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先生在佛教研究上的一些遗憾
数年前在学习大乘佛教时,因对佛法还未深信,参考了季先生的《佛教15题》,数年后
在学习南传《巴利三藏》和对应北传《阿含》部分,又参考了季先生的部分学术作品,进而
查看了季先生的经历、季先生儿子作品等。感谢季先生在佛教学术研究上的贡献,但我个人
认为季先生在佛教上还是有些遗憾。
1.未能掌握到佛教的真义
根据南北传对应的经典,佛教最主要的目的是对治“贪嗔痴”。贪:贪婪财富、权势、名声。嗔:恼怒、发脾气等等。这“三毒”难道不是 古今中外 的人类的共同问题吗?
2.对下一代的教育
参考佛陀对自己的儿子 罗候罗尊者 的关怀和教育,我个人自认是虔诚的佛弟子,但在
对孩子的教育上,我会以善良、正义为第一位,接下来才会教育他最宝贵的佛法。
3.对欲望的约制
在古印度,有一部分人是以感官娱乐、物质刺激为耻,和中国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等有点类同。这可能会导致一些经济指标的下降,但换来道德水平的
上升,如不丹、缅甸、泰国等南传佛教国家,这难道不是一些中国古代圣贤的称赞的吗?
季先生的弟子钱文忠教授在百家讲坛《玄奘西游记》说,“一些人以为能全部了解古人
的想法,那是现代人的狂妄”(大意)。或许现在我也无法了解季先生的全部思想,但我想
用南北传佛教《法句经》对季先生在佛学上的研究做个小结:
虽多诵经集,放逸而不行,如牧数他牛,自无沙门分。
诚然,季先生还是为佛教学术研究做了贡献,如何轮回真的存在,希望能成为季先生再
投胎为人(或更高)的资粮。
数年前在学习大乘佛教时,因对佛法还未深信,参考了季先生的《佛教15题》,数年后
在学习南传《巴利三藏》和对应北传《阿含》部分,又参考了季先生的部分学术作品,进而
查看了季先生的经历、季先生儿子作品等。感谢季先生在佛教学术研究上的贡献,但我个人
认为季先生在佛教上还是有些遗憾。
1.未能掌握到佛教的真义
根据南北传对应的经典,佛教最主要的目的是对治“贪嗔痴”。贪:贪婪财富、权势、名声。嗔:恼怒、发脾气等等。这“三毒”难道不是 古今中外 的人类的共同问题吗?
2.对下一代的教育
参考佛陀对自己的儿子 罗候罗尊者 的关怀和教育,我个人自认是虔诚的佛弟子,但在
对孩子的教育上,我会以善良、正义为第一位,接下来才会教育他最宝贵的佛法。
3.对欲望的约制
在古印度,有一部分人是以感官娱乐、物质刺激为耻,和中国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等有点类同。这可能会导致一些经济指标的下降,但换来道德水平的
上升,如不丹、缅甸、泰国等南传佛教国家,这难道不是一些中国古代圣贤的称赞的吗?
季先生的弟子钱文忠教授在百家讲坛《玄奘西游记》说,“一些人以为能全部了解古人
的想法,那是现代人的狂妄”(大意)。或许现在我也无法了解季先生的全部思想,但我想
用南北传佛教《法句经》对季先生在佛学上的研究做个小结:
虽多诵经集,放逸而不行,如牧数他牛,自无沙门分。
诚然,季先生还是为佛教学术研究做了贡献,如何轮回真的存在,希望能成为季先生再
投胎为人(或更高)的资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