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渊羡鱼吧 关注:37贴子:1,272
  • 6回复贴,共1

< 荷叶尔°>│资料│品大清王朝(一):准噶尔汗国神秘消失之谜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文系转载,原文作者一蓑烟雨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13-07-27 20:58回复
      一、准噶尔部简介
      准噶尔部落是属于蒙古族的一支--卫拉特蒙古,这是个历史悠久的部族,在各个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称谓,元朝称翰亦剌惕,明代称瓦剌,清代称卫拉特,亦称厄鲁特、额鲁特或西蒙古、漠西蒙古。国外则称之为卡尔梅克。(现俄罗斯伏尔加河下游有个卡尔梅克共和国,其民族成分也属于西蒙古人的一支。)明末清初之际,卫拉特蒙古分为和硕特、准噶尔、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四大部落。准噶尔统治家族为元臣孛罕后裔绰罗斯氏。准噶尔部分布于巴尔喀什湖东南的伊犁河、楚河、塔拉斯河流域。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楼2013-07-27 20:59
    回复
      2025-08-05 13:57:5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二、准噶尔汗国的建立(1640年)
        1625年,准噶尔部强盛起来,其首领哈喇忽刺对外抗击沙俄,对内与喀尔喀蒙古抗争,并与和硕特争夺盟主地位。1634年,准噶尔部的首领哈喇忽剌去世,其子巴图尔继承了他的事业,不断扩大自己的领土,并在1638年在博克塞里(今博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建成自己的都城,1640年,制定了《卫拉特法典》,正式建立了包括厄鲁特各部和一些突厥部落在内的准噶尔汗国,巴图尔被称为巴图尔珲台吉,连续两次击退俄国的侵略,迫使俄国承认了自己的独立并与之建立了外交关系,两国互通贸易。清朝是在1644年建立,准噶尔汗国要比它早立国4年。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楼2013-07-27 21:00
      回复
          五、准噶尔汗国的败亡(1745-1757)。
          1745年,噶尔丹策零去世,其子策妄多济那穆扎勒即位,称为阿占汗,他年少荒唐不理政务,并且囚禁了替自己管理国家的姐姐鄂兰巴雅尔,致使姐夫萨英博落克秘密拥立阿占汗的异母兄喇嘛达尔扎,杀死了阿占汗,汗国陷入长年内乱。1752年,策妄阿拉布坦弟弟大策零顿多布的孙子达瓦齐联合策妄阿拉布坦的外孙阿穆尔撒那,最终消灭了萨英博落克和喇嘛达尔扎的势力,达瓦齐自立为汗,这又引起阿穆尔撒那的不满,1755年,阿穆尔撒那投奔清朝,并作为向导进攻准噶尔汗国,达瓦齐率军抵抗,大小战役数十次,终因寡不敌众而败,达瓦齐被清军俘虏。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7楼2013-08-01 23:34
        回复
            清朝此后对厄鲁特蒙古采取“众建以分其势”的政策,封阿睦尔撒纳为辉特汗,班珠尔为和硕特汗,车凌为杜尔伯特汗,噶勒藏多尔济为绰罗斯汗。但阿睦尔撤纳并不满足于这种安排,执迷不悟,不顾力量悬殊,继续着祖宗们的老路,又叛清自立。这一次终于使乾隆皇帝龙颜震怒,对这个屡降屡叛的老冤家失去了最后的耐心,决心用霹雳手段解决这一心腹大患。整个准噶尔部的末日到来了,清将兆惠在迅速击败阿睦尔撤纳后,立即奉旨将留在故地和被俘获的约十几万准噶尔人全部就地斩杀殆尽。阿睦尔撒纳败逃哈萨克,1757年在哈萨克首领阿布责追捕下,逃入俄占区谢米巴拉丁斯克,得痘身亡。至此,强盛一时的准噶尔汗国在内外交困中灭亡,历时115年后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昔日辉煌的草原帝国变成了一个冰冷的历史和地理名词。(也有资料说大约有十万准噶尔老幼妇女逃往阿富汗和哈萨克斯坦避难侥幸逃脱。)


          8楼2013-08-01 23:35
          回复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清廷对准噶尔部的战争,关系到新疆、青海、西藏、蒙古的统一问题,战争胜利的结果是清廷在这些边疆地区建立起了巩固的统治。特别需要提到的是,准噶尔部的首领从噶尔丹到策忘阿拉不坦到葛尔丹策零再到阿睦尔撒那,都与沙皇俄国有密切关系,受到沙俄的策动和支持。(阿睦尔撒那遁入俄罗斯后,清军在缴获中,发现有俄罗斯诱使其加入俄罗斯国籍的信件。)所以,清廷对准噶尔部的斗争,在当时的国内外形势下,实属必要,对于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0楼2013-08-01 23:36
            回复
                不管怎么说,准噶尔部的消失都是人类历史上一个巨大的悲剧,它不是哪一个人的责任,而是当时的历史形势下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毫无疑问,假如没有人类贪欲驱动下的战争,就不会有这个悲剧,今天在卫拉特那片美丽的草原上,一定还生活着彪悍的准噶尔人的后裔,那将是一副多么美好的景象啊!只可惜,历史就是历史,它只有真实的存在,既不容许隐瞒,也永远没有假如……


              12楼2013-08-01 23: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