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几句话原话记不清了,只记得大意。一句是,有些人物被创造出来后,就有了灵魂,甚至连作者也无法掌控。还有一句是,作者应当展示给读者,而非告知。还有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也不知道金庸是不能完全掌控张无忌还是作者大人有意为之,书中所描述的张无忌为人处事和情感归宿与后记中的很不一致。我只看过三联版,没看过新修版,手头也没书,所以只能大体说说。记得后记里说张无忌优柔寡断,不是搞政治的。但是书里的无忌大事上果决刚毅,只是感情上分不清而已。而且政治又不是只有阴谋诡计,无忌知人善任、善于纳谏,如果是守成之主,大概就能做到垂拱而治了。不过守成之主很难有他这样的威望。若想做开国之君,军功是个软肋,他只做了一次动员大会吧,没指挥过战争,也没制定过战略战术。
新修版后记说无忌没有选定最终伴侣,但是小昭做了波斯明教的教主,没那么容易想不做就不做吧。殷离,张无忌对殷离有男女之情吗?周芷若,殷离没死,谢逊也没事,武当派虽然和她有过节,但和赵敏代表的国仇家恨相比,武当诸侠也是宁可张无忌选周芷若吧。一句话,不管周芷若犯了多大错,有赵敏这个天生仇恨值满值的在,明教、武当等等肯定支持周芷若做明教教主夫人!但张无忌呢?周芷若要他不能和赵敏拜堂成亲后,他说他们有婚约,但也没拜堂。他这意思其实是和周芷若做交易吧,他同意不和赵敏拜堂,来换取他和周芷若的婚约作废。这么一个个地看下来,若说张无忌没选定赵敏,那他选了谁?
这几天在天涯看帖,其实是看霍粉用那楼主的逻辑驳楼主。不过这几天周赵之争也挺厉害的。挺周派的理由大致就是后记里说张无忌没选定伴侣、赵敏倒贴、十年八年、张无忌打赵敏不打周芷若……在我看来,后记、作者言论没有小说内容重要;在感情上,赵敏、周芷若都比张无忌主动。不过挺周的只说赵敏和张无忌在一起对不起父兄,怎么不说周芷若对灭绝发的那个毒誓,周芷若要和张无忌在一起,父母、师父、后代子孙通通跑不掉,这可比赵敏严重多了!挺周的只看到了周芷若说十年八年之后张无忌只记得周芷若,没看到张无忌自己想的还有小昭、殷离、赵敏。至于打人,我记得张无忌知道荒岛上的事情是周芷若做的以后,他是窃喜的。他又不精分,他都暗自高兴是周芷若做坏事,这样他就可以和赵敏在一起了,怎么还会生气?他对赵敏明明是爱之深责之切。对周芷若,一是过去很长时间了,而且之间又发生了很多事情,这时张无忌为殷离报仇的心念已经很小了。二是,他逃婚,这是很对不起周芷若的一件事。不管前因后果如何,张无忌不会用别人的错误来为自己开脱,他做了一件对不起周芷若的事,在他看来,足以抵消周芷若做的所有对不起他的事。还有说最后张无忌是送赵敏去蒙古,不是陪。张无忌送赵敏去蒙古,然后他自己也不回来了,不陪赵敏,他还干啥?就连周芷若也问的是他还回来吗,不是什么时候回来。
再说说十年八年和不能拜堂。我怎么觉得周芷若此举的实际作用应是帮忙而非她认为的捣乱呢?张无忌要真想和赵敏结婚,拜堂不过是个形式,是汉族礼仪,他们可以用蒙古族的礼仪来结婚。张无忌并不是拘泥于誓言的人。为了救明教的人,他可以不顾张三丰的告诫加入明教,还当了明教教主。为了他自己,他可以遵守誓言,但为了别人,就不一定了。
退一步来讲,即使张无忌真的只是和赵敏同居而不成亲,那又如何呢?张无忌的性子就是别人对他好一分,他对别人好十分百分;他对别人有一分不好,就足以抵消别人对他十分百分的不好。赵敏对他的好,他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对赵敏的不好,误会赵敏、不给赵敏名分。赵敏又聪明,退一万步来讲,就算张无忌不爱赵敏,就凭这两点,赵敏也可以拿捏他一辈子。要有了孩子,只怕张无忌连那点小心思都不剩,只记得赵敏为他付出多少了。
更好笑的是,有人一直提历史上王保保的妹妹命运如何悲惨。我没明白这是怎么个意思,难道他以为历史上王保保妹妹的结局就是小说里赵敏的结局?小说是小说,历史是历史,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吗?要说历史,历史上有张无忌吗?有周芷若吗?后来又扯什么汉族蛮夷之类的扯得更远了。
PS:以前没注意到周芷若腿软脚软扑怀什么的,难道是因为张无忌对此没啥反应,所以我也就没啥印象?
也不知道金庸是不能完全掌控张无忌还是作者大人有意为之,书中所描述的张无忌为人处事和情感归宿与后记中的很不一致。我只看过三联版,没看过新修版,手头也没书,所以只能大体说说。记得后记里说张无忌优柔寡断,不是搞政治的。但是书里的无忌大事上果决刚毅,只是感情上分不清而已。而且政治又不是只有阴谋诡计,无忌知人善任、善于纳谏,如果是守成之主,大概就能做到垂拱而治了。不过守成之主很难有他这样的威望。若想做开国之君,军功是个软肋,他只做了一次动员大会吧,没指挥过战争,也没制定过战略战术。
新修版后记说无忌没有选定最终伴侣,但是小昭做了波斯明教的教主,没那么容易想不做就不做吧。殷离,张无忌对殷离有男女之情吗?周芷若,殷离没死,谢逊也没事,武当派虽然和她有过节,但和赵敏代表的国仇家恨相比,武当诸侠也是宁可张无忌选周芷若吧。一句话,不管周芷若犯了多大错,有赵敏这个天生仇恨值满值的在,明教、武当等等肯定支持周芷若做明教教主夫人!但张无忌呢?周芷若要他不能和赵敏拜堂成亲后,他说他们有婚约,但也没拜堂。他这意思其实是和周芷若做交易吧,他同意不和赵敏拜堂,来换取他和周芷若的婚约作废。这么一个个地看下来,若说张无忌没选定赵敏,那他选了谁?
这几天在天涯看帖,其实是看霍粉用那楼主的逻辑驳楼主。不过这几天周赵之争也挺厉害的。挺周派的理由大致就是后记里说张无忌没选定伴侣、赵敏倒贴、十年八年、张无忌打赵敏不打周芷若……在我看来,后记、作者言论没有小说内容重要;在感情上,赵敏、周芷若都比张无忌主动。不过挺周的只说赵敏和张无忌在一起对不起父兄,怎么不说周芷若对灭绝发的那个毒誓,周芷若要和张无忌在一起,父母、师父、后代子孙通通跑不掉,这可比赵敏严重多了!挺周的只看到了周芷若说十年八年之后张无忌只记得周芷若,没看到张无忌自己想的还有小昭、殷离、赵敏。至于打人,我记得张无忌知道荒岛上的事情是周芷若做的以后,他是窃喜的。他又不精分,他都暗自高兴是周芷若做坏事,这样他就可以和赵敏在一起了,怎么还会生气?他对赵敏明明是爱之深责之切。对周芷若,一是过去很长时间了,而且之间又发生了很多事情,这时张无忌为殷离报仇的心念已经很小了。二是,他逃婚,这是很对不起周芷若的一件事。不管前因后果如何,张无忌不会用别人的错误来为自己开脱,他做了一件对不起周芷若的事,在他看来,足以抵消周芷若做的所有对不起他的事。还有说最后张无忌是送赵敏去蒙古,不是陪。张无忌送赵敏去蒙古,然后他自己也不回来了,不陪赵敏,他还干啥?就连周芷若也问的是他还回来吗,不是什么时候回来。
再说说十年八年和不能拜堂。我怎么觉得周芷若此举的实际作用应是帮忙而非她认为的捣乱呢?张无忌要真想和赵敏结婚,拜堂不过是个形式,是汉族礼仪,他们可以用蒙古族的礼仪来结婚。张无忌并不是拘泥于誓言的人。为了救明教的人,他可以不顾张三丰的告诫加入明教,还当了明教教主。为了他自己,他可以遵守誓言,但为了别人,就不一定了。
退一步来讲,即使张无忌真的只是和赵敏同居而不成亲,那又如何呢?张无忌的性子就是别人对他好一分,他对别人好十分百分;他对别人有一分不好,就足以抵消别人对他十分百分的不好。赵敏对他的好,他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对赵敏的不好,误会赵敏、不给赵敏名分。赵敏又聪明,退一万步来讲,就算张无忌不爱赵敏,就凭这两点,赵敏也可以拿捏他一辈子。要有了孩子,只怕张无忌连那点小心思都不剩,只记得赵敏为他付出多少了。
更好笑的是,有人一直提历史上王保保的妹妹命运如何悲惨。我没明白这是怎么个意思,难道他以为历史上王保保妹妹的结局就是小说里赵敏的结局?小说是小说,历史是历史,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吗?要说历史,历史上有张无忌吗?有周芷若吗?后来又扯什么汉族蛮夷之类的扯得更远了。
PS:以前没注意到周芷若腿软脚软扑怀什么的,难道是因为张无忌对此没啥反应,所以我也就没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