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幽爱吃羊肉串吧 关注:99贴子:873
  • 0回复贴,共1

“以菌制菌”与“全群扑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痤疮的病理研究结论比较统一,除了内分泌失调,很多学者都认为痤疮的严重化与痤疮丙酸杆菌及表皮葡萄球菌的感染有关,皮脂、毛囊内存在微生物如痤疮丙酸杆菌和表皮葡萄球菌都能分解皮脂产生游离脂肪酸,这也是痤疮治疗使用抗生素和激素的原因。
微生态失衡在黄褐斑有关贴子已经提过,微生态失衡在痤疮治疗方面的应用更容易理解,实验证明,痤疮患者皮肤微生态失衡,皮肤全菌群增加。
表皮葡萄球菌 痤疮丙酸杆菌
痤疮患者:3.49 ~ 4.89 3.82 ~ 5.28
健康成人:2.61 ~ 4.17 2.66 ~ 4.76
(上述数据为每平方厘米的活菌数,以对数log10表示,熊德鑫等提供之资料)
皮肤微生态失衡进而影响皮肤细胞的正常代谢,从“纠偏”的思路出发,开辟了痤疮治疗的另一途径,已有学者验证,通过调整了皮肤的微生态平衡治疗痤疮效果满意。
抗生素外用治疗和微生态调整治疗方案对比如下:
抗生素外用:
1.含5%过氧化苯甲酰、3%红霉素的软膏外用治疗寻常痤疮,疗程4周。
结果:痊愈4%,显效68%,好转28%。
(冯信忠,必麦森凝胶治疗寻常型痤疮临床疗效观察。临床皮肤科杂志
1996/25/35)
微生态调整:
2.以调整皮肤微生态平衡的治疗思路,治疗寻常痤疮。
结果:痊愈24.4% ,显效51.0% ,有效率为15.0% ,总有效率为90.4 %。
(空军总医院皮肤科测试数据)
上述病例虽难免以偏概全,但可以看出微生态调整治疗痤疮的效果并不比抗生素逊色。
抗生素治疗存在副作用并非秘密,特别是口服抗生素治疗痤疮并不值得推荐。另一方面,抗生素治疗存在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细菌耐药。据资料介绍,在400个痤疮病例中有三分之一的人带有至少耐一种抗生素的耐药菌株,抗生素并不常常能奏效,从这意义上讲,“以菌制菌”的思路比“全群扑杀”要好,微生态调整治疗痤疮的思路值得期待。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13-09-09 11:5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