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欧阳墨堇
【晨起,对镜挽青丝,屏中伊人青春虽逝,却是多了许多沉静。黛色娥眉舒展若青山迤逦绵长尽是温存软款,至眉梢却暗蕴了些许淡然神色。】
【起身移步花几旁,水眸停于叶间,思绪飘远,不知所想。】
【不知几时,身后传来侍婢莺音】太后娘娘站了许久了,移步歇歇吧,凤体要紧。
【闻言,唇畔微染起清浅笑意,敛衣启步至内殿,随行启唇】这花许久未开了,得空去取几盆胜放的,给哀家这宫里添添色彩,别这么沉闷了才好。
皇帝◆宗政潇逸
【召祺王觐见,令其回,诸事毕,静默良久,命奚奴更衣,欲往寿康。】
【此秋季正盛,枯黄昏鸦,落木萧索,寒风不与冬季比,却微凉爽。步庭院,有小厮至内殿相禀,后于殿中行礼】儿臣拜见母后。
太后◇欧阳墨堇
【落座于案几旁,执书于前,却未翻动半分。追忆从前种种似白驹过隙,正出神,来人报知是皇帝前来。拢袖搁腕于案上,静侯,不多时闻人至,微笑抬腕】皇帝不必如此多礼,来尝尝这瓜,户部尚书亲自送来的,当真是比平常的甜许多。【轻推案上盛瓜果之瓷盘】
皇帝◆宗政潇逸
【奚奴退去,步至案几一侧,窥母容,笑道】母后气色俱佳,想是下头用心伺候着,儿臣也就放心了。
【将瓜果挑出,尝了一口,旋即道】先前召见祺王,共叙情谊。祺王年将而立,入京事求赐婚,儿臣未闻其女家世,让他带入宫见见母后,母后以为如何?
太后◇欧阳墨堇
皇后很是明理,后宫也无甚风波,哀家自是清闲,每日诵诵经,侍弄些花草,心明则体健。【侍儿呈上清茶,置于几前,未启杯,指尖虚抚,刻意叹气】这天天的也没个小娃热闹热闹。
【闻其言及祺王,抬眸观其颜色,并未有异,正色道】祺王远在蜀地,府上没个人打理也是不行,这点倒是哀家也疏忽了。此次回京,无故提及亲事,以祺王的心机,理应不会无故成婚,就召来给哀家见见吧。
【执盏掀盖慢品,转言】如今诸王回京,可还安好?
皇帝◆宗政潇逸
【自侍女手中接过热茶,吹浮饮下】藩王久居藩地,离京甚久。儿臣让他们在京中多住些时日,此次若回,也难再回京师。
【轻置茶盏,少倾沉默,良久缓道】如今祭祖事起,又逢恩科在即。前朝繁忙不休,无暇顾及母后与他人。改日稍闲,儿臣则令开宫宴,陪着母后消遣几日。
太后◇欧阳墨堇
【静闻其言,隔衣袖轻抚腕间血玉手镯,知其勤于朝政,便不再多言其他,只道】皇帝有这般心意,哀家便不再多求其他。如今前朝情势繁复,各家之言不一,皇帝切忌只听一人之辞,还望广纳谏言。
【略顿,复言】宫宴之事是要有的,毕竟一家人聚聚是应该的,只是不要太铺张就好。这几日哀家还想着,待这些烦杂之事都步入正轨,十月观音斋,哀家到法华寺小住几日,皇帝看可好。
皇帝◆宗政潇逸
【聆母训,不作言,眸色无澜,未几点头】母后教育的是,儿臣自当遵循。
【国承佛教,信徒各地皆有,寺院香火广盛。法华为京师所在,自然信徒向往。闻听言,后道】而今天下承平,母后欲往法华,儿臣自当陪同,以祈国泰民安。
============结============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