强,被尊为绿林总攥舵。前日里其兄长被李渊误伤。见秦琼来,道:我闻的山东有一锏打六州三十七府的好汉,名字换做秦叔宝的,可是在下?秦琼自备落魄,不愿相识,只道自是樊虎,秦琼的同僚。那单雄信大喜过望,自道是有了机会结识英雄好汉。乃花了二百两银子购了秦琼的黄膘瘦马。
且说那杨广多年在父皇杨坚面前表现甚是勤勉自律,实则暗自私下图谋发展势力,结交军将文吏,企图袭夺太子大位。前翻伐陈,就多结交军官,笼络精兵强将。恰逢太子杨勇纳妾青楼惹隋帝不喜,外加杨广一旁撺掇,杨坚竟废了太子,贬谪为王,逐出长安。那杨广在父皇面前隐忍韬晦多年,经此变故,虽然不曾另立太子,杨广势力已是如日中天。
积年之后,隋主杨坚积疾成重苛,夜夜咳血不止,杨广见时机已到,暗令将军麻叔谋控制京都禁军,借太子主政之机外派韩擒虎,贺若弼等一干老将。自恃大势在握,进出宫廷已是毫不顾忌君臣父子之礼。一日见华妃为杨坚事药出来,竟在拉往偏殿,扯衣亲嘴,欲行奸污之事。那杨坚在病榻之中见华妃脸色忽红忽白,一再追问原因,华妃才道:皇儿无礼。杨坚听罢大怒,急令内侍传旨召回废太子杨勇,不料被杨广侦知,杨广派出杀手杀了传递圣旨的内侍,令麻叔谋带精兵进驻宫廷,接管了禁军。同时张衡入内以侍驾为名,喂隋帝喝下了毒酒。对外秘不发丧,矫诏令废太子杨勇来京。杨勇一进宫门,便是羊入虎口。杨广便如此扫清了篡逆之路。
不日杨广矫了一道大行皇帝遗诏,改年号为大业。 那杨广择吉日,易皇服,筑高台,登金銮,承大统,自号炀帝。杨广初掌大权,内惧怕朝野,外欲镇天下,尚书左仆射伍建章乃是先皇开国重臣,内有门生故吏于朝野,外有忠贤之名于江湖。乃令伍建章草诏告知天下并敕封天下文臣武将,谁料那伍建章乃是先皇忠臣,知是杨广弑君篡位,不但决绝草诏,还怒斥杨广上无天意封皇,中无恩义仁德加于海内,下无孝悌以安父母兄弟,实是厚颜无耻,阴鸷下作。杨广大怒令将伍建章一家老少三百余口尽皆斩首。宇文化及奏到:那伍建章有一子,名曰伍云召,是时为襄阳郡守,手握精兵十万不可不除!炀帝便令宇文化及继任尚书左仆射,兼管大司马,于是,三公之中,宇文化及一人独占其二。伍云召闻此噩耗,改旗易帜,誓杀伤京都,手刃昏君杨广,那杨广亦起兵二十万,令韩擒虎为帅,麻叔谋为先锋,并将宇文成都从西夏调回,令为后应,浩浩荡荡起兵征讨襄阳。天下自此流传炀帝弑君篡位,欺娘杀兄,各路有志有才之英雄豪杰以为大道不行于朝堂,纷纷揭竿而起,号为替天行道。
渭州有一柴氏大户,祖上历经朝代更迭不衰,北方战事不断,时有流民,柴氏祖上常发善心,收留过往灾民,发给粮种,几世开荒山百顷。家有塾师,传孔孟之道。这年柴家塾师外出,在市井之中见一流浪女孩,虽衣衫褴褛,却气质不凡。便带回家中,与柴家书塾众学子一同学习。数年之后,渭州刺史府下榜征兵,说是朝廷对襄阳用兵,不敌那云召军,柴家向来忠勇,购良马,招的庄丁百余名,皆由少公子柴绍统领,一起随征。这柴绍忠厚老实,生的英俊伟岸,精熟文武。入军之后随宇文成都部。那宇文化及老贼道是精明,那文帝开国老臣有九位:忠孝王伍建章、靠山王杨林、越王杨素、昌平王邱瑞、宋国公贺若弼、寿光县公韩擒虎、齐公高颖、柱国梁睿、太平县公史万岁。而今,伍建章已被处死,不久前骁将史万岁被杨素构陷致死,梁睿早死,贺若弼,高颖居功早被冷落。邱瑞垂垂老矣,除了皇亲杨林和杨素就是韩擒虎还是个人物。听闻伍建章之子伍云召是个万人不敌的勇将,宇文化及正愁这伍云召和他手下的十万南阳兵,暗忖不如使个“驱虎吞狼”叫老将韩擒虎打头阵,若胜,必是两败俱伤,自己的儿子宇文成都渔翁得利,或许还可以把韩擒虎这把老骨头一起送进棺材;若败,则可指认韩擒虎暗通反贼,买放钦犯。自从杨广登基,早就视这些刚直不阿的老臣为眼中刺。宇文化及的算盘打得好,可谓是是一石三鸟,宇文化及暗自盘算着:哼,韩老贼,这叫送你个有去无回!
话说那韩擒虎自知伍建章那是朝廷忠良,暗自同情,更见一班开国老臣死的死,贬的贬。此次所谓带兵攻伐南阳只是使职差遣。韩擒虎心中忐忑,若不亲自挂帅,一则个朝中建党留下口实,二则若是他人挂帅征讨忠良之后便是丝毫不留情面了……觉得甚不是滋味。韩擒虎怎不知那宇文化及乃是奸佞小人?只是身为开国元勋,柱国王侯,越是需得敬小慎微,贺若弼,高颖便是不懂得这个道理。而今年逾花甲,中寿者墓之拱矣,再难理会朝中几个得势的权臣。一路轻叹缓行。
且说那伍云召,乃是隋唐天地间第五条好汉,出身名门,伍建章乃是开国功臣,敕忠孝王,官居右仆射。伍云召封节度使,统兵十万镇守南阳。伍家世受国恩,本无二心,谁知一夜梦碎,伍建章一夜三百余口满门抄斩,只有马夫伍保跑回南阳报信。朝廷讨伍大军到时,云召早已准备,南阳三军尽是白旗白甲,修城濠,备守战之具。
云召闻得炀帝大军到来,先锋麻叔谋已在前叩关,气的浑身抖擞,立于城上大骂:狗头不知深浅!昏君不辩忠奸!杀我父兄,此仇不共戴天!我本欲提兵杀上长安,砍了那昏君的狗头,却有尔等先来送死,看我先砍了你这匹夫!正是诗云:
衔泪远祭亲仇恨,星气衰落世道浑。
家国忠孝古难全,英雄难报忠义魂。
预知后事看下集:破南阳云召落魄,献谶纬李渊得道。


IP属地:浙江1楼2013-06-15 11:5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