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人吧 关注:94贴子:517
  • 2回复贴,共1

卢米埃尔兄弟简介及相关--『现代电影之父』【图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纪录片是电影的长子,故事片的穷兄弟,它始终伴随着电影的行程,时而显赫,时而低迷,却又始终拥有忠实的受众群。纪录片走过一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期间,璨若星辰的纪录大师与波涛汹涌的美学思潮创造了一次次辉煌。而且,每一次的起伏总是与社会变革的焦点纠结集交在一起。正如纪录大师伊文思所说:哪里燃烧我就到哪里去,我总是置身于世界的大事件中。 

而重新梳理这一切,我们不得不回到电影的最初源头,从卢米埃尔兄弟说起。1895年12月28日,法国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在潮湿和昏暗中,卢米埃尔兄弟放映了几部影像短片:《工厂的大门》、《拆墙》、《婴儿喝汤》、《火车到站》。人们看到女工们穿着衣裙,软边帽上插着羽毛,三五成群,边说边笑地步入厂区的入口;火车站的月台上,男女老幼正在等候火车的到来,列车从远处驰向月台……

迷失在纷繁芜杂的影像时空,或许我们已经忘却,当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在1895年造出仅重5公斤的活动摄影机的时候,它就成了把现实生活如实地拍摄下来的理想工具。而在那天晚上,首次公开棉世的《火车进站》、《工厂大门》等短片,作为世界电影开山作品的同时,也是世界纪录片降落尘世呼出的第一声,甚至在先天就打上了“民间纪录影像”的烙印。

在电影萌芽时期,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摄影倾向:一种以卢米埃尔兄弟为代表,主要在现实中去捕捉生活现象,银幕上展现的就是人们身边的琐事;一种以梅里爱为代表,主要记载舞台上已经加工的虚构的生活图画。沿着这两种创作方式,发展成后来的纪录片和故事片两种片种。这两种倾向反映到故事片摄影中来,又逐步形成两种不同的流派:绘画派和纪实派。

卢米埃尔兄弟的电影机由一个暗箱组成,内有使35毫米片孔胶片间歇运动的牵引机构和遮光器的转动机构。它备有一个摄影镜头,以每秒12幅的频率摄影。画面静止时,遮光器开启,胶片曝光,遮光器关闭时,胶片向前运动,这样便得到了负片。然后取下镜头,将负片装到机器上,与另一条未曝光胶片贴在一起,在光源照射下运行,曝光后得到正片。电影机还配有放映镜头,装上胶片后,使机器置于灯泡的照射下,光束穿过胶片和镜头,摄影机变为放映机。

正是在这“活动电影机”的呼呼转动中,卢米埃尔兄弟和他们的摄影师们摄制了以《火车进站》、《工厂大门》等为代表的最初一批纪录片,由此成为纪录片的开山鼻祖。



1楼2007-08-07 08:05回复
    • 58.252.219.*
    有中学历史教材书说"现代电影之父"是美国的著名导演格里匪斯,请较正一下.


    5楼2008-10-14 08:43
    回复
      • 123.54.211.*
      回复:5楼
      到底是谁啊?
      格里匪斯或是卢米埃尔?


      6楼2010-07-04 17: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