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墨家吧 关注:277贴子:5,535
  • 13回复贴,共1

【秦墨】墨家学说与秦时(不定时更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篇文最早是在去年,首先发在秦吧和蓉吧,当时真没发现还有这个吧!不然我早就快快地跑过来了!
本文的内容主要是介绍墨家的一些思想,同时结合秦时中的墨家做一些分析。秦时里对墨家的展现有的很合理,有的却不符合历史。不过,作为一部动漫,秦时的确起到了很大的宣传墨家思想的作用。
这篇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介绍墨家思想,第二部分是介绍墨家在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影响。这两部分中的内容部分借鉴于我从图书馆借来的介绍墨家的书本,所以说不能算作原创。
第三部分是我在阅读《墨子》时写的读后感,可以说是绝对原创,当然会有很多瑕疵,希望大家指出来。
欢迎讨论!


IP属地:北京1楼2013-09-28 16:30回复
    第一篇
    墨子是战国初鲁国人,是与孔子齐名的文化巨人,他创立的墨家和儒家被韩非子称为当世两大“显学”。
    墨子曾经师承于孔子,但又不满足于儒家,于是自立门户,开创了墨家一派,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来墨家精神被发扬光大,墨家弟子数以千计,遍布七国,与儒,道,法,兵并称为“五大门派”。
    墨子锐意创新,提出自己的思想后,曾游说各国君主,想让他们采纳自己的学说。他的学生魏越问他:“您见到四方君主后,将对他们说什么呢?”墨子胸有成竹的说道:“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国家喜音沉湎,则语之非乐非命;国家淫僻无礼,则语之尊天事鬼;国家务夺侵凌,则语之兼爱非攻,故曰择务而从事焉。”这段话中,几乎包含了墨家全部的基本思想,可见墨子是从当时的各国的实际情况和弊端出发,站在广大劳动人民的立场上,为各国君主提出了立国之道,在当时看来是很有见地,很独特的。
    墨子虽然有许多观点与孔子相悖,但他有着很强的辩证法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并没有全盘否决孔子,认为孔子的学说中也有“当而不可易者”。这与孟子不明是非的对墨家的诋毁,不知高出了多少。
    正如秦时中的“天下皆白,唯我独黑,非攻墨门,兼爱平生”一样,墨者以“为义”为信念和毕生的事业,身体力行,遵循祖师爷“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的教义。墨者的“为义”事业,需要的是“谈辩”,“说书”,“从事”三种人才,“谈辩”即善于辩论的游说之士,“说书”即传授科学文化的学者老师,“从事”即专门培养农、工、商、兵各种实用人才。
    几乎所有演战国时期的电视剧,都会提到墨者这个庞大和特殊到不能让人忽视的团体,比如《寻秦记》,《神话》。他们有自觉的纲领——“为义”(实现理想事业);有明确的组织形式,首领称作巨子,成员叫做墨者;有严密的纪律——墨者之法。这时我才明白了蓉姐姐的那句话“誓死遵循教义,这是每一个墨家弟子都用自己的生命作过承诺的”。墨家弟子正是凭借这种可以为仁义献身的精神,薪火相传,代兴不辍,直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IP属地:北京2楼2013-09-28 16:30
    回复
      2025-08-12 08:09:1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第二篇 墨家的著作和流派
      墨者“以裘褐为衣,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教天下为义。墨子更是游说天下,身体力行,墨突不黔,席不暇暖。墨子去世后,墨家因为不断争论,而分裂为三派:相里氏,相夫氏,邓陵氏。这一点在秦时中并未表现,貌似墨家还未分裂。不过这种现象在一个学派的发展中很正常,事实是这并未影响墨家的发展,墨家后学的发展是很丰富的,对墨子的学说有很大发展,不像儒学后期不断的被发展,而发展的却都是“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等,大多数都是糟粕。
      墨家的主要著作是《墨子》,墨家的十大名篇大家一般都知道,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这其中多为政治伦理;还有耕柱,贵义,公孟,鲁问,公输等以对话形式呈现的文章;最后还有《备城门》等十一篇军事论文。
      墨家后学的著作是《墨经》,分为《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看到这里,大家是否想起了第三部中的《锦囊妙计》,张良用小孔成像的原理赢得棋局后,颜良问他,他说这要感谢墨家祖师爷,然后引用了《墨经》中的一段话,这是有问题的,墨经是墨家后学的著作,并非墨子的功劳,所以不应该感谢墨子。而且秦时过分夸大了墨家祖师爷的功劳,却忽略了后人对墨家的发展,有点偏执,毕竟墨家的成就并不是墨子一个人的功劳,也有许许多多墨者的努力。


      IP属地:北京3楼2013-09-28 16:31
      回复
        第三篇 墨家的生产观
        现在常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几千年前的墨家,就已经提出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根本的观点,与今时的重农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由此可以看出墨家关于生产和农业的观点是超越时代局限的。
        墨家提倡“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认为多付出一分劳动,就应该多得到一分收获,“禁耕而求获也,富之说无可得焉”,即反对不劳而获。这个观点玄机借月儿之口表现了出来:“一日不做,一日不餐,坐多少事情,吃多少饭。”又靠明宝的牺牲表现了墨家对教义的遵守。
        墨家对生产和劳动是相当重视的,他的许多学说的提出都是为生产劳动考虑的。比如“尚贤”是重用贤能,因为贤者可劝民“早出暮入”,辛勤耕作;“尚同”是建立贤人的一统政治,便利万民,才能使万民“能强从事”,好好耕作;“非攻”即反对攻伐掠夺,因为好战之国会选春秋两季攻伐,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获敛”,即违农时又易丧失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节葬”主张葬礼节俭,厚葬影响农夫耕作,农妇纺织,百工从事;“非乐”是反对大兴音乐,贵族抽调男女青年奏乐歌舞,会使劳动力减少;“非命”反对宿命论,反对相信命运,因为这样会使人“惰于从事”,不努力生产。墨家谈论生产时津津有味,没有儒家鄙视生产劳动和劳动人民的腐臭习气,这与他们始终站在劳动人民和小生产者的立场上是分不开的。
        墨子出身劳动阶层,重视生产的思想不仅表现在他的理论上,还表现在他的实际行动上,他以身作则,努力劳动,发明出许多先进的生产工具;墨子还强调人口的再生产,希望可以有更多的劳动力。马克思提出的劳动三要素:劳动工具,劳动人口,劳动对象,前两者墨子都考虑到了。


        IP属地:北京4楼2013-09-28 16:31
        回复
          第六篇 工匠技艺与数学知识
          秦时中的墨家,突出表现他们的工匠技艺水平的高超。墨子曾提出:“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故百工从事,皆有法所度”,这和现在所说的“无规矩不成方圆”基本是一个意思。
          墨子提出的“法“,义指标准,引申为法则、方法,各行各业都应该遵守自己的规则。而“方法”一词,则出自于《墨子 天志中》,原意是指匠人为方之法,即匠人作方形或直角时用的标准,几千年过去了,“方法”一词早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之一,但人们早已忘了它的原意,更忘了首先提出它的是墨家。
          墨家除了在物理学有杰出成就外,在数学方面也有超越时代的发现和见解。他们总结出了许多原理,如水平同高,圆心的定义,方的定义,倍数涵义等等,其内容相似于欧几里得几何学。墨家还讨论了圆与直线的关系,得出了“一直线与一圆的公共点不能多于两个”的定理,以及“无圆能通过同在一直线上的三点”的推论。
          墨子及其后学的科技理论,是五千年中华文化中的一支奇葩,它不仅是墨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世界科技和文化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IP属地:北京6楼2013-09-28 16:31
          回复
            第八篇 墨家的非乐论
            在墨家的十大论中,“非乐”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墨家与儒家对立的重要表现之一。“非乐”既反对大办乐舞,这是针对当时统治者作乐规模庞大,享受奢华淫逸生活的现实状况提出的,据记载,齐康公创作乐舞《万》,由万名演员表演,场面宏大,堪比现代盛大会事的开幕式,如伦敦奥运会。由此可见当时统治者的腐败。
            墨子提出“非乐”的思想,是为其“强本节用”的思想服务的,也是“节用”观点的引申,更是墨家为民兴利除害思想的一个表现。墨子认为,“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三者民之巨患也。”由此,墨子提倡在经济活动中,从事生产的人应该尽可能多,直接消费的人应尽可能少,而大办舞乐就是大肆消费的行为,所以应该禁止。“非乐”再次体现了墨家站在小生产者立场上,为民谋利的理想。
            但是,墨子在这个问题上走向了极端。他在反对统治兴乐害民的同时,却走到了另一个极端,企图禁止一切音乐。墨子也是言行一致,在任何书中,都没有墨子有关音乐活动的记载。后世墨学虽然在许多地方突破墨子的观点,促进墨学的发展,但却始终没有走出“非乐”的藩篱,不得不说是一大遗憾。
            墨家的“非乐”论过于片面,相对于儒家的音乐论逊色许多,自然会引起许多人的怀疑和攻击,因此,墨子利用自己精密的逻辑思想和精湛的辩论技术,对“非乐”论进行了“诡辩”。儒家弟子程子曾提出“圣王有乐”,墨家一向遵循“上本于古者圣王之事”的原则,做什么事都要从古人身上找先例,因此程子说“古代圣人也有音乐”,那应该怎么解释呢?墨子则“诡辩”道:“圣王有乐而少,此亦无也。”意思是“圣王虽然有音乐,但是很少,这不就是没有吗?”此处墨子偷换概念,认为“少乐非乐”,与公孙龙的“白马非马”有相似之处。墨家虽然主要进行合理的辩论,但有时也会发出一些乖戾的议论,这到也不足为奇。墨子还批判儒家的“乐以为乐”,认为这是无意义的同义反复,实际上,第一个“乐”是音乐,第二个“乐”是快乐,这句话的意思是“音乐的作用是使人快乐”,并非同义反复。墨子其实也了解这个意思,但他为了培养后学的谈辩技巧,也不会不利用这样的机会,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IP属地:北京7楼2013-09-28 16:32
            回复
              木兮妹纸,来这边顶你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3-10-30 21:53
              回复
                木兮妹纸,来这边顶你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3-11-08 10:28
                回复
                  2025-08-12 08:03:1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v=妹纸说的很不错哦……粗略看了一下说的很不错……求后面


                  IP属地:内蒙古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14-01-02 12:02
                  收起回复
                    顶顶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4-01-14 22:16
                    回复
                      我也是墨家团队,我们在做社会实践。
                      “共识社区联盟”吧的精华栏和置顶栏里有征集意见贴和试点介绍贴:
                      【绿色家园-生态互助社区-征集意见01版——百度贴吧】https://mbd.baidu.com/ma/s/fjkxGQHl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0-12-19 18:01
                      回复