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钢笔的由来,钢笔,是一种主要以金属当做笔身的笔类书写工具,透过中空的笔管盛装墨水(多为黑或蓝[1]),通过重力和毛细管作用,再经由鸭嘴式的笔头书写,写时轻重有别,可说是西方书法的书写工具。大部分钢笔的墨水可再填充,一般使用如眼药水的小瓶或是吸管来填充墨水。关于蓄水钢笔最早的历史记录可追溯到10世纪,这种最早的蓄水钢笔一直使用到18世纪。发展进程很缓慢,不过,直到第19世纪初期,在生产过程中发明了一种稳定加速流的钢笔。只有3点关键的发明,却使钢笔成为广泛受欢迎的书写工具。这些发明就是:铱制的金钢笔尖、硬橡胶和自由流动的墨水。这种钢笔就是现在大家所看到的钢笔的真正雏形。它的出现解决了蘸水笔的使用不便,携带不便,以及书写耗时,不方便等缺点,使得人类的文化的传播速度加快,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这在当时是非常值得表彰的。
在那个年代,钢笔是一种非常便利而且先进的书写工具。
而钢笔传入中国则是在20世纪初期,此时的外国钢笔厂已经有了大约10-15年的生产经验,技术已经趋于成熟,第一批来到中国的钢笔是美国的华脱门、派克等品牌的金笔,而中国第一支自造的钢笔则是在1928年由上海自来水笔厂生产的,当时我们的技术,资金,经验都不够雄厚,在刚起步正需要发展的时候却迎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虽然厂址在上海而使得大部分的技术,人才得以保留,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这样的战争总会留下遗憾。
在我们各项技术都不发达的时候,我们非常理智的选择了先模仿,后赶超的策略,事实证明,有考究的用料,和商业人的良心作为钢笔产业的支柱是没有半点问题的,这也是为什么一问起人们对于钢笔的记忆时,大多数人都会回答老钢笔是及其好用和及其耐用的。而反观现在市场的上的钢笔我们大多数见到的不是现代企业在高科技指导下所创造的钢笔的辉煌而是使越来越多的人对钢笔产生了误解。到现在说起来大家所把玩的国笔也实在是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在低端这个领域,我们做的确实不差,但是就钢笔所承载的历史和当时先辈们的心血和汗水而言,我们做的又确实不够。
看着国内钢笔厂的没落,说实话,真的很心疼,每当看见几十年前的老笔,总会忍不住有一种热泪盈眶的感觉,因为我看到的是中国人的民族之魂。每当看见英雄的近产笔,更是忍不住的揪心一把。我们需要的不是花里胡哨,或许你做不到最好,但是我无所谓,因为钢笔虽然是传承已久的书写工具但是对我而言,它的价值早就不是书写工具这么简单。
希望国笔能够在创辉煌吧,外国的笔,用起来或许真的很不错,但内种笔永远给不了我归属感与自豪感,也不打算买外国产的笔,因为我知道,他们不懂我,中国人只有中国人才懂。
就这样吧,我觉得我已经没有力气再打下更多的字了,但我仍要说一句,我们应该有自己的骄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