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城教育吧 关注:25贴子:132
  • 2回复贴,共1

吧主你好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3-08-28 06:58回复
    中国古代民生思想
      1.古代涉及“民生”的思想主张:①孔子:“仁”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使平民子弟也有受教育的机会。②墨子:“兼爱”、“非攻”、“尚贤”,代表了平民利益;“仁政”;“民贵君轻”,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反对统治者“暴民”“虐民”♥淮阳中学♥。
      2.中国古代两种不同的“民生”思想的治国实践
      ⑴重视民生:①春秋: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通工商之业,便鱼盐之利”,齐国成为东方强国,为齐桓公称霸奠定了基础。②战国: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废井田,确立土地私有”,使秦国强大,为统一六国奠定基础。③东汉:刘秀“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三十税一”、“鼓励流民返乡垦荒种地”,形成“光武中兴”。④唐朝:唐太宗“知人善任,虚怀纳谏”、“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兴科举,以儒为师,大办学校”,形成“贞观之治”;唐玄宗“选贤任能”、“大力发展生产”、“大兴文治,发展科举,广聚学者”,形成“开元盛世”;清朝康熙“摊丁入亩”,使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驰,对于我国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⑵忽视民生:①商纣王大建宫殿苑囿,“炮烙之刑”残害百姓,导致商朝灭亡。②周厉
      王贪财好利,残害剥削百姓,引发“国人暴动”。③秦始皇:徭役繁重,刑罚严酷,赋税沉重,土地兼并严重,引发农民起义。④隋炀帝暴政,导致隋朝灭亡。⑤明朝后期加派“三饷”,引发陕北起义。


    2楼2013-08-28 09:02
    回复


      3楼2013-08-28 09: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