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的情绪其实挺复杂的,一方面我是非常期待野象的新书,因为这是野象真正意味上第一本现实题材的小说;另一方面,我又担心自己期待太大会有些失望,倒不是说不信任野象的实力,我只是担心这小说是否合胃口以及野象的描写手法。看完第一章,我的心渐渐收了回来。
我非常喜欢第一章,为什么呢?因为它流畅啊。在我看来流畅是一个好小说的必备要素之一,就像我那么喜欢毛姆,因为他的小说从来就不卖弄不生涩。另外一点特别招人喜欢的是,第一章画面感特别强,几个主角悉数登场,而把他们集中在梅太太家又是非常好看的写法,因为有人才能生事才能激化矛盾啊。而读者们我们不就是喜欢看这种唇枪舌战的画面吗?加上野象一贯有自己的语言风格,简练又不是画面感。又因为这次野象挑战的是现实题材,她语言的犀利程度远超过我的想象。
在看到阿乐在公司被Ada训话或者被教育的时候我都能真切地感受到压力,这就是一个作者的本事。
如果一个优秀的作者只能掌握某一种特定的风格,或者说不懂得如何在生活中提炼自己想要的东西,那他也不能称之为优秀了。很高兴,野象做到了,这就说明她在进步。我绝非只是站在一个脑残粉的角度在一味夸赞,我说的是我看到的客观事实。
补一句,如果在《午时风》中野象比较遗憾的没有把花梗这个形象塑造好的话,那么在《家住南塘路》中她把阿桃这个角色塑造的非常立体了。她太真实,爱憎分明,有血有肉,优点和缺点都能清楚的看见。在我看来,阿桃是花梗的一个延伸。
说说对于文中人物的看法吧。
阿乐是种生活,小良是种理想,Ryan是个梦。
阿乐是个充满正面力量的姑娘,即便是男朋友跑了,和好朋友闹翻,家里情况一塌糊涂,可是她知道,生活不会因为这些事情多怜悯你一点,日子你还是得过。所以找工作租房子努力积极面对人生是她唯一的选择,而刘耀明正是某种强烈的对比,我想这样的爱情的破裂和爱与不爱无关,是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差异造成了最终的分开。就像野象在文中说的一句话我觉得特别深刻“为什么我要去看守另一个独立的人格”。
不得不说,小良是这本书里我特别喜欢的一个人物。我说了他是一种理想。我喜欢他游戏人生的态度,我喜欢他不深仇大恨不苦闷自己的家庭,我喜欢他博爱妹子的小花心,我喜欢他会弹钢琴的手,我喜欢他是个天才,我喜欢他有那么多朋友老是在为他的未来着想在积极地为他努力着。我甚至喜欢他对于孟悠的态度,因为既然给不了别人幸福就放别人一条生路,这是一个负责的男人该有的态度。小良也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理想,而是阿乐阿桃梅太太他们一群人的理想。我没想到的是,最后野象把这理想打碎了,所以这本书要告诉你的是生活它原本该有的模样,她不想营造一个梦境教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为幸运的那一个,唯有认真生活才能把生活过好。虽然这样的做法残忍了点,关上书的那一刻我最不忍的就是小良。
好担心野象会把关于Ryan的部分写成偶像剧,因为Ryan太美好,阿乐和他在一起又显得太幸运。我一度以为他们会真的幸福的走下去,因为每个人都有做梦的时候,都有想要拥有美好的时候,可是不要忘了,梦之所以为梦是因为它还会醒。
我很喜欢野象关于游戏中那个陌生人的设定。那是个缓冲,因为在现实中有太多负担,没有那么多人会那么认真地去听你的心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而事实上日渐成熟的你也不会坦诚自己的心事,那会显得很蠢,并且没有安全感。所以陌生人是多么安全的一个存在,你对他他对你除了游戏没有任何交集,不用担心明天一早被他认出不用担心被他耻笑你丢了男朋友,不会因需要参与彼此的人生而感到压力。可以随便聊随便说,这种和陌生人人之间的诉求会让人觉得这个世界其实还没那么糟糕。
这个陌生人,就是李渊,一个同性恋。不要一看到同性恋就把它和当下许多的青春小说划分在一起,因为它也是在是颠覆了我对以往大家对于同性恋的认识,野象摆正了一个态度,就是他除了喜欢同性之外和我们没有任何区别。
在黎达和阿乐的很小的篇幅中有一个段落让我很动容,就是阿乐去黎达家找李渊的时候对于黎达的那一大段的追问。其实在现实里如果对于陌生人问出那一大段话其实挺不合理的,可是出现在这里合理就在于阿乐也是同样经历的人,她在黎达的时候也在问刘耀明也在问自己。所以你会觉得即便在努力工作其实心里还是充满不解的酸楚,特叫人动容。
所以在情节的设置上看得出来野象也是下足了功夫,因为不管是阿桃的伎俩,小良最后的结局,还是Ryan最后的离开,以及关于李渊去云南的机票揉掉的桥段,都让我在看到之后恍然大悟,原来这样。这些全部都会让你心情跌宕大呼好爽,虽然最后我会觉得难过。
算了,我不想去肢解一本小说或者某个篇章。把太多所谓规则或者技巧的东西拉出来说反而会泯灭作者的灵气,这是不公平的,有的作者写东西就是有与生俱来的天赋,我觉得野象就是。
野象还有一点特别好的是她从来不过分煽动情绪,夸大悲伤,她的文字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一股正面力量。不仅仅是这本新书,在以前她很多的短篇小说中都有体现,那些被分手的,暗恋的,寻而不得的女生从来都不是充满怨气。她们努力追求幸福,即使失败也清清楚楚光明磊落。在《家住南塘路》里,野象把这种正面力量带到语言里,所以文章特别好读。而且其中许多段落是时而犀利时而俏皮时而正经,让你读的时候没那么大负担,轻轻松松就读完,但又会被其中一些语句所吸引,这是语言魅力。
“他不主动解释,我便不追问;我不追问,他便闭口不谈。双方的性格都不服软,如此陷入一个坏的死循环。”
这是文中关于阿乐和刘耀明的一个描写,为什么提出来是因为野象说在书评结尾要写自己的一个秘密。其实这谈不上秘密,只不过是一段我不能以真实态度面对的情感。我讨厌懦弱的人,所以更加不能允许自己懦弱,在和曾经喜欢的人相处的时候彼此都不懂什么叫迁就,常常大小声最后变得大段大段的沉默冷战,彼此都是不服输的人,软性的话语说不出口就一直这么揪着,最后累了只好散了。我不知道对方是怎么样,我只是觉得我大概还是更爱自己一点放不下身段放不下姿态,所以把喜欢变成累赘,特别辛苦。所有关于恋爱的美好在我这里都浅尝辄止,最后回忆的时候是大段的沉默和后悔。不过我还是很感谢生命中曾经走过这么一个人,让我变成了更健全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