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吧 关注:239,998贴子:6,810,104

回复:对于蔡铁鹰老师的一点质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不同意楼主的观点,我认为所谓话头的由来是因为《西游记》这部小说的成书过程而来的,西游记成书的社会主流意见是几百年间群众创作和文人创作相结合而形成的,我们姑且不论作者到底是不是老吴,就暂定是A创作的,A创作的时候肯定不是空穴来风随口捏造了这么长个故事,他一定是按照已有的现成的或是看来或是听来的话本,结合自己的知识积累和当下生活风气以及自己的想象创造出来的,而这些话头很有可能就是他所看到的《西游记》各种本子或者他听到的版本里本身就有的,他只是继承并加工了留下来,有一些还成为后文的铺垫,难免让我们后人联想到这些话头有什么含义或者隐含,当然另外一些就真的成了话头。
楼主对蔡教授观点的质疑,鄙人不敢苟同。文本派和考证派肯定有差别,但是我通过阅读蔡教授的著作后我认为蔡教授在对《西游记》的研究中并没有偏废一方。关于小说研究的方法每个人都有不可能一样,侧重点不同得出来的结论也可能不同。考证派力求发掘线索引用线索来考证,这本身就是充分发挥学者创造力的过程,通过证据联系起来可以推出k结论,但也可能推出M结论等等,但反过来从结论推条件可就不一定了,这样的思考方法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楼主自己也说了,人文学科并不是数学,能100%保证是正确的,鄙人以为言之有理自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观点不同求同存异呗~~
我也是今天正好看到这篇帖子了,就顺带恢复下,说得不好大家多批评~~


IP属地:山西53楼2015-04-14 01:13
收起回复
    反驳之前先说明,楼主精神可彰,行文也很不错。
    楼主通过驳斥蔡老师,进而论证自身“修行是西游记的主旨”的观点。通篇看来,主要通过蔡“非100%确定”来论证其“定论”可信度不足,进而得出自身“修行”观点。但其实牵强,论证乏力。
    首先,对蔡所持的观点不正确。学术研究不会去追求100%,而是讲求一个置信区间,通常为95%的置信区间。也就是说,通过数据整理之后,绝大部分数据是落在预测区间内的,就可以认为结论是可信的。这里讲一个“结论”概念,英文conclusion, 一般研究下的是结论,而不是定论。定论好比1+1=2,是为之后所有推论立下的基础,但本身却是无法自证。
    其次,即便蔡的研究只是提供一个可能性,并且可能性不高,也并不足以证明楼主观点。对西游含有大量修道内容这一事实,蔡老师提出一种A观点,楼主也提出“说明吴承恩极好丹道”的B观点,还可以有C,D,E等等观点,这里楼主犯了非A=B的错误,事实上是不成立的。也就是说,削落蔡老师的研究并不足以增加楼主观点的可信度,而必须提出自身独立和严谨的论据。我通读了14楼链接里的文章,写得很好啊。
    最后,楼主对“五谷轮回之所”的解释很牵强。诚然,不执著于表象的精神是很令人向往的,但回归到现实,则会发现将这一精神演变到丢像入厕,是所有宗教都不会推崇的,反而常见的是因亵渎信仰引发争执。有志于推行道家修行的人不会这么写的。完全有很多其他方法来表现这一精神,没有必要斥诸极端引发纷争。


    54楼2015-04-14 12:43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55楼2015-04-15 01:41
      回复
        好。


        IP属地:陕西56楼2015-09-26 13:50
        回复
          《西游记》的宗旨在第一、二回中就十分明确: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这文中的主题思想或中心思想即便小学毕业生都能找出的事情,而有些专家教授硕士博士硬是视而不见避而不谈,奇了怪了!这指鹿为马黑白颠倒的研究结论与目的实在令人弗解!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9楼2017-08-27 23:06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1楼2024-09-23 21: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