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落凡尘吧 关注:547贴子:137,389
啊哈~我整理滴~不时更新要是楼主坑了也别在意哈


1楼2013-06-15 20:31回复


    2楼2013-06-15 20:33
    回复
      2025-08-04 14:17:0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中宗武皇帝——孙策
      年号:光化
      谥号“中宗”
      庙号“神功让德文明武”
      享国十一年,驾崩于景炎十六年,葬于定陵。
      皇后乔氏,黄龙朝封为慈宁皇太妃,景炎朝封为东太后,亡后恢复孝宁的谥号,以皇太后之礼葬入定陵。
      子嗣:
      皇长子孙绍,孝宁皇后所生,作为中宗唯一的儿子,早年享尽荣华富贵,性格倔强,桀骜不驯,中宗对其十分宠爱,屡次赦免孙绍的大过,中宗逊位后,孙绍离开朝堂,漂泊江湖,不再过问政事。黄龙朝高宗封其为鲁侯。景炎初年进封代王,景炎二十六年孙登令其承袭珬王爵位,谥曰:穆。


      6楼2013-06-15 20:55
      回复
        高宗德皇帝——孙权
        年号:黄龙
        谥号“高宗”
        庙号“神仁文义武俊德”
        享国十八年,驾崩于景炎三十年,葬于昭陵。
        皇后华氏,黄龙朝封为孝安皇后,景炎朝称皇太后,驾崩于景炎二十二年,与高宗合葬于昭陵。
        子嗣:
        皇长子孙登,孝安皇后所生,五岁立为太子,十二岁即位,景炎帝。
        皇次子孙虑,慈徔贵妃(纶妃)于羁海岛所生,景炎末年归朝,孙登驾崩后迁居武昌,光和朝追封为颍康王。
        后宫:
        中宫皇后——华氏,谥号孝安皇后。华胥国王之女,早年即嫁给孙权,生皇长子登。高宗离开后,儿子孙登尊她为孝安皇太后,先居于福寿宫,后移居下邳,葬入昭陵与高宗合葬。
        西宫皇贵妃:
        慈径贵妃——张氏,太傅张昭侄女,宣武将军张杰之女,未为孙权诞下子嗣,景炎朝封为太妃,后以谥号安宁葬入昭陵。
        慈徔贵妃——甘氏,甘宁义妹,穿越而来,颇受孙权宠爱,生皇二子孙虑,于孙权厮守羁海岛直至死去,景炎末年,以皇贵妃之礼葬入昭陵,谥号安明。
        东宫贵妃:
        淑妃——黄氏,黄盖之女,未为孙权诞下子嗣,后以谥号安奉葬入昭陵。
        德妃——周氏,大将军周瑜表妹,颇有姿色,被选入宫内,未为孙权诞下子嗣,后以谥号安至葬入昭陵。
        贤妃——朱氏,大司农朱义之女,未为孙权诞下子嗣,后以谥号安原葬入昭陵。
        宸妃——顾氏,左丞相顾雍之女,未为孙权诞下子嗣,后以谥号安和葬入昭陵。
        北宫诸妃:
        婉仪、婉媛、婉容、婉华、婉宁、婉婕、婉妤、明仪、明媛、明容、明华、明宁、明婕、明妤、充仪、充媛、充容、充华、充宁、充婕、充妤、顺仪、顺媛、顺容、顺华、顺宁、顺婕、顺妤
        均未为孙权诞下子嗣,葬于昭陵陪陵。
        南宫昭仪:
        良仪、良媛、良容、良华、良宁、良婕、良妤、荣嫔、祥嫔、馨嫔、华嫔、沫嫔、德嫔、华嫔、楚嫔、惠嫔、羽嫔
        均未为孙权诞下子嗣,葬于昭陵外陵。


        8楼2013-06-15 21:05
        收起回复
          你爷爷看到一定很开心,他凭空多了几位如花似玉的妃子


          9楼2013-06-15 21:06
          收起回复


            11楼2013-06-16 21:47
            回复
              此贴收藏了慢慢看
              哎呀,我什么时候私生了一个儿子来着……
              看我糊涂了,哈哈哈哈哈


              14楼2013-06-17 00:52
              收起回复
                顾氏
                顾氏世居江东吴郡,江东名门之一,早在中宗统一江东时就在吴国为臣,高宗认为他:淡于爵禄,廉洁自奉,以国事为重,忠心辅政。并深得孙权及朝臣的信任和敬重。高宗离开前,将太子和军国大事交付给他和太傅张昭,仕东吴为相19年,以德辅政,多进良言,使东吴邦内清肃,国富兵强。 在朝秉公执正,不为权势所屈,虽每每和颜悦色进谏,但不苟合取容。
                丞相——顾雍,平尚书事,封醴陵侯。
                谥号“忠肃”
                成宗又追封其为温裕王。
                子嗣:
                顾邵,官至豫章太守,承袭温裕王爵位。
                顾穆,官至宜都太守,承袭醴陵侯。
                顾济,骑都尉,嗣侯。
                顾裕,顾徽之子,顾雍之侄,少知名,位至镇东将军。
                顾氏为人低调,关于顾雍这个人,他不出名也不是偶然的,因为他不是一个贪功好利之人,即使处在高台上,顾雍也一样一尘不染,不与其他人争功,更不贪赃枉法。顾雍一生都竭忠尽智辅佐着高宗的少子,直至其统一天下建功立业,顾氏的后人们世代在吴国为官,东宫贵妃宸妃的封号皆时代出自顾氏家族。


                15楼2013-06-17 21:07
                收起回复
                  2025-08-04 14:11:0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张氏
                  张氏为中原大族,汉末避乱江东。
                  太傅——张昭,封淮陵侯、加紫金光禄大夫。
                  谥号“忠恕”
                  成宗追封其为上国柱、一品公,葬高宗墓旁。
                  子嗣:
                  长子:张承。景炎朝封散骑常侍,章和朝顾命大臣,封零陵侯。
                  次子:张休。张昭死后,成宗封其为秣陵侯,章和朝为中卫军。
                  张氏一脉世为江东大臣,其祖张昭在吴国统一天下前立国四世,作为成宗的老师,张昭对成宗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成宗统一天下后,曾对张昭说:朕将封先生为侯,世袭罔替,何?张昭对曰:子孙自有子孙福。成宗曾对大臣说过,张昭是吴国的周公,此后张氏一族世居江东,代代为官,子孙张怡、张焕分别在永嘉朝、景元朝封王。
                  子孙:
                  张韬:张承之子,承袭零陵侯爵位,官至东卫军大将军。
                  张震:张承之子,庐江郡司马。
                  张昕:张休之子,娶孙登之女山阴公主孙和义,封孱陵侯,官至辽东太守,加忻州牧。
                  张光:张休之子,郎中令,承袭秣陵侯爵位。
                  张怡:张震之子,永嘉朝平定胡羌部落,受封为平裕王。
                  张焕:张光子孙,景元朝拥立懿宗有功,平定边患,捕获乱党,受封为恭顺王。
                  直至末代,张氏的子孙依旧在吴国朝廷为官,张氏世代与各贵族通婚,多出后宫贵妃、皇贵妃,甚至皇后。


                  16楼2013-06-17 21:11
                  收起回复
                    鲁氏
                    鲁氏世居临淮东城,乃当地豪族,汉末避乱江东,与周瑜一起投奔了高宗,高宗与之夜谈,大喜,赏赐良多,并将鲁肃母亲接致曲阿,高宗评价他说:孤亦子敬英爽有殊略,孤始与一语,便及大计,与禹相似,故比之。鲁肃在辅佐高宗巩固基业,并为之谋划天下立下了大功。后高宗隐退,仍让儿子孙登重用他,周瑜辞去大都督之位后,孙登封鲁肃为新的水军都督,镇守荆州。
                    鲁肃——庐江郡王,成宗后封其为渤郡王,江东重臣,水军都督,领荆州刺史。
                    谥号“忠恭”
                    追封为大司马、光禄勋。
                    子嗣:
                    鲁琦:鲁肃长子,官至侍中,承袭渤郡王爵位。
                    鲁伊:鲁肃次子,官至御史中丞,后获罪,流放交州。
                    鲁皓:鲁肃三子,官至游击将军。
                    鲁氏在成宗后封为郡王,从此世居渤郡,成为一方豪族,子孙多在宫中为官,经商贩卖,无所不往,成为东吴的一个传奇。


                    17楼2013-06-17 21:36
                    收起回复
                      写得都是我朝留下的缕缕执念啊


                      IP属地:福建18楼2013-06-19 20:15
                      收起回复
                        追封:
                        孙钟——太宗孙坚之父,追封为“仁祖”,谥号“绍天运德钦仁圣皇帝”,葬于淮南皇陵。
                        子嗣:
                        长子孙羌,官至昭义中郎将,早逝,追封为赵侯。
                        次子孙坚,吴国始祖,太宗扬皇帝。
                        三子孙静,官至豫州刺史,封承安侯,后又加封为虞侯。
                        孙耽——仁祖孙钟之父,追封为“熙祖”,谥号“圣熙文渊武戴仁皇帝”,葬于淮南皇陵。
                        孙国——熙祖孙耽之父,追封为“襄祖”,谥号“弘毅肃穆思文烈皇帝”,葬于淮南皇陵。
                        孙俢——襄祖孙国之父,追封为“懿祖”,谥号“体乾应历隆功盛皇帝”,葬于淮南皇陵。
                        孙邃——懿祖孙俢之父,追封为“德祖”,谥号“立极英武睿文神皇帝”,葬于淮南皇陵。


                        19楼2013-06-19 21:08
                        回复
                          吕氏
                          吕氏为江北氏族,然汉末大乱,家道中落,吕氏之祖吕蒙十六岁便南渡长江,依附姐夫邓当,邓当死后依附中宗孙策,在孙策身边做事。中宗退位后,高宗即位,讨伐黄祖,击破黄祖水军,获悉丹阳、豫章、庐陵三郡的山越少数民族起事。高宗引军返回,吕蒙随军征讨。至豫章郡,高宗令吕蒙与别部司马黄盖、韩当、周泰等率兵镇守险要。吕蒙以武力平定了本地区起事的山越族人。后破曹军,守夷陵,受封为中陵侯。周瑜隐退后,吕蒙接任了吴国都督,统领解忧兵团。
                          俊郡王——吕蒙,初封偏将军、中陵侯,后领虎威将军,景炎一统天下后,封为俊郡王。
                          谥号“庄”
                          追封为吴国大都督、一品公
                          子嗣:
                          吕琮:吕蒙长子,官至庐江太守,后因罪罢官降为庶民。
                          吕霸:吕蒙次子,官至庐江上甲左护军,承袭俊郡王爵位。
                          吕睦:吕蒙幼子,官至内务佐领,孙登之子孙潃的护卫,后随孙潃到质杉封地,为质杉国司马。
                          吕蒙于军务倥偬之际,仍勤於修学读书,并致诸实用,俾成一代名将之资。勇斩陈就,破黄祖、朱光;智擒郝普、关羽。他忠於孙吴,对高宗尽心力筹谋。高宗去后,成宗年幼,吕蒙和周瑜、陆逊尽心尽力的辅佐成宗,周瑜之后吕蒙接任都督,有吕氏家甲趁机劝吕蒙独揽军权,挟天子以令诸侯,吕蒙大怒,斩下家人人头,亲赴皇城大明宫向成宗请罪,成宗大赞了吕蒙忠义,加封其为鸿胪寺卿。吕蒙之后,吕氏便世居俊郡,成为东吴大族,而后吴国历朝中,皆有吕氏子孙为官,为后世吴国立下大功。


                          20楼2013-06-21 20:04
                          收起回复
                            登宝宝辛苦了


                            22楼2013-06-23 17:24
                            回复
                              2025-08-04 14:05:0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IP属地:云南24楼2013-07-01 16:0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